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日前,理想汽车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02亿元,同比下降4.5%,低于预估的324.7亿元。其中,同期汽车销售额289亿元,同比下降4.7%。根据计算,理想汽车本季度的汽车平均售价为26万元,同比下降7%。
此外,理想汽车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滑0.4%,基本持平;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滑2.3%。
倘若说二季度的业绩尚属“低迷”,那么理想汽车三季度那份黯淡悲观的指引便堪称“断崖式下滑”。
财报中,理想汽车给出的销量指引区间为9万-9.5万辆,同比减少37.8%-41.1%,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15.28万辆;收入预计为248亿-262亿元,同比下滑38.8%-42.1%。较去年同期的水平大幅下滑。
二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双降、三季度交付指引下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理想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过去几年,理想汽车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产品亮点精准占领家庭用户心智,同时依托增程技术切实化解补能焦虑,成为造车新势力中首个实现盈利的车企。然而,增程式路线和配置打法正在被更多车企快速复制,冰箱彩电大沙发也成为更多新车的标配,理想的家庭用户基本盘不断遭到稀释。
2025年二季度,零跑汽车共交付了134112辆,比理想多卖出了2.3万辆。在单月销量中,零跑也多次力压理想拿下新势力销冠。问界系列车型凭借智驾优势和华为的品牌背书正在瓜分理想L系列的销量,其中均价55万元的问界M9单月销量一度超过理想L7、L8、L9三车销量的总和。
汽车渠道专家安阳指出,预计明年各品牌将有十几款涵盖10万-40万元的增程产品上市,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L系列增程产品的销量上限已清晰可见。
种种迹象表明,理想的增程基本盘已经呈现出疲软状态。而这,也促使理想汽车将目光转向了纯电赛道。
理想汽车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理想的首款纯电车型MEGA月销稳定在3000辆以上。但三方平台的数据却显示,今年1-7月,理想MEGA共卖出了8621辆,平均月销量只有1231辆,并未达到官方所说的3000辆以上。
事实上,早在理想MEGA上市初期,新车就争议不断,饱受质疑,直接影响了该车的市场表现。如今理想MEGA的销量虽有起色,但仍然不达预期。
今年7月,理想的第二款纯电车型理想i8又陷入多方争议,新品不仅被指“高价低配”,其与乐道L90的“纠缠”也引发了网友热议。
要知道,乐道L90新车整车购买价格26.58万元起,采用BaaS租电方案购车则可下探至17.98万元。相比之下,理想i8的33.98万的售价还是高了不少。而这,或多或少会干扰消费者的心智。
有媒体报道称,理想的定价制约了其市场表现。就连蔚来董事长李斌都称:“若维持高价,无法参与竞争。”
在如今的车市中,配置和性价比才是决定新车型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这其中,零跑、小鹏、蔚来便是典型代表。
具体来看,零跑以“用中端价买高端配置”的策略,让其在下沉市场快速积累用户,帮助零跑实现在2025年上半年获得了22.17万辆的销量,同比大涨155.7%。小鹏则凭借“高性价比和强智能化”两个标签,在今年上半年销量达到了19.72万辆,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交付量。蔚来的乐道L90更是打出了极致性价比,上市后仅用时3天交付量就飙升至1976辆。
这三家车企的市场表现说明,高举高打只是门面,性价比走量才是细水长流。而早已习惯高回报的理想汽车,如今试图在纯电赛道复刻过往成功路径,再次抢占高端市场,享受高利润。然而,它忽略了一个关键前提:当下的车市环境,早已和L系列崛起时大不相同。
有舆论指出,对于如今的理想,高利润率已经变成了束缚其手脚的包袱,且这个包袱会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沉重。是否继续背着这个包袱,到了理想该做出抉择的时候了。
目前看来,三季度的营收销量双双大跌或许只是开始,理想真正的考验在于这场转型阵痛期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第二增长曲线”。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