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作者 | 李大鹏
出品 | 电动公会
芜湖这座工业城市,正在成为中国汽车技术创新的新中心。
10月18日,以“创新·智领全球”为主题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安徽芜湖开幕,这场被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誉为“看创新来奇瑞”的技术阅兵式上,奇瑞集中展示了“瑶光2025”战略的收官成果——五大技术领域发布的10余项全球领先技术。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大会上直言,奇瑞的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了。“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关键要可持续,要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来建立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
01 技术长跑
技术是奇瑞集团的立企之本,面对核心技术关键难题,奇瑞以技术长跑者的定力,直面困难,啃最硬的“骨头”。
2022年,奇瑞发布了面向未来的“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这个战略涵盖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四大核心领域。
当时奇瑞宣布,未来5年计划投入1000多亿元研发资金,培养20000多名研发人才,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
三年过去了,瑶光战略已进入收官阶段。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展示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灵犀智舱、猎鹰智驾、银河生态五大核心技术的进阶成果。
瑶光五大技术领域技术树再生长,发布飞鱼底盘EMB、方舟两栖系统、鲲鹏天擎48%热效率发动机、伯牙之音、猎鹰智驾大模型、凌霄飞行平台等10+项全球领先技术,构建起世界级技术创新体系。
从四大领域到五大技术体系,除了名称的变化,也是奇瑞技术路径的日益清晰的体现。
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火星架构与鲲鹏动力两大技术支柱的突破性进展,让外界看到了奇瑞作为“技术长跑者”的硬核实力。
火星架构 是奇瑞整车技术的基础。在这个架构下的方舟两栖技术实现关键突破,纵横G700作为全球首台新能源量产越野车成功横渡长江,其核心零部件达到IP68级防水标准,970mm的涉水深度相较路虎揽胜形成差异化优势。
这一技术实现了从“过积水”到“渡江河”的场景跨越,创造了全球越野史的里程碑。
鲲鹏动力领域更是捷报频传。鲲鹏天擎发动机以48%的热效率刷新全球纪录,通过26:1超高膨胀比、双曲三联动机构、绝热涂层技术等创新,实现汽油机热效率的“质变式突破”。
市场主流发动机热效率一般在38%到45%左右,向上每提升1%都面临极大系统性困难。奇瑞直面核心技术关键难题,为混动汽车进入油耗“1时代”奠定基础。
在电池安全领域,犀牛S全固态电池捅破行业安全天花板,通过“针刺、电钻”等多维度极端测试,实现“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承诺。
其高比能系列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达310Wh/Kg,优于行业285Wh/Kg的平均水平,计划2027年启动首批装车验证。
02 智能进化
除了火星架构和鲲鹏动力实现了硬核突破外,奇瑞的智能化技术也在从功能堆砌向体验优化转型,我们看到灵犀智舱与猎鹰智驾在体验层面完成了全面革新,实现从技术参数领先到用户体验优越的升级。
灵犀智舱升级了“小奇同学”AI交互系统,覆盖8大类40+智能体,实现从“听懂话”到“懂你心”的进阶。这一系统支持语音、视觉、车信号多模态融合感知,还具备可检索的“记忆盒”功能以实现个性化服务。
伯牙之音音响系统搭载行业唯一Audio Vivid AI全景声,配合46.3寸8K分辨率天际屏,打造沉浸式座舱体验。
猎鹰智驾则以数据与算法构建核心竞争力。依托1700万全球用户积累的2000万条高价值训练数据,猎鹰大模型实现从“感知智能”到“通用智能”的进阶。
猎鹰700辅助驾驶系统反应速度比人驾快42%,拥堵变道成功率提升50%。而L4级RoboCar以10万小时0接管记录,展现出量产落地潜力,2026年将同步开启全球运营。
这种智能化并非实验室技术,而是已在全球500万台车辆上验证的实用功能,泊车成功率达99%的表现更切中用户痛点。
飞鱼底盘全球首发全新EMB电机直驱制动技术,实现毫秒级响应安全,制动距离低至32.41米,三重冗余安全,并无需维护保养。
03 生态布局
奇瑞的创新不止于汽车本身,更构建了一个覆盖能源、出行、研发的全球生态体系。
银河生态的布局彰显奇瑞对未来出行的思考。1.2MW迅龙秒充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00km”,V2G技术构建“停车-充电-交易”能源闭环,2030年覆盖200+城市的能源站规划,直击补能焦虑核心。
墨甲人形机器人更是成为全球首个完成欧盟软硬件认证的同类产品,具备自主导航与多语种交互能力。
“无边界研究院”模式成为奇瑞创新的核心引擎。通过联合全球100+高校开展4000+星火课题,奇瑞将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无缝衔接。
去年成立的开阳实验室已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机制,实现创新成果从课题挖掘到产品线赋能的高效闭环。
这种“全球共研+技术开源”模式,打破了传统车企的创新壁垒。
王树国在大会现场评价道:“期待未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想了解中国,就到安徽来,到芜湖来,到奇瑞了解创新,奇瑞将照亮中国创新的未来前程。”
04 品牌向上
在这场技术大阅兵的背后,我们能够看到奇瑞品牌从性价比到“技术代名词”的战略转型,这是中国汽车全球竞争从过去的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市场的历史性转变。
技术实力最终转化为全球竞争力。根据奇瑞集团公布的销售数据,2025年1-9月累计销量达200.78万辆,同比增长14.5%,以历史最快速度突破200万辆大关。
在海外市场,奇瑞前三季度出口汽车93.6万辆,同比增长12.9%,连续五个月出口突破10万辆。
更值得关注的是,奇瑞在欧洲等高法规市场突破显著,累计销量达14.5万台,同比增长超两倍,印证了奇瑞技术的全球适配性。
这些数字背后,是奇瑞品牌力的悄然变化。从当年的QQ、风云等小型车,到如今的瑞虎系列、风云系列、捷途山海、星途,再到智界、纵横,奇瑞一步步撕掉性价比标签,试图建立“技术代名词”的新形象。
尹同跃表示:“要以技术创新赋能奇瑞产品创新,并带动商业模式、企业管理、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让奇瑞从传统车企快速转型为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
在资本市场,奇瑞也迎来高光时刻。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全球发售募资规模达91.45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正式开启国际资本市场新征程。
值得关注的是,奇瑞本次募集资金中的60%明确用于研发——35%用于扩充产品组合研发,25%投入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在大会现场,王树国校长感慨道:“企业做产品,所见之处都是用心,未见之处都是良心。一个企业家能够对他的产品有如此表述,足见一个企业未来发展之正道。”
当纵横G700凭借方舟两栖系统成功横渡长江,当鲲鹏天擎发动机以48%热效率刷新全球纪录,奇瑞已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标准定义者。
这种转变不是偶然,而是3万名研发人员“啃硬骨头”的必然结果。
— END —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