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我们在辅助驾驶方面经过了几年的沉淀和积累,会投入更多来上车自研的高阶辅助驾驶,我们不会搭载华为的乾崑辅助驾驶系统。”在零跑D19全球首秀后的媒体采访中,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面对媒体的提问回答得斩钉截铁。
就在零跑发布旗舰车型D19并宣布冲击高端市场的同时,这家车企也向外界明确了自己的技术路线——坚持自研,拒绝外部解决方案。
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迅猛发展,多家车企选择合作的背景下,零跑的这一选择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零跑为何对华为说“不”?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近年来在行业内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乾崑智驾系统自2024年发布以来已覆盖15万至50万元价位车型,合作车企超过22家,累计搭载车辆突破100万辆。
面对这样一个成熟且日益流行的技术方案,零跑却选择了另辟蹊径。
在媒体沟通会上,曹力明确表示:“零跑在智能驾驶领域经过多年沉淀与投入,后续将推出自研高阶智驾系统,不会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方案。”这一表态彻底划清了零跑与华为在智驾领域的界限。
零跑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其长期坚持的“全域自研”战略。曹力多次强调,全域自研是零跑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壁垒。在智能驾驶、电池系统、电驱架构等关键领域,零跑已形成完整的技术能力。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则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很多技术零跑都不是最快应用的,包括八百伏高压平台,零跑启动应该是最晚的。但是到今天为止,八百伏高压平台上车数量零跑应该是最多的。”
这种 “不追求最早,但追求最成熟” 的策略,同样体现在零跑的智能驾驶开发上。
在朱江明看来,智能驾驶技术前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路径探索,从高精地图到无图,从端到端到所谓的VLA、世界大模型,“每六个月可能就会有新的方向”。在这种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中,零跑选择了一条相对稳健的道路——紧跟而非领头。
五百亿投入与全域自研战略
拒绝华为选择自研,零跑的底气首先来自其雄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
曹力透露,零跑每年将研发投入的15%以上用于智能化领域,2025-2030年计划累计投入500亿元,研发团队规模将扩大至1.2万人。这种投入规模即使与一线车企相比也毫不逊色。
经过多年发展,零跑在智能驾驶领域已具备相当的技术基础。
曹力指出,零跑C11车型搭载的凌芯01芯片及国产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实现L2+级辅助驾驶功能;2023年底投产的激光雷达方案与2024年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均基于自研架构开发。
在零跑最新发布的D19车型上,其智能驾驶硬件配置实现了跨越式升级。该车全球首搭高通骁龙8797芯片,双芯片叠加实现1280Tops算力,并且搭载了VLA辅助驾驶系统及世界大模型,具备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能力。
朱江明认为,VLA技术路径可能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VLA还是其他技术路径,更多的区别是看眼前还是未来。随着未来技术的成熟,我认为留更多算力资源,肯定是对未来的产品升级有更大的好处。”
除了软件算法,零跑在电驱系统等硬件领域也拥有自研优势。朱江明透露,零跑电驱系统的不良率非常低,“去年可能可以低至个位数”,这种过硬的质量为其智能化集成提供了坚实基础。
同时,“全域自研” 战略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掌控,还有成本优势。曹力表示,零跑能够应用顶级供应商的零件却不高价堆配置,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不是所有东西全部依靠合作伙伴供应商”。通过与供应商联合开发,零跑可以实现更优的成本结构。
从“紧跟随后”到“第一梯队”
对于智能驾驶的发展规划,零跑有着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曹力透露,零跑D系列高端车型计划2026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城市道路落地,2028年推出“零跑智驾4.0”系统,支持全场景无人干预驾驶。
而在更近的未来,零跑计划在明年上半年让D和C系列的智能驾驶能力赶超行业第一梯队。对于之前的“滞后”,曹力毫不避讳地承认零跑在辅助驾驶上采用的是“尝鲜带头的策略,而是紧跟的策略”。
他解释说,目前业内辅助驾驶的技术方向已相对明确,因此零跑在这个时间点发力,有望在明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朱江明则用800V高压平台的例子来说明了零跑的技术跟进策略:“零跑汽车的体系化能力、全域自研的能力很强,某个技术一旦成熟,能够给用户带来好的价值时,我们就会快速的上车。”
对于自研智能驾驶系统的商业化前景,曹力展现了充分的信心。他表示,零跑的D系列车型将坚持“好而不贵”的理念,通过成本控制能力和自研技术优势,在同等配置下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这种策略也与零跑的整体市场定位相符。
此外朱江明也强调,D系列不是豪华车,而只是“配置更高、尺寸更大、性能更优异的零跑汽车产品”,零跑的目标是打造“更契合对品质有追求而不是对品牌有追求的用户”的产品。
结语:
随着2026年L4级自动驾驶城市道路落地目标的临近,零跑的自研智驾系统正迎来真正的考场。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零跑选择的全域自研道路注定不会轻松,但如曹力所言:“如果目标是成为全球顶尖车企,自研是必经之路。”这场豪赌的结果,将决定零跑能否从“中国领先”走向“全球领先”。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