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每25秒,就有一辆“奇瑞造”驶向海外。
在这个时间单位里,奇瑞在全球的工厂灯火通明,全球各大港口的汽车滚装船列队待发……2025年9月,奇瑞集团出口13.76万辆,同比增长26.2%,连续五个月出口超10万辆,成为首个单月出口突破13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截至前三季度,奇瑞累计出口93.6万辆,同比增长12.9%,再度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
这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一种节奏——代表中国汽车在全球产业版图中的“心跳加速”。
产品:从“出海先锋”到“全球标杆”
过去二十多年,奇瑞就像一个耐心耕耘的“理科生”,用一步一个脚印的节奏,跑出中国汽车的全球曲线。
2001年,奇瑞第一批“风云”轿车驶向叙利亚,成为中国品牌批量出口的开端;2003年,又在伊朗建立组装工厂,吃下“出海建厂”的第一只螃蟹。此后20余年,奇瑞凭借扎实的技术与持续的产品迭代,连续22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
如今,奇瑞的“明星阵容”已覆盖从入门到高端的全矩阵:Tiggo 7与Tiggo 8系列稳居中国车型海外销量最前列,星途(EXEED)以豪华智电定位打开中高端市场,捷途(JETOUR)则以家庭与旅行场景赢得新兴市场青睐;在欧洲市场,奇瑞不仅实现销量翻倍,更以新能源车型打开品牌认知。9月,Chery品牌正式登陆匈牙利;OMODA & JAECOO亮相慕尼黑国际车展,成为欧洲年轻消费者热议的新势力。凭借先锋设计与新能源技术,它已在欧洲、南美、澳洲等地掀起热潮。
奇瑞产品的底色,永远是“高质”。正是这种坚守,让奇瑞在全球赢得信任,也让“中国制造”多了一份含金量。
以“四个开发”筑牢品质护城河
一辆车要走遍全球,光靠价格和营销远远不够。奇瑞深知,要赢得海外市场的持久尊重,必须以最严苛的标准打造真正的“全球车”。
奇瑞建立起涵盖法规开发、产品适应性开发、竞争力开发、差异化开发的“四个开发”体系,确保每一款出口车型都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地形与法规。例如:针对中东高温环境,推出耐高温、强化散热系统的特别版;针对东南亚高湿地区,升级车身防腐标准;针对南美山路复杂的路况,强化动力与底盘稳定性。
这种“因地制宜”的开发逻辑,不只是工程细节的调整,更是一种全球视野下的产业哲学。奇瑞严格遵循全球最高标准测试体系,累计已有51款车型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认证,其中星纪元ES更在2025年获得欧洲ENCAP五星安全评级,成为“中国智造”在全球安全领域的代表。
可以说,奇瑞的海外口碑,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一台台车跑出来的。
战略:现代打法的“中国演绎”
全球车企的出海逻辑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日本丰田式打法——“由难到易”,先攻欧美,再辐射全球,中国的一些“造车新势力”,仍然是这套战略;另一种是韩国现代式打法——“由易到难”,从新兴市场起步,逐步反攻成熟市场。奇瑞,显然选择了后者——不图噱头,只为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从2000年代初开始,奇瑞将出口重心放在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巴西、哈萨克斯坦、南非、智利等国——这些国家普遍缺乏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对进口车依赖度高,却又不是欧美日车企的战略主战场。奇瑞凭借灵活的价格体系、强悍的SUV产品线和稳定的售后网络,在这些市场中攻城拔寨。
如今,奇瑞不仅在这些国家建立起完善的销售与服务体系,还在多个地区实现本地化生产,从“整车出口”转向“体系输出”。在俄罗斯市场,奇瑞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中国品牌之一;在南美,通过合资工厂深耕制造;在中东,奇瑞以稳定耐用的品质赢得消费者信任;而在欧洲,奇瑞正用OMODA、JAECOO等新品牌叩开高法规、高竞争门槛的大门。
这场全球化征途,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奇瑞已走在最前列。
技术底色:理科生的长期主义
提到奇瑞,外界常用“理科生”来形容它——低调、扎实、不花哨。确实,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奇瑞不擅长营销,也不追求炫技的包装。但如今,这个“理科生”正在用技术证明浪漫。
在新能源转型上,奇瑞凭借鲲鹏C-DM混动平台、E0X高端纯电平台与i-Connect智能座舱系统,完成了从燃油到电动、从机械到智能的全面跃升。旗下的风云系列、iCAR品牌以及纵横G700等车型,成为奇瑞技术积淀的集中体现。
尤其是纵横G700——这款拥有“水陆两栖”技术的豪华电混越野车,在迪拜哈利法塔亮相的一刻,几乎象征着奇瑞的全球宣言。从“实用主义”走向“科技自信”,奇瑞不再只是造车,而是在定义中国汽车的高端形象。
与此同时,奇瑞还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迈出新步伐。旗下墨甲机器人“Moyin”成功通过欧盟CE机械安全、无线电设备与网络安全三项核心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软硬件均符合欧盟标准的人形机器人。这不仅是一张“欧洲市场通行证”,更是中国科技出海的新标志。
“理科生”奇瑞,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技术的浪漫。
上市“敲钟”:全球化征途的新起点
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最大车企IPO。这不仅是一场资本事件,更是奇瑞全球化征程的新坐标。
资本市场的关注,来自奇瑞在过去二十余年的坚实积累——200万辆年销量、500万辆出口总量、1772万全球用户,其中海外用户超过543万。更重要的是,奇瑞的现金流基础稳健,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并行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7.1%,达到58.8万辆。
机构普遍认为,奇瑞的IPO资金将成为其加速全球新能源布局的关键燃料,助力其在2025—2027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二次增长”。毫无疑问,上市不是终点,而是奇瑞迈向“全球信赖的智能出行生态引领者”的起点。
结语
如果说20年前的奇瑞,是一艘勇敢出海的帆船;如今的奇瑞,已是一支航向世界的舰队——它跨越了制造的边界,也超越了标签的定义。它让“中国制造”变得立体、有温度、有信任感。
从奇瑞、星纪元到OMODA、JAECOO,从匈牙利、俄罗斯到南非、巴西,从国内繁忙港口码头到港交所资本市场的钟声……奇瑞的每一步,都在见证一个时代的奇迹。当下,全球市场正经历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洗礼。奇瑞不再是单纯的出口商,而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重塑产业链格局的创新引领者。
这场名为“出海”的征程,奇瑞已经跑了二十多年,但故事,才刚刚开始。在世界汽车的航道上,“奇瑞速度”仍在提速。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