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文 字 | 陈飞翔
设 计 | 小宇宙
监 制 | 陈梓萱
事在人为的背后是命由天定,时代大幕拉开,无论是继续前进,还是淘汰出局,其实都非一件意外之事。
我们也不总是在唏嘘人来人往,只是依旧会对曾经的人、曾经的事稍存些留念与不解。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价格战,还是淘汰赛,其实早已开始。
这场汽车行业百年之未有的变局中,我们可以得见,扎实、踏实、务实的车企更容易存活下去,核心技术成为车企们长久发展的真正依托。
威马汽车进入到2023年,历经沉浮,却依旧难以自救。
▌借壳上市失败,收购已成定局?
今年一月中旬,威马汽车官方宣布,Apollo智慧出行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860)与威马集团达成有条件买卖协议,并建议配售股份款项总额将约为39.18亿港元,建议临时融资约人民币7.2亿元。
同时,威马持有股东承诺常备融资15亿港元。
稍早时分,Apollo出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威马控股有限公司订立收购协议,拟以20.2亿美元(约158亿港元)收购威马控股旗下WM MOTOR(威马汽车),将以每股0.55港元配发288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
值得一提的是,同天,威马汽车创始人、CEO沈晖在微博分享了一个来自于电影《芙蓉镇》的片段,“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这句台词在8秒的视频里重复了两遍。威马想要“活下去”,这也成为了威马汽车当前最大的任务,借壳上市成为了其中难得可以存活下去的办法。
先生存,再发展,但是显然威马汽车难以自救。
反向收购上市是当下威马汽车的无奈之举,也是不得不要做的事,毕竟活下去才有机会继续走下去。
但是显然世事并不会经常如人所愿,威马汽车也并没有能够把握生存下去的机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威马的求生之路更显艰难。
2023年9月10日,威马汽车通过官方微博表示,经过深思熟虑,威马汽车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借壳上市)进程,这也意味着威马汽车前后三次冲击IPO都以失败告终。
在隔日的11号,开心汽车宣布已经和WM Motor Holdings Limited(威马汽车)签署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计划增发一定数量的新股并购其股东持有的100%股权。
威马汽车再次改转航向,再一次踏上了求生之路。开心汽车成立于2015年,是人人网旗下的子公司,主营业务更加偏向于豪华二手车的经营,但是也从未遮掩过自己想要进军整车市场的野心。
2021年8月,开心汽车成立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今年8月,开心汽车在完成了并购无锡茂林斯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公司之后,紧接着就宣布收购威马汽车的计划。
开心汽车期望通过收购威马汽车来完成造车“抄近道”,而威马汽车将再次有机会实现美国资本市场上市来完成自我救赎。
想法有多好,现实就有多残酷。当我们被一群口若悬河的人长久包围,你自然就失去负重前行、实操落地的机遇和能力。
▌威马汽车完成自救之前,如何自处?
2023年已然接近尾声,此事目前仍无消息。而等在威马汽车面前是用户的投诉,是无法挽回的信任危机。因为等待总是痛苦的,人们等待的底线却不尽相同。
其实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汽车企业的发展如何并不是他们日常关心的重点,但是一旦车企进入困难阶段,各种问题的爆发会让车主更显措手不及。
无论是售后保障,还是日常维修,并非一家即将倒闭车企可以保障的。
大厦将倾。
曾经的豪门盛宴,如今只剩散场。用户对于威马汽车的投诉早已屡见不鲜,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谁又会信任威马汽车开出的空头支票呢?
事实上,我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在汽车退市之后,厂家仍要确保10年的零部件供应,车企在破产退市之前有义务对已售车辆的后续维保工作进行妥善处理。
但是,当大难临头面前,车企已经自身难保,又如何还有精力去保障车主的后续利益。
不过威马汽车或许是其中的特例,因为威马汽车还尚存着些许求生意志,所以对车主权益还是会有所回应,就比如,威马汽车最新的一条微博发布于10月18日,回应了此前发生的车机系统的“宕机”问题。
威马汽车表示,“目前公司核心岗位运营正常。国庆之后,车机内的部分app确实出现了使用异常情况,公司成立了应急小组,在发现情况的48小时内解决了相关问题,恢复了正常使用。后续如有类似情况,请用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
此后,客服电话能否打通也成为了潘多拉的魔盒,10万余名的威马车主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而车主们只能原地等待威马给出的敷衍的答案。
如今威马汽车落到如此境地,让人感叹一句:“时也,命也”似乎也并不过分。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带着造车新势力中最懂车的光环诞生于上海。上海,是威马汽车梦开始的地方,也是终结之地。曾经的的风光无量再难见到。
沈晖作为创始人,告别吉利与沃尔沃之后,带着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期许成立威马,那时那刻也不曾料到如今这般境地吧。据传闻,沈晖已经人在境外,不再回还。
同样是10月18日消息,目前处于破产重整过程中的威马汽车仅剩800余名员工,且已停发工资超4月。而沈晖本人号称近期工作重心以海外事项为主,否认了公司创始人跑路海外的情况。
威马汽车公司总部,如今早已人去楼空,当年12轮融资的盛景不再,做智能电动汽车普及者的豪言壮语也早已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里。
▌尾 声
辉煌的背后快速衰败,问题从来都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研发投入,过于追求虚荣的表象。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汽车工业,这样的存在显然是不被允许的。
如今带着尊严散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尊严已经碎了一地。
威马汽车的未来,早已不是自救可以去解决的事,威马汽车的经历足以给予中国汽车行业一个充分的警醒,脚踏实地搞研发,一心一意做产品,时间和市场会给予你想要的答案。
更加令人唏嘘的是,也许这答案只是我们想到的答案,而并非他们的初衷。你不是我,我亦不是你。答案,交给时间,终会有正解。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