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每天都要进步,每天都要创新。广汽确实进入了‘战时状态’。”在10 月 20 日播出的新一期《对话》栏目中,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在节目中这样表示。“战时状态”是今年7月冯兴亚针对广汽的现状和改革进展所提出的。仅从口号就可以看出,对于广汽而言改革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冯兴亚所提的“战时状态”并非危言耸听。7月11日晚,广汽集团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18.2亿元到26亿元。随后在8月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广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5.38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5.1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跌幅达到了267.39%。这个成绩创下20年来首次半年亏损纪录。
这不仅延续了2024年的业绩颓势,更暴露了公司在新能源转型和市场竞争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改革,等待广汽的就只有死路一条。正是如此,在7月冯兴亚提出,必须全面提升对客户需求的洞察能力、重构用户运营体系,拥抱和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着力打造情绪价值。
冯兴亚在央视《对话》栏目中再度坦言,当前行业竞争已进入“商场如战场”的阶段。而广汽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将聚焦“三大战役”——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并以“战时节奏”推进,确保改革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落实,助力再造“新广汽”。“这是广汽要打赢‘三大战役’的必然状态。只有通过这样的‘高密度作战’,才能确保改革不断档、创新不停步。”冯兴亚说。
今年广汽在研发上进行了重点投入。冯兴亚在节目中透露,广汽累计研发投入已超580亿元,而2025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将突破100亿元,日均投入达2000万-3000万元。以近900亿元的营收来看,广汽的研发占营收的比例超过了11%,这远远超过了行业5%的研发营收占比。就行业中来看,目前国内研发投入最高的是比亚迪。
根据机构统计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乘用车企业研发费用排名显示,比亚迪以296亿元研发费用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前五的中国品牌,上汽集团上半年研发投入为81.7亿元、吉利汽车为73.3亿元、蔚来汽车为61.9亿元、理想汽车为53.2亿元、极氪汽车50.5亿元。而作为纵向对比,2024年广汽集团研发投入合计75.08亿元,2023年为83.88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为65.26亿元,2021年研发投入为52亿元,而2020年研发总投入为51.25亿元。由此可见,在这五年时间里,其研发投入翻倍增长。
在技术上,今年广汽的重点是在增程系统。今年7月15日冯兴亚曾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冯兴亚对广汽此前的战略问题进行了反思。“当年我们对客户的里程焦虑把握不够精准,认为增程和插电技术是过渡路线,没有抓住这些年增程插混技术高速发展的机遇。”冯兴亚说。而后不久,广汽发布了星源增程。冯兴亚介绍说,星源增程的增程器油电转化率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93%、最高持续发电功率85kW。
其次,广汽通过内部机制改革提升了产品开发速度。冯兴亚表示,广汽现在产品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开发周期也越来越短。经过最近一段时间努力,广汽导入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产品开发周期从原来30个月,缩减到了18到24个月,与此同时整个开发成本也下降了10%。但冯兴亚强调,开发一款汽车有几千个指标要进行测试验证,如果没有两个冬天和一个夏天的测试验证,如果没有经过严苛环境和详细的系统与系统之间无缝对接的验证,整车质量是不能保证的。对于一些安全性的指标,广汽还是非常坚持。
“对于做汽车设计和生产的企业来讲,开汽车就像骑在老虎背上,必须确保老虎是被驯服的,老虎是不能失控的,这样对驾驶者、对消费者才是一个安全守护。”冯兴亚说。
此外,在节目中冯兴亚还透露,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启境首款产品将于2026年中上市。随后冯兴亚在社交媒体发文透露,该品牌名由任正非提议命名。
2024年底,广汽与华为双方签署深化合作协议。2025年1月,华为与启境团队已经合署办公大半年,致力于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产品,所有产品均由华为操盘,从0开始全新研发,定位于高端智能新能源车。据悉,“启境”品牌会全系列、全栈搭载华为乾崑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并对标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及IPMS(集成产品营销服务),从产品定义、开发上市到用户服务,华为将全程陪跑和深度赋能。该项目独立运营、高度授权,双方团队“联合作战,不分彼此”,开创了车企与ICT巨头合作的新模式。
“它的外观造型融合了科技、时尚和运动元素,让人眼前一亮。我相信这款产品一定能够一炮走红。”冯兴亚说。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