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年的纯电小车竞争,真就是进入白热化阶段,卷空间的,卷续航的,卷驾控的,还有卷质感的,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一项,那就是卷价格。
可任凭竞品的狂轰滥炸,在今年1-9月,A0级纯电的销冠位置仍然属于吉利星愿,上市仅一年累计销量突破40万辆,稳坐A0级冠军,更跻身全品类销量前列。在我看来,它的突围从不是靠“低价抢市场”,而是精准踩中了用户“想要高品质代步,而非廉价工具”的核心用车需求,这才是它成为“现象级爆款”的关键。
不做“成本减法”,专解用户“核心焦虑”
A0 级用户的痛点其实很明确:怕续航不够、怕空间局促、怕开着“飘”,但多数品牌要么选择性忽略,要么用“取舍”应付 —— 比如长续航就涨高价,大空间就牺牲驾控。星愿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没走 “取舍路线”,而是用核心技术把这些痛点逐个击破。
三电系统是纯电小车的 “生命线”,也是最容易被减配的地方。星愿全系标配宁德时代电芯,配合液冷热管理技术,能在- 30℃至55℃极端环境下正常充电,30%-80%快充仅需 21 分钟;
更关键的是,它的电池寿命远超国标——国标要求500次循环后容量不低于90%,而星愿1000次循环后仍达 90.72%,甚至跑了8.4 万公里的车型还能通过极端安全测试。在我看来,这才是“抓对了重点”:用户买纯电小车,最怕的不是“续航短”,而是“续航虚、电池坏得快”,星愿用扎实的三电可靠性,先解决了用户的“安全感焦虑”,这远比喊“超长续航”的口号管用得多。
空间和驾控上,星愿更是“反其道而行之”。它基于GEA架构做了后驱布局,硬是在 A0 级尺寸里挤出了能容纳3个成年人的后排空间,70L前备箱也解决了零散小件物品没处放的尴尬;更难得的是,它敢在这个级别用“后驱 + 多连杆独立悬架”,还能通过130km/h 的鱼钩测试——要知道,多数 A0 级车型用的还是前驱+板悬,开起来“飘”是常态。
因此在笔者看来,星愿这么做,是看透了当下用户的潜在需求:现在买小车的人,早已不是 代步就行,他们同样想要在这个价位能够“坐得舒服、开得稳”,星愿恰恰把这种“不将就” 的需求变成了现实。
不玩“权益噱头”,只给“实在解决方案”
现在很多品牌搞上市营销,总爱堆“N重礼”,但细究下来,大多是“送贴膜、送脚垫”这类无关痛痒的福利,真正能解决用户顾虑的少之又少。星愿在用户服务上的思路,却显得格外务实,因为它只抓用户最关心的“核心诉求”。
这里我只举两个重点,一是首任车主的三电终身质保,二是5万24期0息的金融政策(详情咨询当地经销商)。因为这两个点恰恰戳中了用户买小车的两大顾虑:怕后期电池维修花钱,怕首付压力大。
很多品牌嘴上说“重视用户”,却把“质保”当“诱饵”(比如只给 3 年 / 10 万公里),星愿直接给“终身质保”,其实是用“长期承诺”换用户的“信任”;金融政策也没搞“低息噱头”,而是真金白银降低首付压力,这种“不绕弯子”的做法,比送一堆用不上的配件更能打动人心。
用车体验上,星愿的“贴心”也不是靠堆功能。比如车内用低气味环保材质,看似是小细节,却解决了很多用户“新车异味刺鼻”的困扰;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升级后,重点加了 “360° 轮毂视角”“宠物模式”,这些全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真的能帮用户解决“停车怕刮轮毂”“带宠物出门不方便”的实际问题。
所以认真说起来,星愿这做法才是“真用户思维”的具象体现,不是做“用户想要的所有功能”,而是做“用户用得上的关键体验”,比起盲目堆配置,这种“精准戳痛点”的能力,是它能够在过去一年疯狂圈粉的关键。
从“代步工具”到“智能精品”,星愿改写了 A0 级规则
在星愿之前,A0 级纯电小车的标准答案,基本是“低价、够用、无质感”,以至于广大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认为“小车就该这样”,直到星愿的出现,才彻底打破了这种认知。它的成功,不只是“卖得好”,更是重新定义了“A0 级小车该有的样子”。
具体来看,去年星愿刚发布的时候,就非常乐于把集团最尖端的技术,直接运用到A0级小车上,比如行业首款11合1智能电驱、接入星睿 AI 智算中心的语音系统,这些在紧凑级车上都不算普及的配置,星愿却放到了A0级上。
再后来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今年涌现的这一大批极具竞争力的A0级纯电小车,它们的产品策略与打法与星愿如出一辙。
换言之,星愿的成功带动了整个 A0 级市场的“价值升级”—— 现在越来越多品牌开始跟进“后驱架构”“长续航”,不再只靠“低价”抢市场。在我看来,这才是星愿作为 “冠军” 的真正价值:它没把同行当“对手”卷价格,而是把用户需求当“方向”卷价值,最终不仅自己成了爆款,还拉高了整个行业的产品水准,这比单纯的“销量冠军”更有意义。
写在最后
复盘星愿的“冠军之路”,我们会发现它的成功从不是“偶然”—— 它没有陷入A0级市场的“低价陷阱”,而是精准抓住了用户“想要高品质代步” 的核心需求,用“可靠的三电、有质感的驾控、务实的服务”,把“小车”做成了“精品”。在我看来,这恰恰给所有 A0 级品牌提了个醒:现在的用户,早已不是 “图便宜”,而是 “为价值买单”。
对于星愿来说,40 万销量只是一个起点,如果能继续保持“以用户为核心”的产品思路,持续迭代智能与安全技术,就算面对其他车子的挑战,它大概率还能稳坐销量榜TOP的位置。现如今星愿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它证明“小车也能有大作为”,只要用心打磨产品,哪怕是入门级车型,也能成为改变行业的“标杆”。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