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是时候亮出真本事了。
冯兴亚和曾毓群,混在一起了。
广汽集团和宁德时代,这次野心不小。可这也只是开胃菜。
在广州车展前夕,这次同一镜头下的直播,引发人们和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这背后是面对行业转型的汹涌浪潮,广汽集团不得不“破釜沉舟”,开启一场关乎未来的全面突围。
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公开表态:“每天都要进步,每天都要创新。广汽集团确实进入了‘战时状态’。”
类似表态已不是首次,足见广汽集团在行业变革深水区中迫切转型的决心。

然而,从业绩来看,转型阵痛也显而易见,销量下滑、利润亏损,无不凸显广汽集团的现实处境。
所以,这家务实的岭南国有上市车企集团,展示出非常强烈的求生欲。而这一次,某种程度上讲广汽集团也占据了先机。
在11月21日广州车展现场,广汽集团对外界展示“番禺行动”的阶段性成果,涵盖技术、产品、生态、服务。
尤其是现场冯兴亚宣布的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近期已正式建成并投产、2026年开始装车,让该集团成为主场作战的焦点。
11月24日,或受此利好消息,广汽集团A股开盘直接拉板10%涨停;广汽集团港股午盘股价飚涨13.29%,报收3.58港元/股。
01
根据广汽集团最新公告,其10月销量为17.07万辆,同比下降8.1%,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135.44万辆,同比下降10.94%,降幅收窄。
不过,受销量掣肘,广汽集团经营业绩还是暂时陷入困境。
今年第三季度,广汽集团营业收入为241.06亿元,同比减少14.62%,归母净利润亏损17.74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合并营业总收入达669.29亿元,同比下滑10.45%;归母净利润则亏损达43.12亿元。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三季报」
好在业绩亏损的背后,广汽集团拥有325亿元的现金储备与45.3%的资产负债率,这在行业中处于较为优秀的水平,更为其战略转型提供了财务上的底气。
《汽车K线》认为,广汽集团也很有可能将全面触底反弹。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尽管广汽前三季度整体业绩低于预期,但考虑公司合资逐步触底,集团改革加速,与华为合作车型计划在2026年发布,有望为广汽带来销量、业绩双增量。
02
更何况,在整体下滑的表象下,隐藏着诸多积极因素。
今年以来,广汽集团销量整体呈现震荡回暖的态势。受此影响,广汽集团年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幅度不断收缩。
不仅如此,广汽集团旗下广汽丰田、传祺品牌销量均实现正增长。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产销快报」
其中,广汽丰田今年前10个月销量达61.37万辆,同比增长4.39%,仍是广汽集团的销量支柱。
1-10月累计销量为26.91万辆的广汽传祺,虽然累计同比仍为负增长,但其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销量正增长。
此外,广汽集团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7万辆,同比增长4.95%。
更令人鼓舞的是,广汽集团海外市场势头强劲。10月全集团出口汽车1.55万辆,同比增长69.2%,1-10月广汽自主品牌出口量同比增长36%。
这些数字,印证了广汽国际化战略见效,也为其扭转态势增加砝码。
03
在当前中国汽车加速出海、寻找新增量的大趋势下,广汽集团将海外市场视为破局关键。

冯兴亚曾强调,将举全集团之力开拓国际市场,力争打造多个5万~10万辆级核心市场及全球明星车型。
这意味着,广汽集团正从过去零散的贸易模式,转向深度本地化运营的全球化战略。
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已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5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
这张日益密集的网,是其实现本地化生产和快速市场响应的坚实基础。
目前,广汽集团在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攻势迅猛。10月在马来西亚推出第二款本地组装车型影酷,深化本土布局;同时,借力“第十三届菲律宾电动汽车峰会”,广汽埃安V、昊铂HT、埃安UT也宣布正式登陆菲律宾。

在欧洲等重点市场,广汽集团第三季度已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国,并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两款全球战略车型AION V和AION UT。
根据规划,广汽集团将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届时,广汽集团将在全球汽车工业腹地,与国际顶级品牌展开正面竞争。
04
除了海外市场不甘落后,广汽集团还正通过构建优质“朋友圈”,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11月7日,广汽集团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远不止于单一技术采购,而是一次深度的能力互补。

广汽集团在整车制造、平台架构及三电领域的硬核实力,将与华为在电力电子、数字化与智能化方面的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直接瞄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充电和整车体验痛点。
目前,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已结出硕果。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已完成首车设计定型,将于2026年中推向市场。
这标志着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已从技术层面,跃升至联合定义与创造全新品牌的高度,共同冲击高端市场。
不仅如此,广汽集团的生态思维更体现在跨界的广度上。它联合京东集团与宁德时代,于11月9日推出了埃安UT super。

这种跨界合作通过整合广汽智造、京东供应链与数字化生态资源,以及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技术的举措,不仅是推出一款新车,更是一次对传统汽车消费模式的协同革新。
冯兴亚坚信,这三者结合正是未来出行的新答案。
05
在构建“朋友圈”的基础上,广汽集团正以更具魄力的姿态,全面切入换电赛道。
11月10日,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为期十年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其深度与广度远超寻常。

当冯兴亚与曾毓群同乘一车时,背后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广汽集团已成为首个全面融入宁德时代换电生态的大型国有汽车集团。
通过绑定行业最强的电池供应商,广汽集团不仅能快速为旗下乘用车品牌(尤其是亟待突破的埃安)注入强大的竞争力,更借此掌握了换电赛道的主导权之一。
具体而言,双方将在智能底盘、换电研发上协同创新,并深度开展电池租赁、联合建站等商业模式探索。
这一布局,不仅为如祺出行提供了破解当前运营效率与成本痛点的“金钥匙”,更与如祺出行坚定投入的Robotaxi战略形成了完美的战略协同。

一个高效、自动化的换电网络,正是未来无人驾驶车队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营、解决能源补给刚需的最优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因此,通过布局换电,广汽集团同时撬动了提升当前产品竞争力与奠基未来自动驾驶商业化之路的双重目标。
06
在电动化竞争日趋同质化的当下,广汽集团已悄然形成“技术-产业-资本”的闭环。
围绕“星灵AI全景图”,广汽集团深度布局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场景。这都需要强大的电池供应能力。

这并非零散的技术尝试,而是一张相互关联、彼此赋能的“全景图”,其目标是构建一个超越汽车本身的全场景智行新生态。
此外,广汽集团还拥有卓越的“科技资本化”能力。
11月6日,其生态链上的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大明电子三家企业同日登陆港交所与上交所,成为广汽集团AI与智能网联战略成果的集中爆发。
一个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是,今年以来,广汽集团布局的科技企业中已累计有10家成功完成IPO。

这不仅带来了前沿技术协同,更通过资本增值反哺创新循环,铸就了面向未来的生态护城河。
Views of AutosKline:
凛冬之中,广汽集团正以“战时状态”的紧迫感开启突围之路。通过构建覆盖技术、出海、合作与能源的立体网络,这家岭南车企展现出破釜沉舟的决心与谋胜之智。
从与华为、宁德时代等巨头的深度绑定合作,到海外市场的体系化进攻;从换电赛道、固态电池的战略卡位,到“技术-产业-资本”闭环,广汽集团正在将自己重新定义为未来移动生活的构建者。
尽管转型伴随阵痛,但其深厚的体系能力与前瞻布局,已为其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窗口。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