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吉利忙着收购雷诺消化路特斯、比亚迪疯狂建厂造船时,中国汽车出海突然迎来“第三种模式”——长安汽车升格为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新央企。这不仅是国企改革的一小步,更是中国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为何选中长安?新央企将如何改变中国汽车出海的游戏规则?本文深度解析。
生态竞争:未来不仅是车企比拼,更是国家产业体系的较量。
163 年的岁月沉淀,从 1862 年的上海洋炮局起步,长安汽车的发展轨迹,俨然是一部中国汽车工业的进化史诗。军工背景赋予的技术严谨基因,让它在汽车行业的赛道上稳步前行。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掌控着全产业链,整合了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 家分子公司,业务范围覆盖整车、零部件、金融、物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闭环生态。在技术储备上,近三年专利申请达 1.4 万件,日均 19 件,L3 自动驾驶、固态电池(2027 年量产)等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战略的西部支点
作为唯一总部位于重庆的汽车央企,长安汽车是国家战略的“西部支点”。它深深扎根西部,肩负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使命,其辐射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与 “一带一路” 倡议高度契合,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车企出海的浪潮中,长安的“国家队” 打法独树一帜。目前中国车企出海主要有吉利的收购模式和比亚迪的自建工厂模式,而长安凭借央企身份,走出了 “生态出海”+“国家背书” 的第三条路。
在政策破局方面,面对欧盟碳关税、东南亚本地化政策等限制,长安借助国家间合作降低准入风险。比如长安泰国罗勇工厂投产,辐射右舵市场,阿维塔还拿下了泰国高端电动车销冠。在技术输出上,长安从“卖车” 向 “定标准” 迈进,牵头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飞行汽车(2024 年试飞)、人形机器人(2028 年下线)等前瞻技术的布局,有望让其抢占未来出行话语权。同时,依托央企背景,提供 “整车 + 金融 + 租赁” 打包方案,深蓝汽车的 “超级增程技术” 还解决了东南亚、中东的补能焦虑。
长安汽车的“国家队” 野心
长安汽车有着明确的野心:2030 年销量 500 万辆(海外占比 30%),冲刺世界前十。为实现这一目标,它在高端领域发力,阿维塔对标 BBA,2026 年将推出百万级旗舰车型,并已启动欧洲市场渠道布局;深蓝以 “增程平权” 在东南亚、中东主推增程车型,还与华为共研智驾系统;在陆空一体方面,2024 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人形机器人也在探索 “人车家” 生态。
长安汽车的升格,标志着中国汽车全球化从“民企主导” 转向 “国家队 + 民企” 协同。未来,在资源整合、风险对冲和生态竞争中,长安汽车或将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波帆观点:长安的“新央企”身份,绝非简单换块牌子,而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制造出海”迈向“标准出海”的关键一跃。当技术、政策、金融形成合力,中国汽车的全球话语权,或许将迎来真正的质变。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