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9月19日,鸣沙山月牙泉的落日余晖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敦煌文物保护专家的对话透过央视新闻直播间传遍全国。这场以“致敬敦煌文化”为主题的直播,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从玉门关汉长城溯源品牌名字起源,到莫高窟解锁色彩美学密码,更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从“制造高地”迈向“文化丝路”的生动宣言。
当千年敦煌的文明基因与长城汽车的工业脉搏相遇,一种囊括探索、坚守、自信、传承的“万里精神”正为中国汽车产业注入全新动能。
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中国车企早已摆脱“规模追随者”的标签,但“文化软实力”的缺失始终是突破高端壁垒的关键。外资品牌以百年工业积淀构建品牌叙事,而中国汽车坐拥的千年文明宝库却鲜少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敦煌,这座丝路上的文明交汇地,恰是破解这一困局的钥匙——其跨越山河的探索基因、世代守护的坚守品格,与汽车行业对技术突破、品质深耕的追求天然契合。
长城汽车的敦煌之行,正是将这种文化共鸣转化为产业实力的行业范本。
“探索是丝路商队穿越沙海的通行证,更是中国汽车突破技术封锁的底气。”魏建军在探访玉门关时的感慨,道破了长城35年发展的核心逻辑。如同古人在荒漠中开辟丝路,长城汽车在能源与智能化领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技术丝路”:4.0TV8发动机的横空出世打破外资垄断,Hi4技术体系构建起全场景混动生态,CoffeePilotUltra智能驾驶系统实现全国全场景NOA开城。
为了这份探索,长城累计投入近百亿打造全球领先的试验体系——国内首个自主品牌环境风洞试验室、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可模拟9000种道路突发状况的碰撞测试场,用硬核设施筑牢“技术生命线”。如今,巴西工厂的竣工投产更将这份探索延伸至全球,120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基地辐射拉美市场,成为中国汽车“技术出海”的新坐标。
如果说探索是开拓之路,坚守则是立根之基。
在莫高窟,一代代工匠以“一生磨一窟”的耐心雕琢壁画;而长城汽车用35年时间诠释了“造好车”的初心。当行业陷入“放血式价格战”的短期内卷时,长城始终秉持长期主义,将“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作为核心准则。
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徐水试验场的百万公里测试打磨着越野底盘的耐久性,十米法电磁兼容试验室严苛把控每一处细节;在供应链与生产环节,从零部件筛选到工艺流程,高标准质量体系贯穿始终。
这种坚守在敦煌得到了最生动的呼应:听闻治沙人构建“五位一体”防沙体系守护壁画的故事,长城当即捐赠公益基金与长城炮工作车,以“躬身入局”的行动,将莫高窟的坚守精神转化为企业责任,更为行业树立了“品质为先、责任为要”的标杆。
文化自信,在坦克500的“敦煌绿”车漆上绽放得淋漓尽致。
这种取自莫高窟217窟青绿山水的色彩,经过10万次色漆筛选,终于让千年矿物颜料在现代车身上“复活”。这并非简单的美学复刻,而是中国汽车对东方美学的当代诠释——当国外品牌沉迷于工业感设计时,长城正用汽车这一“移动的文化载体”,让传统美学走出洞窟、驰骋在路上。
这种自信更体现在市场答卷中:中国每卖出两辆越野车,就有一辆来自长城;长城炮以50万辆销量成为首个突破高端皮卡天花板的中国品牌,用产品证明文化赋能的市场力量。正如魏建军所言:“能以‘长城’命名企业是荣幸,这份荣耀要转化为传承文化的责任。”
传承的底色,是越野文化的蓬勃生长,更是中国精神的当代延续。
从2002年“赛弗现象”开创中国越野时代,到如今坦克系列、哈弗H9等车型构建全动力产品矩阵,长城不仅是越野市场的销量领跑者,更是文化推广者。
2025年敦煌越野耐力赛上,长城车队以赛事为试验场,用实战打磨量产车性能,更推动越野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与此同时,企业发布的越野车型与场景分级标准,首次为行业明确了“安全越野”的边界,让探索精神有了规范指引。
这种传承,早已超越产品层面——是阿拉善英雄会的用户共创,是都江堰水利智慧与造车理念的融合,更是将丝路“双向奔赴”的基因,植入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每一步。
从敦煌玉门关的遗迹到巴西工厂的生产线,从莫高窟的矿物颜料到坦克车身上的敦煌绿,长城汽车的“万里之行”,本质上是一场中国汽车产业的文化觉醒。它证明:中国车企的竞争力,既可以是Hi4技术的硬核实力,也可以是敦煌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国汽车的全球化,不仅是产品与技术的输出,更是探索、坚守、自信、传承的东方精神的传播。
当大漠长风掠过长城炮的车辙,也拂过千年敦煌的壁画。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已经开启:中国汽车正从敦煌汲取力量,以技术为骨、文化为魂,在全球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万里篇章”。而长城汽车的实践,终将成为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迈向“汽车文化强国”的珍贵注脚。
评论 0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