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11月19日到24日,地平线在广州举办了Drive on Horizon·HSD量产先锋品鉴会。现场有首搭地平线HSD系统以及征程6P芯片的星途ET5,还有搭载征程6芯片的深蓝L06可供大家进行辅助驾驶体验。

那么,主打软硬一体的地平线HSD如今已经进化到什么水平了呢?能媲美特斯拉FSD吗?
征服广州地狱路况
众所周知,广州的道路环境以复杂以及混乱著称。不仅狭窄的小路非常多,而且这些路段还经常有路人以及二轮电动车混行,对于人类驾驶员而言,在这样的路段行驶,已经是一种十足的考验,而放到智驾系统上,这样的路况对于系统决策而言,更是犹如“地狱”一般的难度。
但是在我们的实测过程中,搭载HSD的星途ET5却展现出了极具经验的“防御性”驾驶习惯,给我们这些老司机都上了一课。

首先,在直角路口、S型窄路以及T字路口这些会出现大量视角盲区的路段下,HSD并没有盲目的直接通过,而是非常拟人的先主动进行减速,在确认周围没有乱窜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后,HSD才丝滑的通过。这种先观察再通行的逻辑,与注重安全的人类老司机操作完全一致。
而在面对“鬼探头”乃至极限加塞这种突发场景,HSD系统低时延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在前车加塞变道的瞬间,HSD就已经将车速控制了下来,和前车保持在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让速不让道”的老司机逻辑也是深受我们的好评。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HSD在复杂动态场景下的丝滑表现。在错位路口以及“车流峡谷”等复杂路况下,许多车企的智驾往往会出现方向盘抖动或者犹豫不决的情况。但HSD面对复杂的博弈绕行时,方向盘稳定无抖动,车辆的行驶轨迹行云流水,完全没有“画龙”或者顿挫感。
HSD的“智能涌现”
地平线HSD之所以敢在路况复杂的广州街头进行测试,其底气还是在于其底层技术架构的跨越。和传统智驾方案不同,HSD基于真正的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实现了“从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超低延时。简单来说,激光雷达以及摄像头捕捉到的光信号在很短的时间直接输出为车辆的行驶轨迹,中间没有冗余的后处理环节,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辅助驾驶的安全,效率以及舒适性。

但仅有端到端还不够,地平线还给HSD引入了强化学习的机制,通过该机制,HSD可以进行自我探索以及交互,并且得到了类人的“快思考”以及“慢思考”的能力。在面对常规路况时,“快思考”可以使得它像老司机一样凭直觉开车;而面对复杂路况时,“慢思考”则使得它可以解决没见过的路况以及难题。

优秀的算法当然也要配合顶级的芯片。在地平线征程6P芯片560TOPS算力的加持下,HSD的所有思考以及决策得以充分发挥,为整个模型的高效部署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座。端到端算法以及软硬自研的技术路线也使得HSD实现了堪比DeepSeek一般的“智能涌现”。
让高阶智驾从“尝鲜”走向“普惠”
让智驾丝滑好用仅仅只是地平线宏大愿景的第一步。为了让智驾从“尝鲜”走向“普惠”,地平线还推出了极具创新性的“Horizon Cell弹夹系统”。
这是一套模块化的硬件设计,让车企可以像升级个人电脑硬件一样升级车载算力平台。基于这一系统,地平线构建了HSD 300,HSD 600,HSD 1200的全系智驾解决方案,从最基本的高速自适应巡航到全场景L2+的智能驾驶辅助都能覆盖。无论是10万级的入门车型还是30万级的旗舰车型,都能在地平线HSD上找到适合的最优解。

目前星途ET5、深蓝L06、风云T9L、iCAR V27等车型已经接连搭载地平线征程6系列与HSD系统亮相或上市,地平线HSD的量产阵营正在持续扩大 。在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的里程碑之上,地平线正在加速推动HSD系统实现下一个“千万量产”目标。

通过软硬结合的极致优化,地平线不仅打破了高阶智驾高昂的成本门槛,更用“体验不掉分”的硬实力,推动全民智驾时代加速到来,让“好用”的智驾真正成为普惠时代的技术标配。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