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3.0)。在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看来,技术路线图3.0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汽车行业的总目标,未来5-15年,内燃机仍将是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成为产业发展趋势。
这意味着动力系统不再单一追求能效极限,而是向多技术并行、场景优化和安全智进的新阶段迈进。而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心”2025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实车测试中,现场比拼的14款动力系统,不仅代表了中国动力技术的最新成果,也映射出行业3.0时代的方向选择。
大排量、专用混动成场景化进化关键词
入围名单中,大排量与专用混动成为最醒目的特点。14款机型中,2.0L排量发动机多达10款,其中9款为2.0T。大排量的回归不再是粗放动力的象征,而是中国汽车品牌面向中高端市场、应对越野、拖拽等极限场景的技术自信。

不同品牌的大排量与专用混动系统各有亮点。奇瑞的高性能混动系统采用2.0TD混动专用发动机,搭配P1+P3+P4三电机架构,实现665kW总功率和1135N·m总扭矩,馈电与满电均具备四驱能力。比亚迪的2.0T水平对置混动发动机则以架构创新见长,通过一体化动力总成设计,解决了机舱空间受限与高热负荷下的润滑难题。东风猛士M817搭载的混动系统更聚焦于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表现,解决了低压冷却EGR(废气再循环)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的工作效率问题,还使整车油耗改善3%-10%。
“今年参评的大排量动力系统,反映了当前整车向中高端市场发展的特点和动力诉求。”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许敏表示,虽然越野专用动力系统的技术方案各具特色,但基本都聚焦于越野动力核心需求,保障了多工况下发动机高效直驱和全地形全天候动力需求。
许敏还特别提到,“国内中高端越野车的电动化发展趋势,将为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参与这一细分领域竞争增添优势。”
以技术“减法”的智慧守住安全底线
如果说动力性能代表了工程的“锋芒”,安全边界则是技术的“底线”。专家普遍认为,在追求超性能的时代下,安全与控制应成为行业共识。
“我们注意到,当前有的汽车厂家展开了动力性能的竞争,甚至为市场提供了最高车速接近500公里/小时的产品,零百加速性能和最高车速,不应成为企业面向广大消费者宣传产品的营销话术。”同济大学教授、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士韩志玉指出,生产商应该从产品设计上防范超高速驾驶的安全隐患。他还建议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关标准和法规,针对汽车动力性输出提出规范性要求,对追求高性能驾驶的消费者应增加针对性培训考核环节等。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越来越多企业在动力设计中主动“做减法”。上汽通用五菱的1.5L插混系统并未追求单项性能领先,而是以“宽域高效率”为核心理念,优化热效率曲线,让消费者在日常驾驶中真实感受到节油收益。
长城坦克500 Hi4-Z混动系统在测试中展现出极高的操控稳定性与安全冗余,其对越野复杂工况的控制策略获得专家的认可。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正高级工程师银增辉评价道,这款动力系统很好地诠释了长城汽车对于越野车安全性的重视。
“不追求单项性能指标的领先,而是聚焦于用户实际体验。将发动机调校为宽域高效率,让用户实实在在感受到节油效果。”资深汽车媒体人蓝河表示,当前很多车企在技术开发上,应该学会做减法,而不是过分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双核驱动更考验体系能力
如今,动力系统的创新已不再局限于单一指标的提升,而是向整体系统的融合与优化迈进。发动机热效率、电驱协同、能量管理算法以及变速器控制策略等多环节的优化,共同构成了企业在动力系统研发中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的集中体现,不仅在于技术指标的优异,更在于能否在复杂多变的使用场景下,实现稳定的能耗表现与安全响应。
这种体系能力的建设,对于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在上汽大众途昂Pro、梅赛德斯-奔驰E300L以及上汽通用别克全新GL8陆尊的试驾中,底盘操控的稳定性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先进驱动系统分会秘书长张彤指出,底盘的调校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外资品牌在这方面显示出深厚的技术积淀,这是国内整车品牌应该学习的。
《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认为,从整体技术路径来看,当前中国品牌的动力系统发展已呈现多技术并行的格局,正从单纯的经济性优化阶段迈向动力性能进化阶段。合资品牌在混动及插电式混动技术上持续优化,同时在纯汽油机领域保持差异化优势,这也是其综合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
评价动力技术、见证产业趋势、影响市场消费,是2006年“中国心”汽车动力评选创立的初衷。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表示:“未来随着中国整车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我们希望‘中国心’能够继续为行业发展赋能,为整车品牌向上助力。”杨建军补充道,今年是“中国心”创办20周年,这二十年间,它忠实记录了中国汽车动力由弱变强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电气化时代动力技术的深刻变革。他期待,“中国心”未来继续为汽车动力品牌发展赋能,助力中国汽车动力与整车品牌一同走向国际舞台。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