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敢于挑战小米的人出现了——不是别人,正是雷军的好兄弟何小鹏。
小米SU7的出现,堪比一场席卷行业的流量风暴和市场现象。它凭借着小米生态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和雷军个人IP的巨大能量,迅速在20万元级纯电轿车市场树立了新的价格与价值标杆。任何同级同价位段产品在定价时,都需要考虑自己有没有魄力与能力比小米卖得更贵。
然而,小鹏汽车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8月27日,全新一代小鹏P7正式上市,起售价21.98万元,比小米SU7起售价高了近4000元;顶配车型30.18万元,比小米SU7 Max也贵了近2000元。
事实上,不仅在定价上“超越小米”需要勇气,造新P7本身更需要勇气。这是一款与前代产品在定位、设计等方面完全不同的新车型,它继承的更像是“P7”这块小鹏的招牌,而非产品本身。
告别犹豫,小鹏变“果断”了
对于全新小鹏P7的设计,有人说它酷,也有人难以接受。但无论如何,它的设计都具有强烈的未来感与个性,绝不普通。
打造这样一款看起来就与众不同的车,本身就需要勇气。在汽车设计日益趋同的当下,运动型轿跑始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它考验的不仅是工程技术实力,更是设计审美、品牌调性以及提供情绪价值的综合能力。
何小鹏在发布会上透露,新P7的设计是从上千版设计方案中选出来的,期间该设计还被多次否定,最终在设计师的坚持下才成为现实。正如他所说,小鹏以前是科技第一,现在是颜值第一。
从发布会的时间配比也能看出小鹏的变化:过去被小鹏视为重中之重的智能化部分,这次大概只用了不到20分钟来讲述,而有关设计、运动、操控的部分却超过了1个小时。
面对挑战,小鹏选择了更加果断的应对方式,而非保守与中庸。一个细节足以说明问题:新车全系标配20英寸轮毂,可选配21英寸轮毂。对比来看,小米SU7标配19英寸轮毂,特斯拉Model 3的中低配车型则标配18英寸。
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反参数”决策。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续航是影响车辆实用价值的重要指标,而更大的轮毂意味着更大的滚动阻力,会令续航缩短数十公里。要知道,曾经的小鹏P7是首款NEDC续航突破700公里的中国电动车。但如今小鹏却选择牺牲掉宣传上可能更“好听”的极限续航数字,去换取更具冲击力的视觉姿态和更扎实的操控基础。
这种转变的背景,要追溯到2022年小鹏G9上市之初的教训。当时,这款车因SKU(配置版本)过多遭到了外界广泛批评,将续航长短、智能化高中低三档、两驱四驱等多种配置排列组合出了6种配置,其中最低配车型甚至基本没有辅助驾驶功能。
这种产品逻辑的背后,体现出了彼时小鹏的迷茫与焦虑——只有不知道用户真正想要什么,害怕没有提供给用户想要的配置组合,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而今天的小鹏发生了根本改变。产品团队不再试图“面面俱到”,不再想要努力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是勇敢地为产品赋予了更清晰、更鲜明的性格。这种敢于取舍的魄力,正是其不再犯过往错误、品牌定位愈发清晰的明证,也是其自信的内在来源。
新P7的底气从何而来?
打造一款好产品,光有勇气和决心远远不够。打造一款比同级标杆更贵的产品,更需要坚实的产品价值作为支撑。
全新P7之所以敢于将价格锚定在小米SU7之上,核心原因在于其通过“全系Ultra”的产品策略,从根本上拉高了产品的价值基准线,拒绝为了拉低门槛而牺牲部分体验的“丐版”车型。
以全新P7的入门版车型——售价21.98万元的702长续航Ultra版为例,其标准配置堪称豪华。不仅标配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能力,更将通常在30万元以上级别车型中作为核心卖点或选装的双腔空气悬架与DCC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列为标配。在智能化层面,新车全系搭载由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驱动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功能也是标配。
这些高成本硬件的全面标配,构建了一个极高的产品力下限。虽然看似比小米SU7贵了4000元,但用户却多得到了800V平台、空气悬架、更大尺寸的轮毂以及更快的充电速度等实用配置。
从理论上讲,新P7若推出一款砍掉部分配置、将起售价降至20万元以内的版本,也并非无法实现,甚至还有望进一步促进销量。但小鹏坚持“不造丐版”,原因在于整体产品规划与品牌力的战略考量。
近年来,小鹏陆续推出的MONA M03和P7+等车型在10万至20万级主流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品牌销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鹏的产品均价与品牌形象也有所下滑。
因此,新P7的核心使命不再是最大化市场份额,而是向上突破,提升品牌形象、拉高平均售价和改善盈利能力。正是因为有了其他车型的成功“托底”,小鹏才有底气让全新P7去打一场品牌向上的价值之战。
从财务数据也能看出小鹏的底气所在。今年二季度,小鹏营收高达182.7亿元,单季交付量突破10万台,毛利率提升至17.3%,公司现金储备更是达到了充裕的475.7亿元。同时,其月度交付量已连续数月稳定在3万台以上,市场势头强劲。
这些数据证明,小鹏有能力、更有底气打这场品牌向上的仗,并且可以彻底放手一搏。
写在最后:
全新P7的定价、配置与产品本身,都是小鹏一次大胆而必要的尝试。
在小米SU7树立同级标杆后,新P7选择以更高起点入场,这既是对市场的挑战,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检验。小鹏告别了昔日的犹豫与迷茫,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果决姿态,重新定义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
在MONA M03、P7+、G6等“性价比杀手”热卖的今天,小鹏用全新P7“提醒”市场:那个曾经打造出中国首款续航超700公里、首个量产NGP辅助驾驶、首个搭载全场景语音助手的品牌,依旧具备向上突围的实力与决心。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