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从第一次叩门到成功敲开,历经7次,历时21年,奇瑞曲折的上市之路,终于快迎来敲钟时刻了。
9月7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奇瑞汽车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并披露了后续招股书。这意味着奇瑞已跨过港股IPO的第二道关键门槛,进入上市冲刺阶段,奇瑞也或将成为今年港股最大的汽车IPO。
市场消息指出,奇瑞或于本周开启预路演,计划募资约15亿至20亿美元。回望奇瑞上市的来时路,不免令人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接下来,奇瑞无疑将进入更广阔的平台,迈入全新发展阶段。这也让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加速达成其2025年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之一。
为什么是现在?
作为国内少有的没有上市的汽车集团,奇瑞上市不易众所周知,但港股这次为什么向奇瑞敞开了大门?
港股市场素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这些“聪明钱”看重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奇瑞能够通过聆讯,绝非取巧。
首先,港股需要新的“定海神针”。近年来,港股市场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传统金融与地产板块承压,市场迫切需要能够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新实力的“新物种”来提振活力。
奇瑞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卓越的出海能力、清晰的新能源转型路径,恰好为港股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稀缺的中国高端制造标杆标的。
其次,业绩是最好的通行证。根据招股书,奇瑞2024年营收高达2698.97亿元,同比增长65.4%;净利润达143.34亿元,同比增长37.2%。
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的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保持超过24%和90%的高速增长。这份逆势上涨的业绩,在全球汽车行业都堪称耀眼,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价值锚点。
如果只有一个理由让国际资本市场心动,那必然是奇瑞无出其右的全球化能力。
奇瑞已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2024年,奇瑞出口销量达114万辆,占其总销量的比重超过40%。2025年8月,奇瑞单月出口量更是创纪录地达到13万辆。
更重要的是,奇瑞的出海,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贸易模式。其在全球建立了10个生产基地和150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的跨越。
这套成熟的全球化体系和品牌认知,为奇瑞规避单一市场风险、获取全球增量红利提供了可能,这正是国际投资者极为看重的稀缺价值。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奇瑞在新能源转型上确实曾“起大早赶晚集”,但这并没耽误奇瑞一边在海外拓展一边在新能源上蓄力。而这也正好让资本在新能源时代,看到了奇瑞的爆发力。
今年,奇瑞新能源销量更是呈指数级增长。2025年1-8月,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近50万辆,同比大增81.8%,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新能源收入占比也从2022年的13.2%,快速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7.3%。
奇瑞的新能源攻势采取多品牌战略全面覆盖市场。其中,风云序列主打大众市场,iCAR品牌指向年轻潮流群体,与华为合作的智界(Luxeed)主攻高端智能轿车市场。
而奇瑞的“技术宅”形象,也在新能源领域得到了延续和深化,其技术布局非常全面,且处于引领或前列。
比如混动,这是奇瑞的一大优势领域。奇瑞鲲鹏超能电混CDM,其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8%,变速箱传动效率高达98.5%。搭载鲲鹏超能电混CDM的风云A9L等车型,实测综合续航能超过2500公里,亏电油耗低至2升/百公里。
奇瑞的增程技术则注重高效和静谧,其鲲鹏黄金增程CEM,具有高油电转化效率和高热效率,配合低至39分贝的NVH表现,使增程车的驾驶品质得到提升。
纯电领域,奇瑞的EOX纯电平台支持800V高压架构,自研的鲲鹏6C超快充电池能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神行超充电池,在零下10℃的低温环境下,30分钟也能将电量充至80%。还有计划在2026年量产续航1500公里的全固态电池,这些技术正推动奇瑞在纯电市场也展现优秀势能。
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则让奇瑞智界车型在智能化体验上直接跻身第一梯队。这种“强制造+强智能”的合作模式,也正成为其快速补强智能化短板、应对未来竞争的高效路径。
新的考验正在开始
成功上市对于奇瑞而言,不单是资金的补给,更是发展模式的催化。未来的奇瑞,或将经历三大战略跃迁:
一是从“技术自研”到“技术众创”的开放跃迁。奇瑞深厚的自研底蕴是其“压舱石”,但未来竞争是生态的竞争,奇瑞需要从过去的技术“自研者”,转型为协同技术与生态的“集成者”。
二是从“产品出海”到“标准出海”的价值跃迁。奇瑞已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标杆,但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标准出海”。奇瑞在海外市场,还要更多地实现输出其技术标准、服务体系乃至商业模式,从而获取品牌溢价和产业链的更高价值。
三是从“汽车企业”到“科技公司”的身份跃迁。港股市场给予科技公司的估值远高于传统制造企业。奇瑞的终极目标,是撕掉“汽车制造商”的标签,蜕变为一家“为全球用户提供智慧出行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这意味着其估值逻辑将不再局限于销量与利润,而是其技术的授权收入、软件服务的订阅收入和生态数据的价值,这将为其打开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条转型之路注定布满挑战,但凭借上市带来的资本助力、品牌背书和治理升级,奇瑞已经拿到了入场券。我们有理由期待,奇瑞将在全球舞台上谱写新的篇章。
当然,奇瑞也会面临随之而来的更多挑战。
首先,资本市场的业绩对赌刚刚开始。上市意味着奇瑞必须持续向资本市场交出高增长的成绩单。其新能源业务如何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盈利”,将是下一阶段的核心考题。
其次,奇瑞的高端化与品牌溢价仍需突破。无论是星途还是智界,奇瑞必须突破品牌高端化遭遇的瓶颈。如何提升品牌溢价,而非长期依赖“性价比”标签,是奇瑞必须解决的问题。
最后,全球市场的博弈更加复杂。随着奇瑞海外销量基数继续扩大,奇瑞必然更深入地卷进全球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并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挑战。
这些都是奇瑞必须经过的考验,但奇瑞最不怕的就是千锤百炼,最不缺的就是直面风浪的勇气和逆流而上的韧性。21年上市长征,7次叩门都经历了,都没有放弃,终得夙愿所成,想必接下来的“大航海”征途,奇瑞只会更坚定地一往直前。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