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7月31日下午,一场聚焦汽车品牌长远发展的思想盛宴“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平行分论坛在重庆金融会展中心举行。其中,主题“持续向上|汽车品牌的长期主义”引发关注。来自政产学研领域的百余名代表就如何打破内卷,使中国汽车产业长期持续走向高维竞争展开激烈探讨,共同为中国汽车品牌建设出谋划策。
产业转型:传统交通工具的跃升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关键转型时期,正从过去注重“规模速度”的发展维度,逐步向“质量品牌”的更高维度迈进。然而,品牌溢价能力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的差距,依然是横亘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座大山,是亟待突破的核心挑战。
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总编辑农涛在论坛上指出,汽车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交通工具,而是朝着“移动学习空间”和“沉浸式社交空间”的方向加速进化。这一转变对汽车品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实现技术创新与文化赋能的深度融合。他透露,学习强国平台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共建座舱内容生态、加强舆情监测引导以及深化品牌传播合作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助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信用筑基:品牌信用的底层逻辑
那么,汽车企业应当从何处破局品牌新建设?中经社新华信用事业部总经理李伟在论坛上提出了“品牌信用”这一重要理念。他强调,信用是话语权和定价权的基石,中国汽车产业若要实现品牌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将技术参数转化为消费者能够切实感知和信任的资产。具体而言,要以可复现的技术实证作为信任的基石,通过确定性的服务承诺增强用户的信心,并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升华品牌价值。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辉则从学术的角度,剖析了汽车品牌的长期管理。他认为汽车品牌资产的价值量化研究,可以被视为是汽车企业的市值、拥有品牌的时间与品牌进入市场的顺序、累积的宣传支出及现有份额的函数映射。他进一步表示,在技术突围的过程中,车企必须回归第一性原理,以清晰、准确的底层逻辑向消费者传达技术优势,而非依赖营销话术来构建信用根基。
样本示范:分享品牌的发展故事
随后,领克汽车、猛士科技、鹏飞集团与腾讯新闻分别从实操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品牌发展故事。
其中,鹏飞集团东风特汽董事长侯书义以实际案例为“汽车品牌发展需要构建长期主义”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印证。该集团构建的氢能全链路闭环,涵盖了焦炉煤气99.999%高精度提纯与绿电电解制氢双路径保供、自研电堆驱动重卡实现29万公里零故障运行以及自建日加注8吨级加氢站等多个环节。完整的技术闭环不仅展示了企业在氢能领域的强大实力,更为构建产业信任提供了示范样本。
此次论坛从品牌转型、信用构建到技术验证等多个维度,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思路。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品牌遵循长期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上持续向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清晰实践路径。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