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前两天,长安汽车正式完成了自己的“身份变革”——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至此,中国迎来了第100家央企。
几天时间过去了,很多车迷可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者不知道长安升格为央企,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么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们就来聊一下长安升格央企背后的那些关键信息。
长安必须要成为央企
在二十年前,长安还只是一家“小汽车公司”。这里的“小”,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规模小、车型小。在很多老车迷的深层次记忆中,长安就是一个造微面、造小车起家的车企。
但在二十多年来,长安的发展速率惊人。时至今日,长安自主车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三千万,并且在全球拥有117家子公司。
而且,长安也在燃油车(长安引力、长安凯程)、深蓝、阿维塔、长安启源这四大核心板块有着均衡的发展,并且市场反响都很不错。
基于这样的庞大发展体系,长安汽车想要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成为独立央企。毕竟对于一家车企而言,自身能够独立,那就意味着在决策、市场运营、重大投资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有利于自身发展。
长安也需要成为带头央企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主旋律,就是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发展。而在汽车行业的转型当中,大部分的传统车企也都在面临转型速度偏慢的问题。但有一说一,长安汽车的转型速度非常快。
基于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计划,长安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了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这三大品牌要么依托长安自身的SDA架构实现了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的升维,要么通过与华为、宁德时代这些头部厂商的合作,把电动化和智能化体验做到了与新势力持平的水准。
所以,在传统车企领域,长安汽车能起到电动化、智能化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行业发展的层面来看,中国长安汽车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三足鼎立,就是为了带动传统汽车企业的转型发展,助力整个行业共荣。
所以从这一层面来看,中国长安汽车挂牌独立央企,也是考虑到了整个行业与社会的效益。毕竟,一个特斯拉就能卷起新能源之风,而一家有技术、有规模的造车新央企,势必也会促进行业发展。
但是,你要说长安没有一点点私心吗?我看未必。
央企的资源,全力服务于造车
在此前,长安汽车是中国并且装备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那么此次央企分立之后,兵装集团将专注并且与特种设备的开发,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则一心一意扑在汽车行业当中。
对于中国长安汽车而言,独立央企这块金字招牌势必可以得到更丰富的资源。
举个例子,在此前,长安要想和马自达、福特进行合资,或者要进行重大项目的时候,必须要向兵装总部报批。
那么在如今,中国长安汽车要想成立新的合资公司,要想在海外建设基地,可以自行决策,这意味着企业领导层的决策效率会更高,而且可以放手实现更大力度的改革。
对于造车央企而言,在如今这个造车时代,不改革不行。对此,中国长安汽车甚至可以自主尝试股权改革,以股权激励刺激技术研发的进阶。而在此前,深蓝汽车也已经通过管理层持股的方式进行了成功尝试,未来向中国长安汽车旗下的各大品牌进行推广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成为独立央企后,中国长安汽车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自由度,而且助力自身成为传统汽车行业的改革桥头堡……这一系列的信息,都利好与长安发展。
为什么是中国长安汽车?
在国资造车阵营中,为何长安作为新央企?在传统观点中,一家新央企的成立,必然承载着国家的某一项战略,由中央进行扶持。
但在如今,即便贵为央企,也需要通过市场化的竞争自负盈亏。长安升级为独立央企,承载了汽车强国的愿景战略,而从近处来看,在这么多国资造车势力中,长安的优势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在企业经营层面,长安在今年上半年整体营收1469亿元、新车产销135.5万台。这个数据,放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有足够的说服力。而这,只是长安竞争力的表象罢了。真正核心,是在于长安懂技术、懂市场。
从品牌和产品矩阵来看,长安在新能源市场中,目前主要由三大主力板块构成。分别是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其中,长安启源主攻家用市场、深蓝主攻十五到三十万级年轻潮流市场,而阿维塔则突入了豪华市场与西方豪华品牌竞争。与此同时,长安还拥有从家轿到高端大尺寸SUV的精细化产品划分。
个性分明的品牌,从低到高的市场战略,让长安可以精准聚集所有细分市场。从市场化的眼光来看,长安显然能够深度洞悉市场需求。那么在洞悉市场需求的背后,长安也有良好的持续性表现。
在技术端,长安通过香格里拉计划,打造出了金钟罩电池、超级增程等核心技术成果。其中,长安自研金钟罩电池具有出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实现60万公里无衰减;而超级增程,则通过发动机技术、电驱技术的进化,让增程车真正变得高效。
来到智能化领域,长安也在始终围绕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和底盘等核心技术发力。在目前,天枢驾驶辅助系统、SDA架构等技术成果,在行业内均展现出了领先优势。
所以,基于这样的市场洞察力和技术实力,中国长安汽车真正有能力做好汽车强国战略的“驱动引擎”。所以,这家植根于重庆的造车央企,真正是把“央企金字招牌”给拼出来的。
结语:
未来,新央企会如何去做?
其实从直观地视角来看,中国长安汽车在成为新央企之后,在短期内并不会有太过于明显的变化。无论是技术战略还是市场战略,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长安“入编即躺平”,而是它前期所做的所有努力,都能应对未来的发展需求。
譬如在技术领域,中国长安汽车将继续坚持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计划所定下的路线。那么在未来,长安也将持续聚焦下一代电池(固态电池)、IGBT等产业,打造更高效更安全的新能源车体验。
而在智能化领域,长安也将持续布局端到端辅助驾驶技术、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并探索Robotaxi、Robobus、智慧物流等出行模式。基于这样的科技创新,我们对长安的未来发展很放心。
当然,在产品,中国长安也将加快创新的节奏。譬如长安计划在未来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同时发力海外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世界顶级汽车厂商硬碰硬。
所以,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长安肯定会越来越好。
评论 0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