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导语:当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席卷而至,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在智能电动赛道的竞逐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场决定未来格局的赛跑中,汽车行业的央企如何重塑创新基因,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在武汉发布“未来之翼”战略,以技术、产品、品牌、海外四大战略为支柱,展现出东风汽车的转型决心与路径思考。】
撰文|赟 立、编辑|禾 子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的新战略,不仅是东风体系内一次品牌资源的深度整合,更折射出传统汽车巨头面对产业变革的集体焦虑与突围渴望。在长安汽车正式挂牌、一汽红旗加速混改的背景下,东风奕派科技这个“造车国家队”正在以更为激进的姿态拥抱这场百年未有的产业革命,“牵手华为”的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央企新面孔已然问世。
“未来之翼”战略下的“央企新势力”
发布会以“奕起热爱,派生精彩”为主题,立志以“央企新势力”的崭新面貌打破既往的行业认知和市场格局。
东风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在发布会上描绘的“未来之翼”战略,是一套系统化的转型方案。该方案以四大支柱构建起未来发展的完整框架,像“技术之翼”聚焦的是底层创新,“品牌之翼”重塑的是市场认知,“产品之翼”强化的是市场攻势,“海外之翼”开拓的则是更广阔的增长空间。这种全方位、多维度、具象化的战略设计,展现出了奕派科技自诩“央企新势力”背后的广袤蓝图。
在技术布局方面,奕派科技方面称拥有全球首个160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自有),能将车身抗扭能力提升至传统结构的3倍;自研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量产,应用车型-30℃环境下仍能保持70%以上的续航达成率;超千伏高压架构可实现12C峰值快充,充电1秒就能增加2.5公里续航。
在华为智能解决方案的赋能下,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5也将应用于双方联合开发的高端智能产品系列,首款全尺寸SUV或于2026年完成上市。从合作模式来看,奕派科技与华为跳脱了传统的供应商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从产品开发到营销生态的全链条协同,这是“技术互补、生态共建”的造车新模式、新玩法的体现。
关于产品,到2028年,东风奕派科技产品矩阵计划扩大至20款产品,并承诺每款车型“每年进化、常用常新”。这种高频迭代的产品策略,直指智能电动车时代用户对“常用常新”的期待,也对企业研发体系和供应链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事实上,有了技术和产品的背书,品牌塑造对奕派科技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但在奕派科技看来,两者有先后,先有品牌定位,再有在此基础上研发而来的技术和产品,就像厂方说的那样,“东风奕派科技力争成为的是一家‘以用户为本、技术为基’的科技公司”。
从拥抱东风风神,到吸纳东风纳米,从牵手华为,到与宁德、腾讯等打造智慧生态圈,奕派科技的品牌画像在其营造的新汽车生态的映衬下自然有了答案。
此外,东风奕派科技还将通过资源整合、营销转型等手段加速开拓全球市场,到2027年东风奕派科技全球网点数量将达到2000家以上,海外车型也有望突破30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东风奕派科技的成立与战略发布,是东风汽车整体转型的关键落子。国家队的倾力转型已不算稀奇,奕派科技的品牌聚力算是重要标志,而这种集体转向的背后,是传统车企对生存危机的破釜沉舟。
从基本面上来看,东风汽车通过猛士、岚图、奕派科技三大品牌的差异化定位,构建起了覆盖豪华电动越野、中高端智能电动车以及主流家用市场的完整产品谱系。数据显示,2024年东风乘用车新能源销量达21.3万辆,同比增长82.4%,“普涨”的背后是东风乘用车子品牌的成功运营。
聚焦奕派科技,1-7月累计销量134592辆,全年累计同比增长32%,其中7月销量27923辆,同比增长70.9%。
央企转型的深层逻辑在于体制机制的突破,而奕派科技问世的意义在于打破传统国企部门的流程障碍和效率壁垒,实现快速决策和市场响应。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为此专门提出了“用户问题10分钟响应、1小时解决方案、1天满意闭环”的服务标准。从用户体验来看,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理念转变,或许比技术突破更具革命性意义。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临界点,市场竞争已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博弈,但智能电动汽车的新赛道尚未形成稳固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央企唯有打破路径依赖,在核心技术、用户运营、商业模式甚至是体制架构上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避免在产业重构过程中被边缘化。
差异化竞争与核心能力构建
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深度整合,吉利、长城等头部自主品牌已开启子品牌合并的“减法”战略,而东风却反其道而行,通过品牌细分做“加法”。这种差异化路径能否成功,还得看各品牌定位的清晰度与资源协同的有效性。
另外,华为赋能的“双刃剑”效应也值得深思。虽然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为奕派科技产品提供了领先的智能化体验,但同样的技术方案也应用于问界、极狐等品牌。当技术同质化趋势加剧,奕派科技又该如何构建独特的品牌辨识度?
事实上,市场重叠与内卷压力亦是奕派科技难以绕开的挑战。以奕派为例,eπ008所处的17-20万元价格区间,正是比亚迪宋PLUS、深蓝S7等热门车型的主战场;规划中的高端智能SUV则将直面问界M7、理想L6等强劲对手。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奕派需要找到精准的用户定位和具有品牌特色的价值主张。
此外,在逆全球化的今天要想实现“海外之翼”计划也并非易事,全球化是地缘政治、文化差异、品牌认知以及产品认可等多重元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尽管东风在伊朗、俄罗斯等市场有不错的经验,但在欧洲、东南亚等市场能否复制成功,同样需要观望和度势。
点评
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是一场马拉松。对于东风乘用车这样的“国家队”选手而言,真正的挑战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或产品创新,更在于能否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创新文化和组织能力。不可否认,奕派科技提出的“效率革命”和“用户中心”理念,正是深层次变革的开端。但在变革的路上,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对于奕派科技来说,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持续进化,加速驶向未来。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