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近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三方联合编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这份白皮书从“产学研”多维度全面剖析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旨在厘清行业易混淆概念,构建安全体系,明确政策法规要求,并描绘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整车智能化演进路线。
在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行业面临着概念混淆、标准不一、安全评价体系缺失等诸多挑战。2025年7月8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强强联合编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为智能驾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权威指引和系统框架。这份白皮书凝聚了产业界、学术界和科技巨头的集体智慧,旨在解决当前智能驾驶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推动行业从无序竞争走向规范化发展。
白皮书的核心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概念厘清、技术解析、安全体系建设和政策法规明确。在概念层面,白皮书基于工信部牵头制定的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再次强调并细化了0-5级驾驶自动化的分类标准,特别针对当前市场上混淆严重的2级和3级驾驶自动化进行了明确区分。白皮书指出,2级与3级的核心差异在于责任主体、系统能力和驾驶员状态监测三个维度:2级车辆虽然能够同时进行持续的横向和纵向控制(即具备自动加速、减速及转向等功能),但驾驶员仍需时刻保持注意力监督车辆并在必要时干预,责任主体为驾驶员;而3级系统在特定设计运行条件(ODD)下可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允许驾驶员不再持续监管道路环境,但需在系统请求时接管,若发生问题经认定后由责任方承担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特别强调,截至发布之日,市场上所有汽车产品均处于2级驾驶自动化及以下阶段,尚未达到3级水平。这一澄清对于纠正当前汽车市场宣传中存在的概念滥用和过度营销现象尤为重要。根据现行交通法规及技术标准,2级驾驶自动化必须处于人类驾驶员的持续监管之下,操作主体是驾驶员,若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须承担法定责任。白皮书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明确定义,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行业监管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技术层面,白皮书系统剖析了智能驾驶的技术架构与发展水平,特别针对当前行业中存在的“技术过度营销”现象提出了批评。白皮书指出,智能驾驶系统的成熟度更取决于算法迭代能力、数据闭环体系、功能安全设计等深层技术要素的有机融合,而非单一硬件参数的堆砌。例如,算力硬件作为基础支撑平台固然重要,但必须与场景理解算法、海量数据训练验证、多层级安全冗余等系统化工程能力形成协同,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这一观点直指当前市场上片面强调算力参数而忽视系统整体性能的营销乱象,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白皮书的发布不仅是对技术现状的梳理,更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前瞻规划。通过明确智能驾驶的逻辑架构,强调数据作为智能驾驶发展的核心路径,白皮书为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白皮书吸收了此前由中汽中心、清华大学与华为联合发布的《智能驾驶行为安全评价方法白皮书》的核心成果,围绕“合理可预见”和“可避免”两大原则构建评价框架,为中国特色的智能驾驶安全标准奠定了基础。这一系列举措将有效推动中国智能驾驶产业从量变到质变,从跟随模仿到引领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区分了“稠密算力”与“稀疏算力”的概念,指出二者在数据结构特性与计算模式维度有本质区别,不可混淆或简单等同。这一技术细节的澄清,有助于行业建立更科学的算力评价体系,避免消费者被片面参数误导。白皮书建议行业将发展重点转向算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与优化配置,通过算法迭代、软硬件协同设计等手段,实现功能体验升级与成本控制的动态平衡。
综合来看,白皮书对智能驾驶技术架构的解析超越了简单的部件堆砌,而是从系统工程的视角,揭示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和价值链构成。这种整体性思维将有助于行业从碎片化创新走向系统化突破,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持续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写在最后:
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安全性的高度关注。《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篇幅,不仅吸收了此前发布的《智能驾驶行为安全评价方法白皮书》的核心成果,更进一步构建了系统化的安全框架和评价体系。这一部分内容直指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最大瓶颈——如何确保系统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行为安全,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实施的技术指南和管理规范。
白皮书对安全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将大幅降低智能驾驶事故率。研究预测,全面应用白皮书安全标准后,中国年度交通事故可减少30%以上。这一安全效益不仅保护了乘员和道路使用者,也将显著提升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接受度,加速商业化进程。车企如比亚迪、蔚来已表态将采纳该标准,推出更安全的量产车型,这表明白皮书的安全理念正在快速获得行业认可。随着安全测试工具开发和第三方认证服务的兴起,白皮书推动的智能驾驶安全革命将催生新的产业生态,创造千亿级市场机会。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