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如果你想要一台开起来像领克Z10,坐起来像领克900的新车,10EM-P很符合。”
这是现场有人对领克的评价。
2025年上半年,领克900火了,所有人憋着看领克10EM-P接下来能不能给这把火添把柴,如今看来领克10 EM-P成功接棒,让这场火燃得更猛了。
“领克10 EM-P不仅是对领克9年的技术、运动、性能上的沉淀,更是领克进入全面智能2.0时代的一次关键性的产品进阶。”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极氪科技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说。
这样的目标,很“领克”。领克这两个字,一定程度已经变成了形容词,特立独行但接地气、面对质疑但不放弃,在一步步进阶中,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目前,领克是少有的在燃油、纯电、插混三个领域都可圈可点的国产品牌。2025年1—8月,领克品牌全系累计销量208,570台,同比增长超22.8%。极氪科技上半年售出的24.4万辆车里面,有15.4万辆来自领克。
这也让吉利既定的高端化品牌整合战略——“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落地显得掷地有声。
领克10 EM-P全系标配智电四驱系统和激光雷达,在轿车中率先搭载英伟达Thor辅助驾驶芯片,只卖16.38万元~20.18万元,打破了过去消费者在选车时常常需要在性能和经济性之间、在配置和预算之间做的艰难取舍。而领克10 EM-P也传递出了一种新的消费观:在20万这个价格带,也能获得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高端混动轿车。
顶配当标配卖的领克,豁出去了。为的,就是依然领克,成为更好的领克。
在复盘中蓄能
纵观领克九年发展,品牌战略始终围绕“高端化”与“性能基因”展开,在市场中建立起高辨识度和年轻化的品牌形象。
但领克的发展中也面临不少波折。比如对于Z10,领克认为自己错误地将800V和400V架构理解为1.5代和2.0代的关系,用户认为这是“代际差距”,这款车选用了X86座舱芯片,由于成本过高带来了很大压力,但发现实际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如此高规格的芯片。在年轻用户比较关注的智能化上,前期领克曾因此被诟病。
优秀的企业不会回避问题,“问题”的存在,恰恰是改进的契机。领克900上市后明显感觉有了质的提升,搭载与魅族联合开发的LYNK 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双高通骁龙8295芯片驱动30英寸6K主屏、后排悬浮屏及95英寸AR-HUD组成的“八屏互联”,LYNK Flyme Auto 2.0系统很快也会搭载上车,进而成为领克900额外的产品支撑。
这种敢于归纳、善于总结,使领克在10 EM-P上更注重用户体验。
全系标配电四驱系统的重点,并非参数本身,而是实现“四驱与两驱油耗仅差0.16升”的能效水平,解决传统四驱“价格高、油耗高”的痛点,零百加速却从7秒级提升至5秒级,且四驱系统可根据场景灵活介入,不工作时无额外能耗。
领克10EM-P在硬件、软件、算力上三线拉满: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英伟达Thor芯片,搭载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方案,算力高达700 TOPS。
极氪科技副总裁、领克研究院院长康国旺说道,参照当下一线辅助驾驶功能,采用千里浩瀚H3方案就可以,但10 EM-P采用H7方案,“就是要在智能化维度确立‘冗余’优势。”
而在林杰看来,辅助驾驶就两种,一种是好用的,一种是不好用的,没有中间。领克10EM-P之所以能在辅助驾驶上直接给到最顶,也得益于极氪领克合并回归到一个吉利以后,这套智驾技术可以有更大规模的应用,规模化以后,也会让辅助驾驶的水平提升更快。
混动轿车的“游戏新规则”?
现在行业有一种声音,领克10 EM-P 是20万级混动轿车市场的价值颠覆者。
标签的价值不在于响亮,而在于其内在的逻辑自洽。领克10 EM-P祭出了精妙的“错位竞争”策略:以超5米车长、3005mm轴距的C级轿车尺寸和空间表现,却锚定在20万-25万元这一传统B级车主流价格腹地。
我们也会发现,曾经以驾控作为核心品牌特质和重点打造技术的领克,同样不会放过整车的驾控体验调校。因此,我们会发现最大功率达到390kW,最大扭矩755N·m,0-100km/h加速时间最快仅5.1秒,以及在10ms内瞬时响应,无感切换四驱模式,并支持智能电混、纯电、性能、雪地四种驾驶模式。
能做到如此,领克靠的不是“以价换量”,而是架构能力和体系效率。
领克这个品牌诞生伊始,架构化和体系化就是其造车的本色。领克10 EM-P基于 CMA Evo中大型车平台打造,依托这个平台,领克10 EM-P对底盘进行了全面优化,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架+增强版五连杆独立后悬架,配合液压可变阻尼悬架技术,驾驶质感更细腻,乘坐体验更舒适。
领克10 EM-P全系标配eAWD智电四驱,很多用户可能认为四驱的油耗比两驱的会高,但是这辆车是四驱的动力,两驱的油耗。说一个非常AI的能量管理,比如说在高速上下来,领克10EM-P知道前面是市区了,TA就提前实际上用高效区,就把电储备起来了。
这也源自吉利在AI电混领域的前瞻布局。
2025年初,吉利发布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布局的车企。吉利拥有行业最强AI基建,通过最强算力、顶尖算法加持,带来行业首个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睿AI云动力2.0,其行业首发的无图决策功能,无论有图无图,无论怎么开,都可智能精准地实现节油。
就在领克10EM-P发布不久后,领克900号卫星,随着吉利星座第五轨卫星发射,成功入轨。这是继8月9日第四轨卫星发射后,一个月内吉利星座卫星连续两次成功发射入轨。
领克,依然独特
目前来看,领克10E-MP的市场反馈非常不错。正式上市后一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官方公布的大定数量已经突破一万。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领克核心竞争力,我想是:领克有一群真正喜欢它的用户和粉丝群。”林杰说。
中国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正呈现出鲜明的“微笑曲线”特征。左端是创新与研发,已成为中国品牌攻坚高端市场的技术底气;右端是品牌与服务,这正是领克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
怎么才叫用户导向?除了常会和用户打成一片,不背刺、不大饼、不忽悠,为老用户升级,这才是真正和用户站在了一起。
比如没有客户真的不喜欢四驱,无非是嫌贵怕费油,但领克10EM-P之所以全系标配,是因为品牌将这两个问题都解决好了。
比如没人不想要安全。今年8月,领克10 EM-P在中汽研新能源检验中心,通过了行业首次带电六大串行极端场景测试,在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火灾实验室,通过了行业首次电池包带电多点触发热失控安全测试。
“我们内部有个叫领克安全法”,林杰透露,“在安全上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 从车身结构的强化,到电池安全的突破,再到环保用料的选择,领克始终将用户安全放在首位。这种对安全的执着,不仅成为品牌的差异化优势,更成为用户口中 选择领克不后悔 的重要原因。
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领克和用户是“双向奔赴”的,领克独特的Co客生态,融合Co:Club领克官方车主俱乐部、Co客领地、领克App、Co客大会等独特的用户生态体系,早已超越了传统汽车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成为价值共创的伙伴关系。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品牌做好,在营销上,还有在产品上、服务上,以及企业沉淀下来的安全基因,包括我们持之以恒在汽车赛事运动上,在性能方面的持续投入,这些都是领克的优势。”林杰说。
在持之以恒投入的汽车赛事运动上,领克在宁波国际赛道里设立了汽车运动中心,不久之后,领克在成都赛道的汽车运动文化体验中心也将亮相。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领克持续向宽的基石,也是“一个吉利”继续爆发的态势。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