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我们一直相对来讲都是比较克制、比较审慎地去推荐智能驾驶技术。我觉得企业有这个责任,不应该去过度营销、过度地去夸大,还是应该比较坦诚地跟用户讲这里面的功能边界,应该怎么样科学、正确地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在11月22日网易与地平线联合主办的“智驾时代·安全‘必修课’”智驾安全公开课上,地平线CEO余凯说道。

在当天活动上,余凯、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张齐,地平线副总裁吕鹏、交通普法节目《谭谈交通》主持人谭乔四人,针对目前智能辅助驾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行业痛点和应用误区等方面展开讨论,主要讨论问题可以简单归纳为:当下智能辅助驾驶与人的使用关系,以及智驾硬件是否决定智驾能力。
01
智能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如果我们错误地使用,其实会带来更多非常严重的事故。那其实在整个边界上来说,我们其实可以看到,辅助驾驶并不等于自动驾驶。”张齐表示,认知误区已成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最大隐患,比如,有些人可能开着车睡觉,有些人开着智驾躺到后排。

张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智能辅助驾驶进行技术突破,更需要用户对智能辅助驾驶有正确的认识。“既要对技术抱有充分的信心,同时我们要明确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张齐说道。
其指出,根据国际上对自动驾驶的分级(L0-L5),只有达到L3及以上级别,才能算真正的自动驾驶。而目前国内量产的、消费者能够买到的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的汽车,依然属于L2级别。相比L3级,L2与其最大的区别是还处于人机共驾阶段,人是驾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张齐指出,智能辅助驾驶的核心是防御性驾驶,预判风险比紧急避险更重要,HSD系统(地平线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通过低延时、类人思考、丝滑控车提升使用体验,同时以可视化交互让安全可感知。在人机系统的共同保障下,可以达到更加安全的状态。

余凯用“更智能的自动挡”来形容当下的智能辅助驾驶阶段,而不是替代人来驾驶。其表示,车从以前的手动挡进化到自动挡,用户无需再关注离合器和油门刹车的配合,只需要关注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而HSD就是更高级的自动挡,用户只需要将手搭在方向盘上,不用频繁踩刹车和油门,进一步解放了用户的手脚。不过,在紧急情况下,用户依然需要做好接管车辆的准备。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广泛普及,与智能辅助驾驶相关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对此,从行业内部到终端用户,均存在一定的争议。对此,余凯以人骑马类比人与智能辅助驾驶的关系。余凯认为,马会自动驾驶,会自己绕行避障,但是如果马行差踏错,骑手也要勒一勒缰绳,令其回到正轨。同样的,人和智能辅助驾驶应该各司其职,尽到自己的本分,才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我觉得本质上大家都有责任,用户也好,车企也好,还是我们这种核心技术的供应商也好,都是有责任的。我们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自己的本手。未来的趋势肯定是越来越走向无人驾驶,这一点我也是坚信的。”余凯说道。

在当前“智能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人是驾驶安全第一责任人”这一观点基础上,谭乔呼吁将智能辅助驾驶使用培训纳入驾校考核,让新手从一开始就建立正确认知。“把智能辅助驾驶考核引入驾校学习,以后拿驾照的这些年轻人基本上就是辅助驾驶的原住民了。”谭乔说道。目前,像小鹏、鸿蒙智行等打造高阶智驾的车型,都需要用户在智驾App上完成线上学习和考试,才能使用智能驾驶系统,但都局限于各个车企层面,还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
谭乔还指出,智能辅助驾驶的应用对于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有益的。10年前,我国一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2024年降到了6万多人。“虽然说这个数字依然很多,但是现在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谭乔认为,近几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我国交通道路状况变好;二、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三、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提升;四、引入高阶智能辅助驾驶,避免了一些本来不应当发生的交通事故。“今天辅助驾驶的核心价值,就是它可以日常兜底。”谭乔表示,智能辅助驾驶可作为新手的“AI老友”和安全补丁,兜底复杂场景、缓解疲劳。
02
硬件越强,智驾体验越好?
“现在有好多智驾的车,标参数反正就是写一些数字。这个数字对于用户来讲,它到底是不是这个真实的这种价值?那就是一个玄学了。”余凯说道。目前,关于智能驾驶,有这样一种声音认为,算力越强,传感器越多,智驾体验越丝滑。因此,也能看到不少车企开始了硬件比拼,并将搭载更大算力芯片、更多传感器作为重要宣传卖点。

对于这种观点,余凯有不同看法。“硬件能力决定了性能体验的上限,但软件好不好决定了这个上限能否真的兑现。”余凯说道。在其看来,未来智能辅助驾驶的算力会一直提高,但软件同步配套才能更好兑现算力上限。否则就是一种冗余浪费,给用户增加用车负担。
谭乔与余凯持同样的观点。其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比作一场演出,硬件能力是舞台,而软件能力就是导演的编排和演员的配合。“硬件是一个必要的基石。但是让这个车子真正有了一个驾驶的灵魂,那么它还是需要靠那个不断在学习、不断进步的大脑。”谭乔说道。
“科技的发展一直都是推动平权的。城区NOA过去都是30万以上的豪车配置。今年我们深蓝L06、星途ET5都是十几万的车。”余凯判断,现在像HSD这样的高阶智驾已经进入了大众市场,未来可能会成为所有车的标配。

作为地平线HSD全球首搭车型,星途ET5已全面启动预售,并将于2025年11月28日正式上市,开启大规模量产。目前,地平线HSD已获得国内外多达10家车企品牌、超20款车型的定点合作。未来3—5年,HSD计划达成千万量产目标。“我认为未来所有车,不光是10万的车,甚至10万以下的车,有8万、6万的车,其实都会是这样的一个标配。就像自动挡一样。”余凯说道。
余凯和谭乔均认为,当未来高阶智驾成为标配,自动驾驶可能就不会成为卖车的宣传点。“以后的车有没有可能卖得贵不是因为有自动驾驶,而是因为车可能给了你其他的情绪价值。现在是冰箱、彩电、大沙发,以后可能是卧室、厨房、洗手间。”谭乔说道。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