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7 月 29 日,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迎来了历史性一刻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家由国务院批准、国资委直接监管的汽车央企,以 200 亿元注册资本、3087 亿元资产总额的体量,成为重庆首家一级央企总部,也是我国第三家央企汽车集团。从上海洋炮局到智能汽车新纪元,历经 163 年风雨的长安汽车,正以新央企之姿,在重庆这片汽车沃土上,开启从 “中国品牌” 到 “世界一流” 的跨越。
落子重庆:产业积淀与时代机遇的必然共振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总部锚定重庆,绝非偶然。这座拥有 39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工业重镇,早已为汽车产业埋下深厚根基。目前,重庆已形成 19 家整车企业、1200 家零部件企业的全产业链体系,2024 年汽车产量突破 254 万辆,其中新能源车达 95.32 万辆,同比增长 90.5%,增速领先全国近 60 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4%,对全市经济的拉动力从 0.5 个百分点升至 1.7 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零部件增加值等核心数据持续攀升,彰显出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的强劲势能。
作为扎根重庆的龙头企业,长安汽车与这座城市的汽车产业早已血脉相连。从 1958 年生产中国第一辆 “长江牌” 吉普车,到 1984 年量产首批小型汽车;从 2001 年开启 “六国十地” 全球研发布局,到 2016 年完成 2000 公里无人驾驶挑战,长安的每一次蜕变都与重庆的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当重庆从 “燃油车产量冠军” 向 “新能源汽车高地” 转型时,长安以 “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 三大计划为抓手,推动 “新汽车” 产销量连续八年创新高,成为城市产业转型的核心引擎。此次新央企总部落子,正是重庆产业积淀与长安发展势能的必然碰撞。
新央企使命:从 “中国智造” 到 “全球标杆” 的跃迁
挂牌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承载着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的表态勾勒出清晰蓝图:到 2030 年,整车产销力争达 500 万辆,新能源占比超 60%,海外销量占比超 30%,跻身全球汽车品牌 Top10。这一目标的背后,是新央企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领域的全面发力。
在技术创新层面,集团将聚焦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依托 “天枢智能架构”“智慧新蓝鲸” 等核心技术,构建全栈智能生态。全球首个全域 5G 数智 AI 柔性超级工厂的投产,更以 “60 秒下线一台新车” 的效率,重新定义汽车制造标准。在全球化布局上,长安已迈出坚实步伐:泰国罗勇工厂投产,成为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1271 辆新车从钦州港 “包船” 发往中东,刷新 “渝车出海” 单批纪录。未来,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五大区域市场的开拓,将推动中国汽车从 “产品输出” 转向 “技术 + 品牌 + 生态” 的系统性输出。
重庆机遇:产业链升级与全球话语权提升
新央企总部的落地,为重庆汽车产业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作为 “链主” 企业,长安的升级将吸引电驱系统、车规级芯片等高端零部件企业向重庆集聚,推动本地供应链从传统制造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同时,在长安牵头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 “创新联合体” 将加速突破关键技术,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
对重庆而言,这不仅是 “首家汽车一级央企总部” 的荣誉,更是城市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权重提升的关键。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物流优势,重庆正从 “汽车制造重镇” 向 “全球汽车产业枢纽” 蜕变。数据显示,重庆汽车已覆盖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在欧洲市场,赛力斯问界等品牌甚至超越 “BBA”,成为中国 “新汽车” 的代表。随着长安新央企资源的注入,重庆有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占据更核心位置,推动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标准” 升级。
从百年前的上海洋炮局到今日的新央企巨轮,长安汽车的发展史,正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追赶到领跑的缩影。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引领下,重庆与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 以技术创新为笔,以全球化为墨,在世界汽车产业的画卷上,书写属于中国的 “新汽车” 时代。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