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最近在网约车司机圈里,有这样一个视频火了。
视频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位自称敬业满满的网约车司机,要用服务品质来打动乘客换好评。
视频当中,这位网约车司机停车后,立马开车门小跑到右边车副驾,替女乘客开车门,态度非常恭敬,乘客在停车后,也没有立即下车,似乎是理所当然在等待司机下车给自己开车门。
司机在用非常恭敬的态度送客之后,还十分自豪的表示:选择了这行就得努力做好。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视频,看上去似乎是在传播正能量,却并没有因为司机的敬业遭到提倡,反而让这位司机遭受到了同行的声讨。站在网约车司机的角度,很多车友感到愤愤不平,直言就是这种人把市场搞乱,把乘客宠上天。还有评论直言特惠一口起步价有这个待遇吗? 没利润哪来的服务?
实际上,给乘客提行李,帮乘客开门,这放在出租车身上是很正常的服务。相信在十几年前,还不存在网约车服务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火车站打车,身上大包小包的行李不方便,出租车司机师傅都会搭手帮忙,甚至还会有不少司机师傅会一路跟着把行李送到小区里面,送到家门口。
那为什么放到网约车身上,矛盾就如此尖锐了呢?答案是因为机制不同。
网约车通常采用按里程和时间双重计费方式,起步价相对较低。而出租车则采用固定的起步价,不受里程和时间的影响。
网约车平台根据供需情况调整价格,高峰时段的价格可能会上涨。而出租车在高峰时段不会调整价格,所以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基本不会受到波动影响。
加上很多出租车是属于司机师傅自己的,压力小,时间相对富余。在没有网约车的时代,态度越好的师傅越容易被乘客记下电话号码,未来生意就越来越好做,当然会有很多司机愿意主动讨好乘客。
放到网约车司机的身上情况就变了。网约车司机有很多是用“以租代买”的形势进入行业的,即从第三方租赁公司租车,和公司签订流水代扣协议,每月如果达不到固定流水,不仅得不到工资,可能还要倒赔公司损失。另外,如果网约车司机提前毁约,还要赔偿违约金和押金。
雪上加霜的是,聚合打车平台下场后,近年来少有平台用融资烧钱的模式补贴司机,转而改为平台发优惠券,司机自己承担优惠价格带来的损失。如果拒绝平台特惠订单,派单量就会越来越少。客单利润下降之后,为了达到过去同等收入,许多司机选择每天出车更长时间,用时间弥补价差。
网约车的订单也不是和出租车司机一样可以由自己决定,而是平台来分配。服务分机制的引入,让网约车司机的地位更为被动。
简单来说,因为兼职司机太多,客流资源有限,很多平台都会加入服务分“考核”司机。 每个网约车平台都有自己的服务分,在滴滴叫口碑值,在曹操出行叫荣耀分。服务分包括出行分、质量分、合规分与附加分等,服务分越高,接单子越容易。服务分越低,越难找到单。
影响服务分的关键维度包括无违规行为和乘客评价。这意味着司机不能无故主动取消订单,不能收到太多差评,很显然这样的规则倾向于乘客。
在此背景下,大部分网约车司机已经身心俱疲,哪还有太多空余时间去用“五星的极致服务”打动顾客?这时候突然出现一个同行不顾收入、不在意时间,极力讨好顾客,甚至有可能是打了折的特惠单顾客,在其他网约车司机眼里,当然是类似于“卷王”的存在,可想而知,遇到一次这样司机的乘客,会不会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下一位司机呢?
总得来说,网约车平台抽成高,单价低,规则严,乘客难伺候,导致众多司机怨言越来越重。
最大的矛盾还是收入问题。就比如,比快车还低的一口价,乘客却要求享受和专车订单类似的服务,甚至还有乘客要求司机提供矿泉水和雨伞。在这种情况下平台规则明显倾向于乘客,也有司机表示委屈:本来就是特惠订单,一直按照乘客的要求做,结果却被乘客投诉封号三天。
在此我们希望各个网约车平台能够完善自己的管理机制,在保证乘客利益的同时也能够体谅司机。另外,也希望乘客和司机之间能够互相体谅一下,毕竟出门做生意,司机也不容易。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