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恪守己道,造车不能耍流氓。
2025年,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行业乱象和非理性无序竞争,有些老汽车人开始反思一个问题。
造车(或者说研发制造一辆车)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严肃的问题!
通常,在全球汽车行业范围内,一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四年一换代是约定俗成的。
可由于过去几年,在资本推动下,中国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造车仿佛和造手机电子产品一样,速度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水平。
有些车企和新势力们将其归功于AI大模型和实验室,这样就避免了他们不擅长的物理现实世界的苛刻考验,而是在虚拟世界通过好看的数据说话。
中国汽车行业乱象,也多由此产生,因为所有车企都被倒逼“唯快不破”。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李斌和蔚来准备了很久,最终借助江淮汽车“代工”;小鹏汽车也借助海马汽车“破圈”;理想汽车则是曲折辗转最后借力帆汽车换道(增程式)超车,另辟蹊径……
即便是华为的鸿蒙智行,五界亦都是与有些年头的传统车企“代工”深度合作。
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更是用了15年时间,才有了今日成就。
不过,这些造车新势力基本上都用了数年时间准备,且站在传统车企的肩膀上,才让理想照进现实。
李想和李斌之前更都是汽车垂类媒体,深谙汽车不是电子互联网行业,太快会闹人命!
小米汽车成立三年,便实现了新车上市交付,在小米集团CEO雷军看来,“这个(汽车)产业都已经很成熟,我觉得三年干成,就是一个标准时间。”
还有造车新势力高层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我们希望汽车和手机一样,消费者两年一换。的确,这种车企恨不得一年一换代。
可物理规律和极限真的可以通过虚拟世界复原真实环境?大模型和大数据可以取代自然环境的瞬息万变和极端情况?
02
有些人短时间内就造不出来。
莲花跑车CEO冯擎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自问自答道:“别人两年能造出来,我们为什么造不出来?当我们所有工程团队把所有的流程都梳理一遍以后,他们给我的结论,我们就是造不出来……两年完全无法开发出来一辆车!”
作为老汽车人,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则指出,“我们做一个平台,一般要用6年时间,在国内好多企业,成立也不用6年时间,它就能出来好多车,对这个我们是不太理解的。”
9月,奇瑞汽车用二十年才走完一些造车新势力一两年就走完的IPO之路。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多次公开强调,汽车业是马拉松,需要的是长期主义。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魏建军就表示,如果造电动车不赚钱,还赔钱,那怎么保证企业良好发展。又何以保证产品品质?
依赖资本造车只会坑害整个产业,危及中国实体制造业,动摇国家根基。
特斯拉CEO马斯克也认为,安全是汽车的首要任务。
其实,不同答案的背后,昭示着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一场关于速度与品质的深刻拷问。
03
冯擎峰的那句“我们就是造不出来”,道出的正是对造车本质的回归——中国汽车要行稳致远,必须恪守己道,不可逾越造车底线。
在资本狂热与市场喧嚣中,有些上市公司妄想将“互联网速度”简单移植到制造业,却忽视了造车是实实在在的,完全依赖大模型是不行的。
虚拟大模型世界,无法将现实世界真实情况毫无差别地复刻出来。
没有足够的测试里程,材料疲劳数据从何而来?
没有极端的环境验证,安全边界如何确定?
没有百年验证,谁敢用机械门把手?
这是丰田、大众等百年汽车巨头研发制造人员与《汽车K线》沟通时经常交流的话题。这也是为何这些百年车企,一款新车动辄要进行数十万公里跨越地域测试的原因。
04
制造业没有捷径,每一个参数背后,都是无数次试验的积累。
冯擎峰宣称“两年造不出车”,并不是莲花集团及其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能力不足,而是对世界物理客观规律抱有最基本的敬畏。
“做好所有路况测试”,道出了汽车产品的特殊使命——它承载的是生命。测试流程简化,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
从高原极寒到高温高湿,从城市拥堵到越野极限,每一段测试里程,都是与用户生命的对话。
05
当一些上市企业以“OTA升级”为名,将“未完成品”推向市场,实则是将用户当作免费测试员,更是把生命视为儿戏。
这两年如此情况并不少见。资本市场也有相应反馈。尤其是10月13日,成都街头因酒驾引发一辆电动车碰撞起火自燃、车门无法打开救援……再次将新能源汽车安全推向风口浪尖,相关上市公司股价重挫,市值损失数百亿元。
因此,真正的安全之道,是在交付前完成应有的所有考验,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这不是效率低下,而是对生命应有的尊重。
事实上,中国汽车从不缺“造出来”的能力,缺的是“造得好”的耐心。
电动车时代给予中国换道超车的机遇,但“超车”不等于忽视基础研发。
冯擎峰们的“困惑”,恰恰是中国汽车回归制造业本质的开始。
Views of AutosKline:
唯有恪守这道不可逾越的边界和底线,尊重客观物理规律,中国汽车才能从“造出来”走向“造得好”,从中国市场走向世界舞台,真正实现汽车强国梦。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