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的聚光灯首次打向B2馆的“CHANGAN”标识时,这个深耕欧洲市场24年的中国汽车品牌,正以新央企的全新身份,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答卷”——12年前,它是唯一站上IAA舞台的中国整车厂商。如今,它携深蓝、阿维塔双品牌矩阵,带着金钟罩固态电池、新蓝鲸电驱等硬核技术,更将深蓝S05这一全球化大单品正式推向欧洲市场,让“中国智造”的声量响彻慕尼黑。
新央企身份落地:以IAA为起点,书写全球新使命
此次车展对长安的特殊意义,始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这一新身份的加持。7月刚在重庆成立的新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汽车央企,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超3000亿元的体量,不仅为长安注入了整合全球资源的底气,更赋予其“建设汽车强国、竞逐世界一流”的新使命。
而慕尼黑车展,正是这份使命的“全球首秀场”。发布会上,长安汽车集团总经理赵非提及的“IN EUROPE FOR EUROPE”并非空谈:德国哈尔斯滕贝克的首家展厅已开门迎客,英国20家网点9月同步运营,年底前西班牙、意大利等10余个欧洲市场将全面覆盖;荷兰、英国的零部件中心联合Kühne+Nagel保障供应,与法国巴黎银行、安联救援的合作让金融与救援服务落地——从渠道到服务,从研发到供应链,长安正以“本地化”为锚点,把“新央企担当”写在欧洲大陆上。
慕尼黑车展开幕当天,深蓝S05的欧洲上市官宣。当屏幕上跳出这款斩获2025iF设计奖的紧凑型SUV核心参数——WLTP纯电续航约470km、3C超充15分钟完成30%-80%补能、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台下欧洲经销商的掌声与媒体的快门声交织,这不仅是一款新车的入场,更是新长安“产品出海+生态落地”双轮驱动的直观体现。
科技硬实力说话:从电池到车型,拆解“中国智造”密码
若说新身份是长安的“名片”,那么展台上的技术展品与上市新车,就是它打动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被围观的“金钟罩固态电池”,现场演示的-30℃低温充电场景让不少北欧媒体驻足:这项技术能让极寒环境下充电时间缩短30%,搭配电池热失控防护系统,直接击中欧洲消费者对冬季用车安全的核心需求——而这项技术,正搭载在新上市的深蓝S05上。旁边的新蓝鲸HE1.5NA混动发动机更颠覆认知,作为混动专用机型,它不仅实现44%热效率,还通过了欧洲最严苛的排放认证,为后续深蓝S05插混版本登陆欧洲埋下伏笔。
刚上市的深蓝S05,更是把“科技实用”刻进了细节里。座舱内,高通8155芯片让车机响应快过手机,50英寸AR-HUD能实时叠加路况指引,四音区AI语音交互可精准识别不同座位指令;空间上,2880mm越级轴距带来964mm二排腿部空间,159L前备箱+492L双层后备箱的组合,完美适配欧洲家庭的出行装载需求。更关键的是,它严格按照E-NCAP五星标准开发,12大安全预警、6大安全辅助系统,让“安全”这张底牌更有分量。
就连阿维塔全球首秀的概念车XPECTRA,其“新情感豪华”设计里,也藏着对欧洲用户审美与智能需求的深度洞察。这些技术与产品并非孤立存在——背后是长安“六国十地”研发布局的支撑,是近三年1.4万件专利(日均19件)的积累,更是“香格里拉”“北斗天枢”计划下,对电动化、智能化的持续深耕。当欧洲观众围着深蓝S05追问“充电效率测试细节”时,他们问的是一个产品参数,看到的却是“中国智造”的体系化实力。
声量背后是认可:欧洲市场用“关注”为新长安投票
车展期间的几个数据,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长安展台日均接待媒体超200家,其中《Auto Bild》《欧洲汽车新闻》等权威媒体,专门将刚上市的深蓝S05与特斯拉Model Y做对比测评,重点提及“更灵活的空间设计”与“更适配欧洲路况的辅助驾驶调校”;外展场国王广场的深蓝S05体验区,预约试驾的欧洲用户排到了三天后,不少人在体验后追问“插混版本何时上市”。
这种关注不是偶然。对欧洲市场而言,长安早已不是“新来者”——2001年都灵设计中心成立,2010年英国动力研发中心落地,2023年阿维塔首次亮相IAA,2024年德国子公司成立……24年的深耕,让长安比许多新进入者更懂欧洲。如今叠加新央企的资源整合能力,自然更易获得认可。
当车展大幕落下,长安带走的不仅是深蓝S05的首批欧洲订单与媒体关注,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阶”的新样本——以新央企为背书,以科技为内核,以本地化产品为抓手,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既保持“中国智造”的底气,又带着开放合作的诚意。从慕尼黑出发,带着深蓝S05的上市势能,新长安的全球征程,才刚刚开始。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