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近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赛力斯已通过主板上市聆讯,此次IPO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国际证券。随着港股上市各环节推进提速,这家已登陆A股的车企,正逐步靠近“A股+港股”两地上市的资本布局目标。
关于赛力斯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推进脉络,可追溯至半年前。3月30日,赛力斯发布公告宣布启动H股发行工作;随后于4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拉开港股上市序幕。
而在近期,上市进程持续提速:9月25日,赛力斯发布公告披露,其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香港上市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根据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的境外上市普通股数量不超过3.31亿股。
备案消息释放后次日(9月26日),赛力斯A股股价随即迎来积极反应,盘中一度涨停,并创下163.52元/股的历史新高;9月30日收盘,其股价进一步攀升至171.57元/股,对应总市值约2,800亿元。10月13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赛力斯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
随着港股上市进程持续推进,赛力斯距离“A股+港股”两地上市目标愈发接近。公开信息显示,这家车企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小康股份,2016年已成功登陆A股市场,股票代码为601127,此次赴港上市是其资本布局的进一步拓展。
对于港股二次上市的核心动因,赛力斯在今年3月宣布该计划时便明确说明:此举是为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最终实现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决策。
从3月底官宣启动H股发行计划,到10月中旬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赛力斯港股上市的推进节奏堪称高效。不过,在这场看似顺畅的资本进阶背后,其盈利可持续性、对华为合作的依赖度以及新增长曲线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首先来看其盈利表现,以其今年上半年的财务业绩为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赛力斯实现营收624亿元,同比减少4%,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81%,呈现“增利不增收”的态势。
对此赛力斯解释称“营收下降主要受产品周期影响,问界M8上市前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导致一季度销量阶段性下滑”。不过,随着问界M8于2025年4月上市,二季度销量环比大幅增长115.5%,需求逐步回暖。
毛利率方面,据数据披露,今年上半年赛力斯整体毛利率达28.93%,同比提升20.27个百分点;对比行业数据来看,这一水平较10.9%的行业均值高出约18个百分点,显著跑赢行业整体。
关于业绩与盈利能力双升的原因,赛力斯在聆讯资料中明确说明:公司业务的显著增长与盈利能力的提升,核心归因于问界汽车的市场成功;而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正是问界汽车得以实现这一成功的关键推动因素。
赛力斯的崛起,与华为的深度绑定构成强因果关系。2019年,在多数车企对华为智选车模式持观望态度时,赛力斯便率先与之启动联合研发,并于2021年共同推出AITO问界品牌,这一前瞻性决策成为其命运转折的关键节点。
这一布局很快转化为市场爆发力:问界品牌陆续推出M5、M7、M8、M9四款主力车型,精准覆盖不同高端价格带——M7站稳30万元区间畅销榜,M8上市5个月交付9万辆登顶40万元级市场,M9更以累计超23.8万辆的交付量,连续13个月50万元以上豪华SUV销冠。
产品端的成功直接兑现为业绩层面的历史性突破。2024年,赛力斯彻底终结连续四年的亏损态势:全年营业收入达1451.76亿元,同比激增305.04%;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毛利率攀升至26.21%,显著高于比亚迪的20.7%。凭借这一成绩,其成功跻身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的全球第四家盈利新能源车企行列。
故而,赛力斯在港股上市材料中对“华为”的提及密度显著提升。据披露,首次递交的招股书中“华为”仅出现10次,而聆讯后的资料集里这一表述骤增数十次。而这一表述策略的调整,背后藏着华为智选车合作版图的微妙扩容。
此前,余承东曾在2024年6月公开表示,华为智选车资源有限,仅能承担4家合作伙伴,但现实却是“界”系列合作方过去两年间从1家增至4家,2025年4月更与上汽达成合作,组建第五个“界”系列品牌。
华为的“技术朋友圈”持续扩大,作为早期合作“元老”的赛力斯,亟须通过招股书的信号释放巩固自身独特性。尤其是上市冲刺阶段,赛力斯意在通过高频关联,向潜在投资者强化其与华为的深度绑定认知。
从这一角度来看,赛力斯此次赴港上市,既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也是市场对“华为概念”价值的重新估值。能否将A股的“华为光环”延续至港股,核心在于证明自己不只是华为合作的“执行者”,而是其是否具备持续创新与独立造血能力。这场资本考试,才刚刚开始。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