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吉利发布《台州宣言》、上汽组建“大乘用板块”、广汽重整研发体系,奇瑞完成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四大事业部(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风云事业部、QQ事业部),东风汽车宣布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旗下包含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三个品牌,还有蔚来公司把蔚来、乐道和萤火虫等子品牌整合进主品牌体系……
时间段基本覆盖从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其中,《台州宣言》发布于2024年9月;上汽集团“大乘用车板块”完成于2025年2月份;广汽集团研发体系重组,启动于2024年11月提出“番禺行动”,2025年4月拆分研究院,计划7月完成整合;奇瑞汽车组织架构调整在2025年7月,东风汽车成立奕派科技公司在2025年6月26日;蔚来品牌整合动时间在2025年5月。
以上这些车企的动作并非孤例,且基本集中在一个大致相同的时间段,这说明了一个事实,当汽车行业转型进入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快车道,资源重组正在成为主流叙事。至于说为什么大家同时启动资源整合的动作,那是因为传统燃油车市场增长停滞,新能源赛道竞争白热化,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2025年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4.3%,市场淘汰赛加速行业集中。
整合资源可以减少同质化竞争,集中资源以聚焦主力品牌,打造核心产品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各家整合的共通之处
我们观察以上各家车企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通过战略聚焦与整合,减少内部品牌之间的资源内耗。
具体来看,吉利发布《台州宣言》,把几何品牌并入吉利银河,然后是领克和极氪进行合并,然后又把极氪私有化,回归吉利主品牌,通过股权重组实现“一个吉利”架构,统一技术中台与供应链,强化对主流、中高端及豪华市场的全覆盖。
上汽集团的“大乘用车板块”,通过合并研发资源(如研发总院与零束科技的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统一规划智能驾驶等技术的研发方向,避免了在相似技术领域各自为政、重复研发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整体的研发成本。同时采用“大单品”开发模式,即平台化、规格化生产,扩大单品规模以摊薄成本。
蔚来汽车把乐道、萤火虫的研发部门并入蔚来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PD&D),共享蔚来NT3.0技术平台,生产环节共用蔚来成熟供应链体系,不仅减少重复研发投入,整合后零部件采购规模扩大,预计成本可降低15%-20%。还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广汽集团则是重组了研发体系,将广汽研究院拆分为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造型设计院3个独立研究院,并与产品本部共同构成全新的“一部三院”的大研发体系。
其重组逻辑是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为核心,推动从“技术导向”向“市场+技术双轮驱动”转型,此次重组是广汽集团“二次创业”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组织变革与流程优化,构建更具竞争力的自主研发体系。
东风汽车把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组整合在一起,成立了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整合集团“1+n”研发体系,基础技术由总院统一规划,细分市场适配由各品牌完成,避免重复投入。
以上,各家的具体细节和方向有差异,但底层逻辑相通的——都是为了应对竞争压力,减少内耗。
两家车企已经取得成果
从效果上来看,各家品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吉利汽车为例,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吉利汽车已陆续将几何品牌纳入吉利银河体系,并于今年2月完成极氪对领克的合并。在“一个吉利”战略下,吉利汽车的整合行动已初见成效。
7月1日,吉利汽车宣布,基于上半年的强劲销售表现,将原定全年销售目标从271万辆上调约11%,增至300万辆。具体来看,吉利汽车1-6月累计销量为140万辆,同比增长47%,年度销量目标达成率已达47%。其中,6月单月销量23.6万辆,同比增长42%,连续10个月销量破20万辆
上半年新能源(含吉利银河、领克、极氪)累计销量72.52万辆,同比增长126%,渗透率突破51%,其中吉利银河系列销量54.84万辆,同比增长232%,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上汽集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今年6月份,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22.4万辆,同比增长17.1%,1-6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3.5%,较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上半年上汽乘用车销售36.8万辆,同比增长9.8%,国内市场销量更是同比大涨54.7%;上汽大通销售10.7万辆,同比增长11.2%;上汽通用五菱销售75.3万辆,同比增长32.2%。
自主板块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新能源车业务的强势助攻,6月份上汽新能源车销售12.1万辆,同比增长29.2%。
两家企业通过2024年的“强整合+大单品”战略,解决了品牌分散、资源冗余的问题,2025年得以通过技术协同、规模效应和效率提升实现销量与竞争力的突破
其余品牌的调整基本都是在今年才开始进行的,目前仍处于资源磨合或战略落地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例如,部分品牌的新车型尚未上市,或技术协同尚未完全释放,因此短期内看不到成果也属正常。
未来,随着各家车企整合的深入以及有更多的车企加入到整合的队伍里,行业竞争将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竞争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升级为全产业链的综合实力竞争。整合也好,拆分也罢,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最终看的还是如何定位自己,知道自身长处和短板,才能完成有方向的突破。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跟风!
百姓评车
车企整合是行业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其核心是打造资源、技术、生态等方面的优势来构建全产业链竞争力。未来,只有具备“强整合能力+清晰战略”的企业,才能在“马拉松式”的竞争中持续领跑。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