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辅助驾驶系统的接受度,在近两年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一场惨烈的事故、一纸严苛的政策,冷水泼向了近两年有些过于火热的“智驾”行业。
从智能化、电动化席卷汽车行业的那一刻起,智能辅助驾驶就成为一把最锋利的匕首,刺向传统车企的最深处。这是被新势力标榜的技术高坡,是落实颠覆之名的有力凭证,更是在同质化竞争下彰显差异化优势的有效手段。
当“智驾”成为“辅助驾驶”,被降温的营销传导于终端,有人谈虎色变、有人诚惶诚恐,有人不屑一顾、也有人醍醐灌顶……
“智驾”的安全边界是一场事故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小C深耕汽车媒体行业多年,职业生涯几乎是与整个造车新势力时代同频共振,“智驾”对于他而言再熟悉不过。毫不夸张地说,市面上所有品牌的辅助驾驶系统他都试过,甚至有些在工程阶段就参与了体验。
俗话说,淹死的总是会水的。正是对于“智驾”的了解,小C在一次驾驶中放松了警惕,也遭遇了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
“当时在杨浦大桥上,我的车道比较畅通,左边堵车的车流里突然实线变过来一辆,距离确实很近,算是一种极限工况了,我自己也疏忽了,一下撞了上去,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
对于这次事故,小C始终没有归咎到“智驾”头上,毕竟那种情况就算是自己操作急刹也很有可能会撞上。但他自己也承认,因为信赖辅助驾驶系统,在整个驾驶过程中也放松了警惕。
退一万步讲,如果没有使用“智驾”,全程专心在开的话,也许能够提前发现左侧车辆的动作意图,提前减速避让。哪怕是刹不住,事故的严重程度也会小很多。
在这一次的事故后,小C内心对于“智驾”的安全边界显然收紧了很多。在之后的搭配辅助驾驶系统时,小C尽量保持精力高度集中。“现在在城区里我基本不太用了,用起来很累,与其说是车辅助我,不如说我辅助车,高速上用用还是没问题。”
在他看来,这场关于辅助驾驶系统的降温很有必要,在此之前,有不少人对于“智驾”的态度是盲目相信的。
因为体验到辅助驾驶带来的一些便利性,就觉得车机无所不能,甚至是在高速上玩手机、打游戏。“这是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负责任。”
对于行业态度,小C也有自己的看法,“其实目前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车企都把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放在城区辅助系统的提升上。我个人觉得对高快场景的安全性打磨也很有必要,因为在城区虽然路况复杂,交通参与者比较多,但车速也相对较慢,发生事故一般也是一些剐蹭事故,不会太严重。”
“但在高速和一些城市快速路上,如果发生事故那一定是气囊全炸,甚至让人无法承受的那种。”小C感慨道。
要不就信任车,要不就自己开
“小米那个事情以后,我爸明令禁止我用智驾,他觉得还是安全第一。”小李表示,“我爸老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但说实话我已经离不开了。”
两年前,在左挑右选后,小李成为了全县第一辆蔚来ET5T的车主。“因为换了工作单位,我从县里去乡镇有20公里,智驾真的很实用,我大概有60%以上的时间都在用智驾,肯定是超过了一半的。”
“别的品牌我不知道,但是蔚来真的救过我一次。有一次开车,我走了野(分神了),正好是开着智驾,AEB响应给我一脚刹住了,要不然估计真的要撞上去。”小李自豪地表示。
“今年换了单位,我更依赖智驾了,因为乡镇那条路很窄也很烂,晚上视线根本看不清,我觉得它能看得比我清,开得也比我好。其实有些事故就是你不够信任车,跟车抢方向盘,这是最糟糕了,要不就信任车,要不就自己开,往往事故都是在这中间。”
在遇到过一些紧急状况后,车辆的优异表现给了作为新手女司机的小李更多底气,“我也不是说完完全全交给车,还是会拿着方向盘,看着路,随时准备接管。”
小李不仅自己“真香”,更是化身蔚来辅助驾驶推荐官,开始给周围的同事好友安利,并盛情邀请他们在自己的车上试驾体验。“他们开始也很抵触,但开一段发现这个车可以这样、可以那样。做出一些超出想象的动作时,也开始慢慢路转粉。有的还问过多少钱,但被价格劝退了。”
从小李的陈述得知,在他们那个圈子,除了老一辈人还是过于谨慎之外,大部分年轻人对于智驾的接受度都在慢慢变高。
“小米那个说实话,晚上高速上行驶速度还是放得太快了,我肯定不敢。”小李回应道,“我有些朋友还觉得肯定是他们自己操作失误。”
不论是行业降温还是来自父母的明令禁止,小李依旧对“智驾”有着高度的信任,只要驾驶员和车机配合得当,智驾还是能够给到足够的便利性。
目前,小李只有一个诉求,“帮我问问,蔚来的换电站什么时候才能开到我们县,说好的县县通,今年还能完成吗?”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我是去年年底买的小鹏P7,但不是高配的,只有高速和快速路的智驾。”小张在老家经营了一家服装店,经常需要驱车800公里去杭州选品进货,小鹏的辅助驾驶系统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当时买的时候就是看中了‘智驾’,小鹏做得最早,也大概是这个价位里做得最好的。整体用下来我在高速上几乎没遇到什么要紧的情况,就是在隧道口有时候车会随意变道,可能他有他的逻辑。”
对于小米的那场事故,小张表示并不清楚前因后果,但是他觉得,“该用的人还是会用,不用的人你怎么说他也不会用。”
“我也跟身边的人吹过,他们都不信,也不敢,说什么不是自己的车,撞了怎么办。”在部分人的眼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一道“智驾”永远迈不过去的坎。
在保守派的眼中,体验好则万事大吉,但也不排除有可能一场事故是体验辅助驾驶的成本。
“我身边还有人不仅不相信智驾,也不相信电车,极端的人多得是,他宁愿用脚开800公里,加500块钱油也不肯试一下充电让车自己开。”小张无奈地表示,“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
与小张不同,小王作为连“智驾”都没有的特斯拉车主已经开始羡慕起国内的这些带智驾的新品牌了。
“今年8月份去了一趟内蒙,感受了一下朋友的问界M9的‘智驾’,太爽了。余承东说的遥遥领先真的没有骗人。问界的‘智驾’感觉还是蛮牛的。”
冷静下来一想,小王其实也释然了,“虽然体验感真的非常不错,但对我可能不太适用。我基本不需要开长途,AP辅助驾驶都很少用。”
对于小王而言,辅助驾驶系统基本上就是个锦上添花的存在,“有更好,没有也行。起码特斯拉是我开过电车里最轻松的。转弯,变道,加速,电门方向盘的反馈都很及时,让我感觉不费劲。”
“M9的那个朋友,开着‘智驾’在高速上玩手机、还化妆,我说了她好几次了,我总觉得这样不好。虽然功能真的非常厉害,但毕竟是电子的东西,手机电脑偶尔也会卡机,万一出事情就是大事情。”
小王表示,“越是表现太好,越是容易让人麻痹大意。”
有关部门泼下的冷水在小王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之前的宣传那么过头,有些人早就产生误区了,也养成了习惯,现在再来管控有什么用。都说不让说智驾,但现在谁会刻意去说辅助驾驶,不都是智驾智驾的?还可以少说两个字。”
心智的一旦建立,再想扭转看法就难了,无论是强烈抵触还是无条件信任。
“降温是你们行业里觉得降温,在普通用户眼中,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我估计只有自己正在遇到了,才会知道怕。”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