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梅赛德斯 - 奔驰宣布将全额出售其持有的日产汽车3.8% 股份。此次规模达 3.46 亿美元的股份出售,奔驰方面称是出于调整奔驰养老金信托投资组合的目的,但市场普遍认为此事背后的意义远超单纯的资产处置。事实上,消息传出后,日产股价随即暴跌近 6%,市场不安情绪尽显。
日产深陷经营困境,奔驰撤资加剧市场疑虑
日产多年来一直受困于经营难题:美国市场的关税负担、全球市场份额下滑、大规模结构调整带来的财务压力多重叠加,近期季度业绩更是录得超 5 亿美元亏损。即便在电动化市场,日产相较于特斯拉、比亚迪及现代・起亚等企业,也未能展现出明显竞争力。奔驰此次出售股份的决定,已然成为市场对日产复苏战略缺乏信心的标志性事件,这势必会对日产未来的全球地位产生显著影响。
过往合作关系的终结
日产与奔驰的合作始于 2010 年代初期。当时,雷诺 - 日产联盟与彼时仍名为戴姆勒的奔驰,在平台共享、动力系统研发、小型车开发等多个领域推进合作。其中,英菲尼迪Q30 与奔驰 A 级共享平台、联合开发发动机、在部分市场实现联合生产等,都是双方合作的典型案例。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合作模式逐渐失去持续性:英菲尼迪退出欧洲市场、小型车市场低迷,再加上汽车行业向电动化与软件化转型的产业环境变化,使得两家企业的利益诉求不再契合。
回顾历史,日产曾在 2021 年因财务压力出售戴姆勒 1.5% 股份,而此次奔驰出售日产股份,实则意味着双方合作关系的彻底终结。过去,两家企业将合作的名义定为 “双赢模式”,但进入电动化时代后,这一事件充分表明彼此的战略价值已大幅削弱。
全球汽车联盟模式动摇
长期以来,汽车行业一直通过大规模合作与联盟来降低成本、分担风险。雷诺 - 日产 - 三菱联盟、丰田与铃木・马自达的合作、通用(GM)与本田的伙伴关系等,均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但近年间,这类联盟结构的影响力正不断减弱。
一方面,各车企在电动化转型的速度与方向上出现明显分歧;另一方面,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从硬件转向软件与操作系统后,企业纷纷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构建自主生态体系中。此外,围绕美国、中国、欧洲市场形成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以及供应链重构的压力,促使企业将本土生产与自主供应链建设置于优先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全面联盟模式已丧失效率,正逐渐向 “项目制合作” 或 “模块化技术合作” 转型。
后续影响与启示
梅赛德斯 - 奔驰此次的决策,清晰地展现了汽车行业未来战略的走向:奔驰正明确聚焦豪华化、电动化与软件化核心战略,同时推进非核心资产的清理。而日产仍未找到复苏的突破口,此次股份出售事件也让投资者对日产中长期生存战略产生质疑。
对于韩国现代汽车与起亚而言,这一趋势同样带来启示:基于专属纯电平台 E-GMP的自主发展路线,以及软件定义汽车(SDV, Software Defined Vehicle)战略的推进,在全球联盟解体的浪潮中,正成为愈发重要的竞争资产。归根结底,未来的汽车行业极有可能不再依赖过去那种广泛的合作联盟,而是在核心技术领域维持有限合作的同时,以自主战略为基础引领市场,实现产业格局的重构。
梅赛德斯 - 奔驰出售日产股份,不仅是汽车行业变革的表层体现,更可被视为 “联盟时代落幕、自主战略时代正式开启” 的标志性信号。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