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时隔一个多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终于在近日召开的“享界品牌之夜”活动上,首次公开回应了此前被指“开车睡觉”的事件。这一事件自5月26日视频曝光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智能驾驶安全边界、现行交通法规适用性以及公众人物示范效应的广泛讨论。余承东的正式回应不仅澄清了事实真相,更将公众视线引向了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面临的法规滞后问题。
早前,一段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视频显示,华为高管余承东驾驶一辆问界M8行驶在路上时,头部低垂近20秒,双手未握住方向盘,被路过车主拍摄并质疑“在睡觉”。视频中,拍摄者鸣笛并喊话“余总,睡着了?”,随后车内人员摇下车窗微笑回应。由于视频中人物与余承东高度相似,这一内容迅速引发网络热议。
事件发生后,各方反应迅速。问界客服当天即作出回应:“余总如果有开车睡觉的情况,我们是不建议的。问界M8是L2级辅助驾驶,行驶中需要手握方向盘,并目视前方,如有分神的情况,车辆会有提醒。”深圳交警也明确表态:“不允许的,这叫做辅助驾驶,如果发生事故,要负相应的责任。”这一官方回应确认了即便使用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员仍需对车辆安全负全责的法律立场。
舆论场迅速分裂:部分网友表达了对余承东工作辛劳的理解,认为“余总太辛苦了,还好车友提醒”;也有敏锐的观察者提出质疑,“我怎么感觉不像睡着,像在低头看手机呢?”;更多人则从安全角度出发,直言“这样开车有点危险”。值得注意的是,拍摄视频的车主行为同样引发法律讨论——律师指出,拍摄者边开车边拍摄的行为同样涉嫌违反交通安全法规。
时隔43天,在“享界品牌之夜”活动上,余承东终于打破沉默,首次公开回应这一风波。他澄清道:“前段时间我开车被人拍,说我开车睡觉,那是大早上啊,我怎么可能睡觉呢?我当时是在低头看手机。”这一表态明确了事件的真实性质——并非疲劳驾驶,而是分心使用手机。
余承东进一步还原了事发场景:当时车辆处于L2级智能辅助驾驶状态,旁车驾驶者驾驶新款问界M9向其打招呼,他误以为是华为员工,便摇下车窗回应,但因风声太大未听清对方言语,也未察觉被拍摄。这一细节解释了为何视频中会出现他“低头”后又“开窗回应”的矛盾行为。
事件的法律后果同样值得关注。余承东表示:“省公安、市公安马上找到自己,自己也赶紧到公安局去‘自首’,结果平生以来第一次进局子,第一次去‘自首’,交了罚款扣了三分。”他特别强调这是自己驾驶近30年来的首次违章记录。虽然各媒体报道的罚款金额存在差异(有3800元和38000元两种说法),但扣3分的处罚一致,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驾驶时使用手机”行为的处罚标准。
这一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作为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关键人物,余承东的驾驶行为不仅关乎个人,更被视为对华为智驾技术使用方式的“示范”。他的主动认罚态度获得部分舆论认可,但也引发了关于技术宣传边界与用户教育的深刻思考。
余承东在回应中坦承了一个关键事实:在智能驾驶模式下“确实没事干”,这种“无事可做”的状态导致他分心看手机。这一看似简单的个人行为,实则揭示了当前L2级辅助驾驶技术存在的根本性矛盾——系统能够承担大部分驾驶操作,却又要求驾驶员保持全程专注,这种“半吊子”的自动化水平反而可能增加安全隐患。
余承东的经历恰是这一问题的真实写照。他描述道:“启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后,驾驶员不需要像传统驾驶那样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操作,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懈怠和无聊的情绪。”这种“技术依赖症”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驾驶行为模式,带来新的安全挑战。中国交通管理部门统计显示,2023年因驾驶辅助系统使用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中,76%与驾驶员分心(如看手机)直接相关。
余承东在回应中多次强调对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的期待:“我们真的希望法律法规出台,我们可以真正实现L3,让大家可以睡觉,看手机,如果出现问题,车就能自动靠边停车,然后安全带收紧给你勒醒,或者座椅按摩给你戳醒,不要睡死就行哈。”这一愿景揭示了技术发展的下一阶段目标——从当前的“辅助驾驶”迈向“有条件自动驾驶”。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