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导语:近日,外媒有消息报道称,大众将停止子公司Cariad自研软件开发的职能。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巨头,大众或许暂停了软件自研,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两家新势力车企:小鹏和Rivian。这种做法是否可行?未来传统汽车巨头是否还有必要把“灵魂”握在自己手上呢?】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近日,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在慕尼黑举行的英国《金融时报》“汽车×软件峰会”上表示,大众将放弃此前“大幅失败”的汽车程序与系统内部开发模式,转而聚焦外部合作。这就意味着,作为大众集团宠儿的Cariad,将被降格为“合作伙伴协调员”:即从自己撰写代码,转变为集成外部软件部门编写的代码,重点对接Rivian和小鹏两家战略合作伙伴,其在大众内部的重要性陡然下降。
深陷泥潭的Cariad
作为迪斯时代最重要的“遗产”,在迪斯离职之后Cariad自然难以继续躺在大众集团身上变得壮大。
据大众汽车集团发布的2024年财报,Cariad的运营亏损高达26.4亿美元,相比于2023年财报中的26亿美元亏损进一步扩大。而Cariad的软件销售收入却从2023年的11.7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4. 4亿美元。也就是说,更多的大众旗下搭载Cariad软件的车型,虽然带来了营收的增加,但是却未能扭转Cariad糟糕的业绩表现。
从Cariad的软件本身来看,其在大众内部也早已经不受各个品牌的待见。因为无法按时交付软件,保时捷 Macan 电动版和奥迪 Q6 E-Tron 的市场发布时间推迟了一年,甚至都影响到了宾利这样品牌的全面电动化的进程表。至于大众SSP平台上的旗舰车型Trinity的投产时间也从2026年推迟至2030年,Cariad也是罪魁祸首。更早一些,大众 ID.系列的多款电动车也受到Cariad软件的影响而频频出现死机和各类故障问题,让大众不得不疲于奔命,备受各方质疑。
在Cariad内部,2023年被高薪挖来的首席软件工程师桑杰・拉尔已经离职。这位头顶特斯拉和Rivian前任高管光环的业界大咖,带领约200人团队的大部分成员离开Cariad成为了压垮Cariad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大众如今远不如之前那么财大气粗,中国市场遭遇自主品牌的全面围剿,深陷惨烈的价格战中;欧洲市场则受累于整个欧盟经济前景不明朗,市场需求并不旺盛;美国则更是需要应对特朗普一日多变的关税政策和即将取消的电动车补贴政策,这些都让大众将无力持续输血Cariad。短期来看,通过对Cariad职能的调整,能够快速降低大众对这家公司的投入力度,让大众能够储备更多的现金用于其他更为急迫的地方。
大众押宝小鹏和Rivian
大众之所以对于Cariad做出如此大的调整,除了Cariad自身不争气以外,还与大众已经大手笔投资了小鹏和Rivian有关,找好了替补选手。2023年,大众已经首期注资7亿美元到小鹏汽车,占股达到4.99%;2024年,大众更是宣布了与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达成总投资额可高达50亿美元的合资协议。未来,小鹏将负责大众在中国市场上车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而Rivian将主要负责大众在美国以及欧洲的智能化解决策略。
其中,大众和小鹏在国内的合作进展非常迅猛。今年8月,大众和小鹏签署《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补充协议,宣告双方的合作范围将从纯电动平台扩展到燃油车和插混车型平台。自2027年起,大众在国内销售的所有燃油车和混动车型都将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CEA 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除此以外,大众也计划从2026年开始在国内落地搭载小鹏XNGP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这套系统可以不依赖于高精地图,能够为用户提供比较好的驾驶辅助体验,届时大众在国内的智驾水平也将直接提升档次。不过,让人吃惊的是,今年年中,小鹏汽车掌门人何小鹏宣布,小鹏将向大众供应自研的图灵AI ADAS芯片,这些芯片将直接集成到大众品牌车型中。对于双方的合作来说,这无疑也是向前迈了一大步。
不过,相比于和小鹏的合作,和Rivian的合作对于大众来说意义更大,但是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更大。和小鹏不同的是,Rivian并没有燃油车/混动车型。这就意味着,大众如果要提升在欧美市场燃油车的智能网联水平,Rivian的软件要进行持续的改造来适配。一旦相关适配遇到阻力,就会直接影响到大众相关车型,主要是燃油车型的投产。而2025年,Rivian自身也面临不少头痛的难题。Rivian在2025年全年交付预期仅为 41,500至43,500辆,相比2024年实际交付的 51,579辆,下降约 16%。无论是多变的关税和即将取消的电动车补贴政策,还是美国市场上福特、通用、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的全面出击,都会对Rivian持续施压。
潜在竞争关系不容忽视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电子电气架构和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整车平台以及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拥有相同的重要性。作为当前全球排名靠前的跨国车企集团,没有任何一家会假借他人之手来开发自己主要的整车平台和发动机解决方案。受限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大众虽然调整了Cariad的职能,把宝押在了小鹏和Rivian两家新势力车企身上,但这绝非是长久之计。
对于小鹏来说,和大众合作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有消息显示,2024年10月,大众向小鹏支付了22.96亿元技术转让费。除了真金白银的投入之外,大众使用小鹏的技术,无疑是对小鹏技术能力最好的背书,这不亚于在媒体上投入广告费用带来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众在国内的车型和小鹏也有比较高的重叠度。导入小鹏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等于直接在培养自己未来的对手和敌人。
但对于大众来说,和小鹏以及Rivian在中美两个市场的竞争关系,让双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大众计划在2026年在美国市场以Scout品牌来投放一款全新的纯电皮卡和一款纯电动SUV车型,而Rivian在美国市场主打的也是纯电动皮卡和纯电动SUV车型。至于在中国市场,小鹏的车型更是会和大众相关车型开展直面竞争。大众支付给小鹏的费用,必然会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最终弱化大众的定价能力。成本在今后会是和产品力一样,需要大众精打细算的地方。和Stellantis投资零跑不同的是,Stellantis在国内市场已经被极度边缘化,而通过注资零跑来经营中国市场,等于是死马当活马医。大众依然家大业大,中国市场是大众最大的全球单一市场,不容半点有失。
点评
在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能力方面寻找外援,只是缓兵之计。大众未来应该还是会去投入大量资金来建立起一整套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研软件体系,但这个需要等大众缓过劲来,熬过目前相对比较动荡的时期。在经过几年的试错之后,大众在短期内无法再承担战略车型“跳票”的冲击。而对于小鹏和Rivian来说,利用和大众合作的战略红利期,进一步做大做强是当务之急,通过自我持续的迭代研发来提升领先优势,才是未来能够源源不断获得来自大众订单的先决条件。好的生意从来都是双赢的,至少在签订协议的当下,对于大众和小鹏/Rivian来说都是有利的。但未来各方何去何从,则充满了变数。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