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年7月25日,“实不相瞒,实力不想瞒”——东风本田电动科技体验营系列活动收官之站来到了珠江河畔的“智造之都”东莞。
自6月7日首站启幕以来,这场沉浸式科技盛宴先后走过武汉、太原、济南、昆明,在系列活动中,东风本田纯电家族成员以硬核实力与沉浸式体验,不仅全方位解码了品牌的科技实力,更让无数参与者亲手触摸到了纯电时代的品质标杆。
纯电家族悉数亮相,安全堡垒再证匠心
在东莞站活动现场,东风本田纯电家族三款车型以多样的产品“性格”,演绎着电动出行时代的多元可能。旗舰之作东风本田S7凭借50:50黄金车身配重比与ADS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相配合,在“零晕感调校技术”加持下,让每一次过弯都如珠江水流般顺滑自然;猎光e:NS2则以蓄势待发的猎装轿跑姿态征服眼球,低伏车头与溜背车顶诠释着独到的运动美学;而灵悉L将“数字座舱”理念作为研发核心,多屏联动系统与智能语音助手构建起未来感十足的交互空间。
在活动静态展区,一台东风本田S7半剖车以最直观的方式,无声诠释着东风本田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应用于A/B柱、门槛梁及底盘下横梁等关键受力部位的热成型钢,呈现出醒目的紫色,抗拉强度高达1500兆帕,在车身应用占比达25%。占比超过50%的红色区域,则为抗拉强度980兆帕的高强度钢材,两者共同构筑起乘员舱与电池舱的核心防护框架。通过一身钢筋铁骨的加持,让东风本田S7无惧极限测试的硬核挑战。在东风本田S7模拟极端工况的5吨钢卷碰撞测试中,巨大的冲击力垂直砸击A柱,得益于其独特的5层钢板叠加结构与超高强度的应用,A柱展现了出众的抗变形能力,未出现肉眼可见的明显形变。正是这种不计成本、扎实用料所打造的钢筋铁骨,构成了守护驾乘人员安全的坚实根基。
五城温情织就纽带,“以人为本”尽显关怀
当科技巡展遇见人间烟火,最动人的故事便悄然发生。在体验营武汉站活动期间,正值2025年全国高考,东风本田S7车队载着学子驶向梦想考场,助力考生以更饱满的姿态迎接人生中的重要“大考”;在体验营太原站活动现场,东风本田S7的头等舱座椅成为市民的“午休驿站”;在体验营济南站现场,东区首位东风本田S7车主来到现场互动,分享用车心得。
更暖心的是,东风本田时刻不忘回馈“本家人”的支持,在活动期间,品牌特意为老车主安排了最新上映的电影专场,让科技体验与温情关怀同行。同时,为了给参与者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各站展区更化身“出行服务站”,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接送,将品牌的关怀传达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座椅通风很实用,这辆车懂岭南的夏天”、“它的减震就像晋中老把式,沉稳又安心”、“能感受到前沿科技,还能免费观影,给这次活动点赞”。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中,五城用户的感言不仅是对这场体验营活动的礼赞,更是对东风本田“以人为本”理念的认可。
恪守油电同质原则,续写品牌精工神话
回看东风本田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精工品质是品牌不变的原则和底线。从研发、采购、整车生产到售后服务,东风本田在每一个生产制造环节都严格执行品质控制标准。
正是得益于东风本田的极致追求,因此让旗下众多车型成为同级中的品质标杆。以中国汽车市场“城市SUV品类”的开创者CR-V为例,在一场拆车直播中,一台20年28万公里的第二代CR-V,无惧高压测试与拆解,凭借着良好的动态表现和整车状态,印证了“买SUV必看CR-V”的车圈佳话,同时也赢得了“二十年开不坏”的坚实口碑。
而在从油到电的转型路上,东风本田也将这份“品质执念”带到了纯电领域。在制造阶段,东风本田率先启用了本田全球首座新能源工厂,作为品牌有史以来数智化程度最高的工厂,该工厂实现了从物流运输到生产的全过程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与智能排产系统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
在测试阶段,东风本田坚持“4年开发周期、两轮冬夏测试”的测试标准,以东风本田S7为例,其经历了150万公里全球路试的严苛考验,通过了5300余项整车测试的精心雕琢,经受了118次碰撞试验的锤炼。一系列努力,只为续写品牌“驱动形式改变,品质标准不变”的安心承诺。
写在最后:
科技创新的引擎从未停息,驱动未来的脚步铿锵坚定。在智电浪潮奔涌的十字路口,东风本田将以“大厂品质、大厂科技、大厂智造”为根基,将 “以人为本”的初心深植于每一次产品创新之中。面向未来,东风本田还将加速推进本土化发展,通过“技术嫁接+本土创新”策略,着力构建本土化创新生态。这一切的目标,是为了持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科技创新体验,打造更高价值的产品矩阵,为中国用户开启多元、安心、愉悦的出行新时代。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