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2025广州车展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声量与合资品牌的转型焦虑形成鲜明对比。
当“合资节节败退、自主高歌猛进”成为行业常态时,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3000万信赖出众向新”为主题,携全新探岳L PHEV、全新揽巡双车全球首发,同步集结燃油与新能源主力车型,用覆盖燃油、混动、纯电的全动力矩阵,给出老牌合资企业的破局答案。

突破合资困境:油电合力稳住基本盘
作为国内首家产销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一汽-大众的破局逻辑清晰,即不放弃燃油车核心基盘,以混动车型填补新能源过渡市场,形成以燃油守住存量、混动拓展增量的双锚格局。
广州车展首发的全新揽巡,是它巩固燃油车优势的关键。
这款硬核大五座SUV延续德系性能基因,它搭载“2.0T机皇”第五代EA888发动机,匹配高效变速箱,百公里加速7秒,同时油耗降低6%,既保留消费者熟悉的德系操控,又解决燃油大车高油耗痛点。
更重要的是,新车还将配备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让燃油车具备主流智能配置,满足偏好燃油车却重视智能体验的用户需求。

全新探岳L PHEV则是对新能源市场的精准切入。
针对消费者“想用电省成本、怕长途有焦虑”的核心矛盾,新车搭载1.5T高效混动发动机与新一代高压电池组,既提升续航又降低油耗,完美适配消费者出行需求。
与其他车型“油改电”不同,探岳L PHEV基于最新一代MQB evo平台打造,延续德系空间布局与行驶质感,成为对抗自主品牌插混车型的重要战将。

此外,全新揽境、迈腾、全新一代速腾L等明星燃油车型集体亮相,彰显一汽-大众对燃油市场的持续投入。全球首款CMP平台概念车ID.AURA的重磅登场,亦展现其对纯电赛道的角逐之心。
这种“燃油不丢、混动补位、纯电蓄力”的全矩阵策略,让一汽-大众在合资品牌“左右摇摆”的转型期中,形成稳定竞争力。

坚守品牌调性:智能化不丢“德系内核”
在智电浪潮席卷之下,不少合资品牌陷入了盲目跟风的僵局。
它们急于追赶行业趋势,却缺乏清晰的转型规划与核心技术支撑,最终造出“四不像”的产品,既无技术沉淀的硬核优势,又在价格亲民度与产品更新速度上落于下风,难以打动追求高性价比与新鲜感的新一代消费者;更遗憾的是,这种被动跟风还让它们弄丢了深耕多年的品牌调性,曾经让用户倾心的核心亮点逐渐淡化。
而一汽-大众的转型始终围绕“保留德系调性”展开,智能驾驶辅助更是以“可靠、实用、契合用户习惯”为核心,避免“为智能而智能”。

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是其中一个典型体现。
不同于部分品牌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阶智能”,一汽-大众联合卓驭科技打造的这套系统,采用“卓驭惯导双目TM立体视觉系统+端到端算法”架构,无需高精地图即可覆盖95%城市路况与100%高速场景,实现精准上下匝道、弯道通行等实用功能。
此前,一汽-大众4款主力燃油车完成了全球首次燃油车高速NOA 24小时耐力挑战,以1860公里人机共驾零故障,进一步诠释德系核心特质。

3000万新起点:坚守长期主义战略
此次广州车展亮相,恰逢一汽-大众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这是一汽-大众为中国汽车史书写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根据“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到2029年,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推出17款全新产品,其中14款为新能源车型,覆盖A级至B+级市场,这意味着它将在保留油车优势的同时,加速新能源布局,形成“油电长期共存”格局。
对一汽-大众而言,突破创新从不是割裂过往、盲目求变,而是在传承中稳步前进。它以3000万用户的长期信赖为根基,牢牢守住老牌合资企业的品质底色与德系品牌的核心价值,主动适配中国车市的消费变化,坦然拥抱智能化、电动化的行业浪潮。这种既不固步自封、也不冒进盲从的稳健节奏,或许正是一汽-大众历经三十余年风雨洗礼,始终能稳居市场头部、屹立不倒的核心密码。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