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全球汽车产业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的今天,日产汽车做出了一个极具风向标意义的抉择:将其轻型商用车(LCV:Light Commercial Vehicle)的研发中枢,扎根于中国郑州。
10月10日,当日产汽车首席技术官赤石永一站在郑州日产门前,亲自为日产LCV研发中心揭幕时,一个强烈的信号已然释放:日产这艘全球汽车巨轮,正将其研发体系的一块重要基石,牢牢锚定在中国中原腹地。
这不仅是日产在中国大陆设立的LCV研发中心,更是一次对传统合资模式的“破局”之举,标志着“中国智慧”将从源头,深度参与乃至主导日产未来的全球轻型商用车版图。
郑州市市长庄建球(右7)、日产汽车首席技术官 执行官赤石永一(左7)共同为日产LCV研发中心揭幕
对于在此深耕三十多年的郑州日产而言,这一刻,像极了一场漫长的“双向奔赴”终于修成正果。它已从一棵引进的“树苗”,茁壮成长为一片能吸引“金凤凰”的茂密梧桐林。
厚植沃土:逆势增长的“郑州力量”
回望202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汽车市场,皮卡领域的寒意未散,整体市场承压前行。最新销售数据显示,国内皮卡8月终端销量为18081台,同比下降11.1%;1-8月累计终端销量达176221台,累计同比下降4.9%。
然而,在如此情形之下,郑州日产却划出了一道逆势上扬的强劲曲线。2025年8月,郑州日产单月销量同比增长65%,1-8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9%,这已经是郑州日产连续第16个月跑赢市场。
其中,于今年3月份上市的郑州日产Z9,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Z9以其领先的技术架构和精准的产品定位,获得了行业与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带动了郑州日产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这款车型的成功,并非单点技术的突破,而是郑州日产研发体系整体能力的集中体现。
郑州日产全球多元越野平台“星核”
而更具战略意义的成果,是全球多元越野平台“星核”的诞生。这个由郑州日产主导研发的平台,以其前瞻性的“油电共生”架构,解决了行业转型期的核心痛点——它让燃油、纯电、混动等不同动力形式的车型,得以在同一个平台上高效、同步地进行研发与生产。这种与生俱来的灵活性,为应对未来十年的市场不确定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底牌。
正是这些实打实的研发成果与市场业绩,构成了有力的背书,让日产总部看到了郑州日产不仅是一家优秀的制造工厂,更是一个具备创新策源能力的研发伙伴。研发中心的落户,是郑州日产持续付出后,水到渠成的回报。
范式升维:从“中国执行”到“共同定义”
日产LCV研发中心落户郑州的意义,远不止增加一个研发机构那么简单,其更深层价值在于,颠覆了传统合资车企“引进—适配—生产”的旧有范式。
过去,在许多合资企业中,中方的主要角色往往是将外方在海外研发成熟的车型进行“本土化”微调,再推向中国市场。而如今,日产LCV研发中心的建立意味着流程的彻底重构:未来的日产LCV车型,将从概念构思、工程设计到技术验证,在郑州这个“大脑”中完成核心研发。中方团队将不再是方案的接受者,而是从0到1的共同创造者。
郑州日产研发中心技术发展历程讲解
“这意味着中国智慧将扮演前所未有的关键角色。”10月10日的日产LCV研发中心揭幕仪式上,一位郑州日产研发工程师告诉汽车情报新媒体,“我们将不再只是思考‘如何把全球车型卖好’,而是要去定义‘什么样的车型能赢在全球’。我们将自己的市场经验、技术理解与日产的全球体系优势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1+1>2。”
即将全球销售的Frontier Pro,便是这一新范式下的“首秀之作”。它是一款地地道道的“中国设计、中国研发、中国生产”的全球车。
据悉,Frontier Pro将依托日产全球销售体系,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在新车所面向的海外地区,其产品定位将跻身全球高端硬派越野阵营,以“豪华驾乘体验、旗舰级舒适性、全地形越野能力”为价值,结合领先的技术,重新定义全球用户对中国皮卡的认知,进一步提升“中国智造”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郑州日产而言,日产LCV研发中心的落户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随着中国团队在日产全球研发网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有更多像Frontier Pro这样的“中国研发”车型走向全球市场。
撬动未来:郑州汽车产业的“含金量”跃迁
日产LCV研发中心的建立,不仅关乎郑州日产这样一家企业的发展,更折射出郑州汽车工业的产业跃迁。
放眼整个河南省,汽车产业宏图已然铺开——力争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从这几组数据看,河南势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造车大省”。
然而,规模扩张的背后,隐藏着产业结构的隐忧。长期以来,郑州汽车产业多以组装制造为主,产业链的价值高地——研发环节相对薄弱。这也是中国许多制造业大省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从“大”到“强”,实现质的飞跃?
日产汽车首席技术官、执行官赤石永一(右6)向郑州日产总经理孙延伟(左6)授牌
日产LCV研发中心的落户,恰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突破口。它意味着郑州汽车产业将不再局限于生产制造,而是向处于汽车产业价值链高附加值的两端的研发设计与品牌服务延伸。
更进一步来看,从“市场换技术”到“共同研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汽车产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全球车企将研发中心设在中国,中国智慧正日益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
的确,从“引进来”到“共同创造”,再到“输出去”,日产LCV研发中心落户郑州的故事,是中国汽车产业经过数十年积累后,身份转变的一个缩影。它证明,中国市场不仅是销售的“热土”,更是驱动全球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放眼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借助市场优势、技术积累和人才红利,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日产LCV研发中心落户郑州,正是这一趋势的注脚。
【结语】当日产LCV研发中心的牌匾在郑州日产揭幕,其意义早已超越一家企业或一座城市。它像一扇窗口,映照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分工中位置的深刻变迁——从昔日的“市场腹地”与“制造工厂”,稳步迈向今天的“创新策源地”与“研发大脑”。
这并非单向的索取或给予,而是一场基于实力与信任的“双向奔赴”。日产获得了贴近全球最活跃、最多元市场的创新引擎;郑州乃至中国汽车产业,则借此完成了在价值链条上的关键攀升,将“中国智慧”系统性地注入全球汽车的研发血脉。
前方的道路已然铺就。以郑州为原点,一场由“中国定义”的全球LCV变革正拉开序幕。这不仅是郑州日产的升维之战,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舞台上,从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的宣言。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