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随着智能化浪潮的到来,如今消费者选车不再只看设计、动力、配置,一辆车的智能座舱体验如何?辅助驾驶达到什么级别?成为了很多人会考虑的因素。

可要知道,在很多人看来,“智能”是电动车的专属标签,传统燃油车则因为车机反应慢、像老款电视机等等被贴上了“保守”“过时”的烙印。
不过,曾经的车企巨头们怎么可能坐以待毙。面对着市场格局的剧变,汽车行业正掀起一股“燃油车智能化”的风潮,诸多传统车企纷纷尝试为燃油车装上“智能大脑”,甚至还喊出了“油电同智”的口号。

具体来看,日产天籁大胆搭载了鸿蒙座舱,这台车不仅有HUAWEI SOUND音响,HUAWEI 车载智慧屏,还有华为最新的鸿蒙座舱Harmony Space 5,智能化得到大大增强。除了日产之外,一汽奥迪A5L乾崑智驾®版更是把高阶智驾带到了豪华燃油车上,打破“智能=电动”的行业定式……一场燃油车的智能化“逆袭”正悄然上演。
不过,很多人也开始思考,这场看似激进的自我革新,究竟是顺应时代的华丽蜕变,还是为求生存而催生的“怪胎”?

事实上,之前就有车企高管曾说过,燃油车不是智能化的好载体。这话其实说得也没错,一来是燃油车缺少一块大电池,传统燃油车的12V电气架构,设计初衷本来就是为了满足车灯、音响、空调等基础设备的用电需求。但智能系统功耗大,需要消耗更多的电量,这也就导致油车自然无法与具备大电池的混动车或电动车相比。
与此同时,智能辅助驾驶,尤其在紧急避障、高速跟车等场景下,对响应速度提出了毫秒级的要求,而电车只要踩下电门,电机便能瞬间输出最大扭矩,指令与执行几乎同步。反观油车,动力请求需要经过发动机、变速箱等一系列复杂的机械动作,这就会带来延迟。在关键时刻,这“慢半拍”的特性,很可能就是决定事故是否发生的重点。

所以,在不少人看来,把“智能”硬塞进油车,就好像装了个大平板,是不能像电车那样完美融合的。可若因此便断言燃油车与高阶智能无缘,或许为时过早。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以及迫在眉睫的转型,传统车企与顶级供应商也在做精准的技术攻坚。比如针对供电瓶颈、动力响应慢,奥迪就做了十足的准备,VMM架构保留了卓越驾控质感,再通过车辆搭载的E³1.2电子电气架构,以千兆传输速度传递至动态执行层(底盘、发动机、制动等),从而实现对全车功能精准控制。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燃油车的高阶智驾目前依然存在可见的“天花板”,不过对油车智能化这一现象,它其实也更像是一个特定过渡时期的必然产物。而这场“油电同智”的竞赛,相信最终也将促使技术更加普惠,消费者得到便利。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油车智能化是市场变革发展的必然。而这对于消费者来讲,也多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如果你追求极致的智能体验,特别是对城市领航辅助驾驶有刚需,那么原生智能的纯电车型仍是更优解。但倘若你仍有里程焦虑或偏好燃油车的驾驶质感,同时又希望获得媲美电动车的高速智驾、智能座舱等核心体验,那么这些经过智能化深度改造的燃油车,无疑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折中方案,你觉得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