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与时光为友,让品质发光!”——当我从南端的深圳,一袭疲惫,抵达冬日烟台时,在我房间的桌上摆着北京现代公关部亲笔写的这样一段话:“二十三年,我们与时光为友,让品质发光,亲促中国合资品牌高质量跃迁,更收获1200万用户信赖,可谓清风徐来,静水深流。”这段话,深深打动了我,以至于当晚EO 羿欧上市及北京现代战略发布会整整两个多小时,我一直带着一股暖意、一丝温情沉浸在这家传统合资车企久违的品牌叙事中。
  

  
二十三年前,北京现代用伊兰特、索纳塔、ix35、途胜等耳熟能详的名字积累了1200万中国用户,而我,也是其中一员;二十三年后,我依然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北京现代却在这些名字的基础之上,将要用更多新的名字去定义它的新能源时代。
  

  
“我觉得这大半年北京现代还可以,特别是没想到途胜、库斯途这两款大车还卖起来了。”北京现代终端经销商告诉我,燃油车依然有一定的市场,特别是现在途胜和库斯途的性价比非常高,与一直保持着稳定销量的伊兰特形成了三驾马车。
  
当然,现在关注新能源的用户越来越多,终端经销商还告诉我:“在北京现代保有客户中,来试驾了EO 羿欧的感受比其他用户更深,他们觉得这款车完全脱离了电车轻飘飘的感觉,开了感觉很不一样,有油车的线性感,但是又没有发动机轰鸣的声音,静谧性很好,本来就对北京现代品质很信任,试驾了后,更信任了。”
  
“我们所处的烟台现代汽车研发中心是本土化技术起点,EO 羿欧这款车型意义重大,它是我们在中国市场实施‘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新的核心,而现代汽车将在中国持续发力,在中国市场投入提升3倍,全面加速推进中国电气化布局。”现代汽车中国区总部总裁吴益均这位韩方领导人在发布会上表态:“现代汽车决心紧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步伐,满足中国消费的更高要求,坚定扎根中国市场。”
  

  
从燃油车时代建立的信任,到新能源时代的转型,其实合资品牌这几年的道路并不轻松。2020年以前,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保持在60%以上;2020年以后,受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影响,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逐年下滑,截至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已经降至29%——37%之间,部分统计口径显示甚至跌破30%,创下历史新低。
  
虽然今年,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东风日产、长安马自达等合资品牌先后推出基于全新新能源平台的产品,但是,市场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曾经依靠单一爆款车型就能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然落幕,市场的深度内卷预示着体系化竞争的新阶段已经来临。
  

  
那么,北京现代EO 羿欧只是作为一个起点,后续在中外双方整体集团军作战中,还将有哪些战略落地才是关键。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这才是北京现代对于行业的启示。
  
“智启2030计划”发布
六大维度全面跃升
  
李双双,现任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这位在2006年就大学毕业进入北京现代,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北京现代和北京汽车渡过的“老人”对于媒体来说却有点陌生。因为这位哈工大材料工程专业的理工男,一直在车身车间、生产本部等一线岗位工作。然而,当他第一次走向大型发布会舞台,宣布未来5年北京现代的战略规划,却再合适不过。因为自2024年10月起担任现职后,他主导了企业智电化转型战略。
  

  
在聚光灯下,李双双宣布揭开“智启2030计划”,将通过投放全新产品、强化本土研发、加强合作升级、提升海外出口、实现服务焕新和践行社会责任六个方面做好战略布局,力争在未来5年销量达到50万辆。
  

  
首先在产品层面,未来5年,北京现代依然采用“油电双路径”发展的战略。上新20款产品,其中包括伊兰特、途胜、库斯途等口碑过硬的经典燃油车型的7款重大改款和升级,继续保持燃油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款新能源产品将分为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首先覆盖EV市场,作为首款纯电平台SUV EO 羿欧,7年磨一剑,经过120万公里严苛测试后才正式上市,并用11.98万的起价带来了30万的价值;第二阶段将加速跨越式前进,明后两年,5款中型轿车和SUV产品将聚焦中型新能源,除了EV纯电之外,混动、增程等不同的新能源驱动形式都将推出市场,并且混动的纯电续航里程将达到600公里以上,而增程的纯电里程将超过250公里。在智能化方面,明年起北京现代量产车型将全部搭载L2+级智能辅助驾驶;进入2028年-2030年的第三阶段,计划发布中大型轿车、SUV 和 MPV 等7款新能源产品,新能源产品线全面覆盖,将实现L3智驾与全栈软件定义汽车,以及下一代智能座舱信息的娱乐系统,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其次,在本土研发方面,现代汽车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位于烟台的现代汽车研发中心、位于北京的北京现代技术中心、和位于上海的中国前瞻数字研发中心。
  

  
烟台现代汽车研发中心将持续推进面向亚太地区的整车开发和设计,并进行整车的全流程设置实验。北京现代技术中心将持续地加强中国市场洞察,推进与优秀的本土供应商的合作,加速产品本土化。而上海的前瞻数字研发中心将聚焦自动驾驶、互联技术、电动化和共享出行四大板块。三大中心加强研发的协同,以中国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提升本土化研发的驱动力,将研发周期缩短30%,加快新产品的迭代,在现代汽车的全球体系中,由技术跟随转变为技术领先。在 EO 羿欧车型上,已经通过高通骁龙8295芯片的搭载和大语言模型等,初步实现了AI智能座舱。
  

  
为了实现上述两个板块的落地执行,合资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强化升级。在供应链体系创新、新产品研发、营销变革、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达成多项战略共识,全力推进北京现代向新能源时代的全面转型。比如刚上市的EO 羿欧采用的就是现代汽车EGMP全球沉淀平台,辅以本土化供应链的设计和研发。未来,北京现代的新车将采用基于现代汽车和北汽集团前沿技术的全新经济型平台和高端型平台,全面提升竞争力。
  

  
对于合资车企来说,海外出口占据先天的优势。现代汽车已经连续三年实现销量全球第三,北京现代将借此拓宽走出去的道路,做到全球出口量稳步上升。保持2025年出口8万辆的目标不变,并积极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实现更多车型的出口。比如加速推进胜达出口哈萨克斯坦项目,持续深化途胜、胜达中南美市场的布局。2026年计划冲刺出口12万辆,2027年冲刺16万辆,2028年至2030年逐步达到出口20万辆。
  
在终端服务层面,为了全体系实现新能源转型服务升级,北京现代将围绕电动车用户的需求,推出专享线上线下的服务保障,服务流程数字化,用户关心的充电、充电桩等方面也将推出尊享体验,确保用户无忧。而为了确保服务的升级,首先需要保持渠道的稳定,近几年,整个终端汽车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荡,包括BBA在内的豪华品牌,终端渠道也出现了近50%的减少,北京现代在这一大背景下,各投资人也受到了一些冲击。因此,北京现代将计划到2027年渠道增至380家以上,通过丰富的政策支援,利用新媒体和中高端产品的增长,为经销商伙伴的新能源同步转型保驾护航。
  

  
在李双双的发言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合资品牌在这几年销量下滑、舆论不利的严峻形势下,依然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教育、环保、震灾、文体等各个领域,已经累计投入资金超过数十亿元。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公共事业的投入,推动绿色和谐发展以及共筑社会责任链条。
  
那么,对于合资品牌,加强合资双方的合作,加强中国本土化研发,以及海外出口市场的拓展,似乎都是一样的思路一样的策略,那么,北京现代的这六大维度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独资研发是核心
体系共战确保有效落地
  
相比大部分合资品牌以合资研发或者部分独资研发不一样的是,烟台现代汽车研发中心是少见的由现代汽车独资建设的,上海前瞻数字研发中心也是全资法人公司,具备独立研发决策权。这一差别在战略高度上能够体现出现代汽车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以及技术主导权,能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其次,这两个中心在合资品牌中布局也是最早最完整的之一。烟台现代汽车研发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现代汽车海外最大、全球唯一面向新能源的综合研发中心,具备整车开发能力,涵盖造型设计、试验验证、法规认证等全流程。上海前瞻数字研发中心成立于2021年,是现代汽车海外首个前瞻数字研发中心,聚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动化、互联科技等未来核心领域。加上北京技术中心,三大中心形成“整车研发 + 前瞻技术 + 本地化适配”的全链条研发布局,在合资品牌中极为罕见。
  

  
可以看到,现代汽车是中国市场最早、最系统布局本土化研发的合资品牌之一,其独资建设、全链条能力、新能源+智能化聚焦,在合资品牌中处于明显领先地位。这不仅是其“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的核心支撑,也为其在电动化转型中争取了关键主动权。
  
驾值观
  
在已经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要走出差异化已经不能再是某一个或某一些功能的堆砌,而需要整个体系对品牌价值的精准设定。再完美的战略,如缺乏体系化支撑,终将沦为空谈。
  
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23年间,积累下来的好口碑就是品质好,没有毛病。拿我自己的真实案例来说,2010年ix35刚上市时就购买了一辆,一直驾驶到2022年,整整12年的用车过程中,去了川西、海南、成都等等地方,除了自己出了两次单车擦刮事故之外,就是常规保养,没有出过任何问题。因为对它的品质信赖,在2022年我又置换了一辆途胜L的混动版,在2023年我又增购了一辆东风日产的奇骏e-power后,两辆油混车型对比之下,途胜L的静谧性好很多,并且奇骏在质保期内已经更换电机一次,但是途胜L依然任何问题都没有,这又快4年了,这款车依然如新。
  

  
无论是燃油、还是混动,都能一如既往保证产品的品质,也让消费者对于它的新能源产品信心奠定了基础。随着“智启2030”的发布,计划不再喊口号,而是给出可量化KPI,打破合资“愿景宏大、落地迟缓”的魔咒。若目标兑现,北京现代将在2028年前后率先完成“整车+软件+出海”三元耦合,为所有合资品牌提供一条不靠单打、靠体系的翻身路径。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