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汽车,正从改变世界的机器,变成分裂世界的玩意。
1970年代初期。在本田、丰田、日产等日系车抢占了美国超过65%的市场时,中国的汽车人终于承认流水线是比手工作坊更先进的生产方式,随即给全球范围内的整车制造商遍撒英雄帖,力邀他们带着技术来到东方热土淘金。
1990年代初期。在现代汽车靠着翻版的三菱Precis登陆美国,以质优价廉的小型车尝试换取美元外汇时,大众、吉普、福特、大发、三菱等相继在中国建立生产工厂。专属于庙堂身份象征的汽车,开始涌上众生江湖的大道。
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自此之后,全球范围内尚有能力的整车品牌,争先恐后的进入中国,连一直犹豫不决的丰田、日产都做出了选择。汽车进入普通家庭,从纸面文件变成了交通拥堵。
2025年4月底。开了20年燃油车的群众,大面积重置了发动机、地盘、变速箱的旧系统,把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电动车与混合动力当成了必选的新宠。这也让大众、奔驰、宝马、丰田、本田、日产等主流的合资品牌,都在上海车展上更新了口号:
在中国,为中国。
经过过去4年的缠斗后,跨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摆出了新姿势。宝马在中国的新车型中嵌入华为的鸿蒙生态;奥迪的燃油车与电动车搭载华为的智能化驾驶系统;大众智能化供应商的名单进一步拉长,ID.ERA成为首款增程式概念SUV;广汽丰田吸纳了埃安的产品,推出了铂智3X;东风日产借助于中方的技术推出了N7,马自达也靠着深蓝继续留了下来。
基于全球轻型车年销9000万辆的规模计算,中国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相当于欧洲和美国新车销量的总和。面对这样的状况,跨国汽车制造商不再纠结全球标准,而是选择了中国特色的现实,向中国买家的喜好举白旗。
和40多年前一样,中国汽车市场再次独立于全球市场。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0多人的小团队,在上海四叶草的展馆里转悠了3天后,还是陷入了混沌中。中国的自主品牌以及跨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赛道上,把创新带到了同一条道上:车内都是或大或小的LED屏、相似的浅内饰、相近的三电系统、相同的驾驶辅助供应商:
大同世界现在汽车世界里实现了。
大众、日产、本田的外方高管们认为,他们接近于找准了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但这些产品也仅仅是为了满足潜在客户的需求。他们自己在选择新车时,绝对不会购买这样的产品。本田的技术人员直言,这些新车完全没有个性。
燃油车进入家庭50年,成为这种区别的分界线。超过50年的市场,电动车的渗透率普遍偏低,美国低于10%、德国和韩国低于15%、日本维持在2%。低于50年的市场,电动车的接受度更高。占据全球近7成新能源份额的中国,电动车的最大消费区间转移到了15万元以下的价格段,老头乐更是焕发了第二春。
日本汽车行业的写手们把这种差距带来的疑问,抛给了日本韭菜们。既然售价200万日元的bZ3和240万日元的N7,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还便宜,要是以相同的价格在日本进行销售,一定会成为热门车型,但丰田和日产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是两大汽车制造商的财务不会算账吗?
其实,车内的大屏对此做了一个注脚。在日本要使用这种液晶屏,整车制造商必须确保它的耐久性和整车的寿命一样长,这会大大的增加费用。不是丰田等日系车厂家不想在日本销售,而是承担不起由此带来的成本。
在中国专家的带领下,消费者更愿意把汽车当作快消品。在3-4年就会更换新车的消费节奏下,液晶屏是不是能使用10年或者15年已经不再重要。只要不追求产品的耐久性和质量,即便再大的液晶屏也不会很贵。对汽车理解的不同,产生了这样的差异。这反映了车辆的各个方面:
如果想要制造一款价格和中国车一样便宜、并且能让日本消费者满意的车型,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
1. 特斯拉放话智能辅助驾驶。这家造车新势力将继续坚持纯视觉处理方案,并且说了一句包含多层意思的话:先进的技术无需依赖昂贵且繁杂的传感器。
在现有的技术层面,智能辅助驾驶主要有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融合感知两种方案。前者以特斯拉为主,后者是国内厂家普遍采用的方式。利弊也是王婆卖瓜。论声量,余大嘴的肯定要比陶琳高。
特斯拉一直强调其纯视觉方案,有软件和硬件的保证,这是大多数国内厂家所无法做到的,也无法进行复制。
与国内大多数厂家选择免费不同,特斯拉的FSD需要消费者额外支付6.4万元。现在,不确定特斯拉的价格会不会进行调整。所以,有人调侃说:先进的技术需要昂贵的价格。
2.极氪进行人士调整。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分管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直接管理品牌营销中心、用户增长中心、用户交付中心;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金文直接管理用户服务中心、用户网络中心、用户数字化、运营与流程,协助林杰管理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向林杰汇报。
这是继智能驾驶及电池领域后的又一次人事变动。
3. 通用中国继续盈利。继续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后,今年第一季度延续了这一势头。通用在中国已经布局了纯电、插混、增程三大新能源技术路线,今年上市的每一款车型至少会配备一种新能源的搭配。
具体而言,上汽通用别克的子品牌至境,会搭载逍遥融合架构,在未来12个月内推出6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在智能化方面,别克和凯迪拉克品牌与Momenta合作开发L2级辅助驾驶系统。
通过采用一口价模式,上汽通用正在改变被动的局面。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