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仍如往常那样激烈。一方面是价格战没有停止。新能源乘用车新车降价车型的平均降幅高达12%,燃油车平均降幅达到8.9%。这主要是因为产能过剩、需求疲软以及新能源车技术迭代加速、成本持续下降带来的替代效应。
从产品层面来看,随着智驾的普及,核心技术的迭代还有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使得一众新老品牌竞争严重分化。这一点,从近期多家车企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数据就能一探究竟。除了少数头部车企还能保持盈利同比增长,其余都是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
同时,数据也显示,中国汽车出口业务呈现出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表现亮眼的特点。很多车企都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通过聚焦海外业务,实现销量高速发展和扩大盈利规模。
新能源出口,百舸争流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外销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在此背景下,多家车企海外市场表现创下新高。
根据奇瑞汽车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披露,今年一季度,奇瑞海外销量为25.55万辆,维持国产出口第一水平。同期,奇瑞海外市场收入为262.89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38.5%。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在海外有2958家经销商网点。招股书还提到,奇瑞汽车海外市场涵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主要区域,2024年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名。
据了解,瑞虎5x、瑞虎7是奇瑞在海外销量的重要支柱。特别是瑞虎5x,它在欧洲、南美、中东等地区成为A0级SUV细分市场出口冠军。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市场表现非常亮眼,销量和营收都实现了高速增长,上半年销量达到47万辆,营收同比增长超50%。在巴西,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4.7万辆,同比增长45%,蝉联当地新能源销冠。目前,比亚迪已进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吉利汽车正在加快海外市场的渗透。目前,在亚洲、拉美、中东及欧洲设立12家附属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了144家销售及服务网点,进入了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印尼、希腊等市场。
新势力品牌也没闲着。零跑汽车凭借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成立的“零跑国际”,实现了快速的海外渠道扩张和市场渗透。其业务已覆盖全球约3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建立了超过6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特别是在欧洲市场,网点数量已超过550家。与之相比,其他新势力车企的出海业务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比如,理想汽车将其2025年定义为“海外市场元年”,显示出其全球化布局刚刚正式启动。
从区域市场结构看,中国汽车出口高度集中于中南美洲(72万辆)、中东(63.1万辆)和欧洲(60.1万辆)三大市场,这三大区域是整体出口量的核心支柱。
本地建厂好处多多
中国新能源车企正积极通过海外投资建厂来实现本地化生产,这已成为它们全球化战略的核心环节。
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在马来西亚吉打州的Gurun工厂启动零跑C10车型的本地化组装项目。初始投资额为500万欧元,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启动生产;
长安汽车在泰国罗勇府投资约100亿泰铢(约20亿元人民币)自建新能源整车工厂。这是央企在海外投产的首个新能源整车工厂,于2025年5月16日正式投产,首款下线车型为深蓝S05右舵版。一期设计产能为10万台/年,二期将达到20万台/年。泰国工厂未来将生产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车型,产品覆盖东南亚及右舵车市场。
广汽集团在东南亚多地投资建厂。在印尼,广汽集团于2025年6月投产了其印尼雅加达智慧工厂。首期产能2万辆/年,并计划逐步扩展至5万辆/年。其首款量产车型为AIONV;在马来西亚,广汽则是采取了合资与CKD(完全散件组装)的模式。其与华丽山陈唱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的马来西亚CKD工厂位于吉隆坡Segambut,于6月竣工量产,首款车型为GS3影速。该工厂标准产能为3.44万辆/年。
奇瑞位于泰国及越南的合营企业生产基地正在规划中。其中,越南工厂由奇瑞与越南Geleximco集团合资建设,总投资额达8亿美元,规划年产能20万辆,将分三期建设;奇瑞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新建的智能汽车工业园总投资2.2亿令吉,初期年产能为10万辆,未来可扩展至30万辆;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在4月奠基。工厂一期规划年产能为1万辆,主要生产纯电动车(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投产。工厂采用CKD(全散件组装)模式,未来可能升级为IKD模式。
在全球其他重点市场,中国车企也在加快本地化步伐。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已建立两家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并设有多家KD工厂,分布在欧亚、东南亚、南美洲;今年下半年,长安汽车将启动欧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新能源KD项目。
2026年,还将有更多车企在南美洲、中东、欧洲等市场开启本土化业务。
本地化生产好处多多,既可以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实现区域内的高效流通和出口,又能更贴近消费者,同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百姓评车
奇瑞、比亚迪、长城、长安、广汽等中国头部车企在当地进行产能布局,标志着其出海模式已从初期的产品贸易出口,升级为深层次的“生态出海”和“本地化运营”。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更能深度融入当地市场,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