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余承东说“华为只有五界”时,车企老板们集体失眠了。不是怕抢不到席位,而是怕错过这波“技术平权”的末班车。毕竟,连上汽这种老牌国企都开始用“安徽老乡”情分硬磕合作席位,谁还敢说自己是局外人。不过,伴随“小智选车”的出现,华为的合作模式似乎又有了一些新门道。
众所周知,以前华为的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零部件供应模式,车企可按需采购激光雷达、电驱、AR-HUD等硬件;HI模式则是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如极狐、阿维塔的智驾系统;智选车模式最深,华为包揽产品定义、设计研发、渠道销售全链条,其代表车型问界M9、尊界S800等“五界”车型已覆盖10万至百万级市场,累计交付超90万辆,成为新势力中不可忽视的“第三极”。
五界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眼红”。当“傍上华为”成为热潮后,华为似乎“猛然惊觉”:单纯复制“界”字辈已然不够用。毕竟,五界已成,而且五指张开各有所长,但攥拳时总有几根手指“打架”,各界的销量对比足以说明问题。更关键的是,门店能摆下的“界”字辈终究有限,销售提成规则差异也会让销售人员难以“一碗水端平”。如此以往,鸿蒙智行很难“遍地开花”。于是,第四种模式应运而生:它既非智选也非HI,而是一种类似“小智选车”的新形态。
那么,何为“小智选车”?其实核心就是华为在产品策划、智能座舱、智驾辅助等核心技术领域深度赋能,却将销售渠道的主动权彻底交还车企。以最新案例为例,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深化合作打造的宝骏华境S,华为提供鸿蒙座舱5.0、乾崑智驾ADS 4.0等核心智能技术,但销售网络完全由五菱掌控。这种模式既避免了智选车模式下“五界同台”的内耗,又突破了HI模式的技术合作天花板。
这种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双向解绑”。对车企而言,既能获得华为最新的智能驾驶算法、数字底盘引擎等核心技术,又能避免品牌被“华为化”。比如,传统HI模式中,车企虽保留品牌,但智能体验常被诟病“华为味太浓”;而全权接管的智选模式,又会让车企经常被诟病为“代工厂”;“小智选车”,正好介于两者之间。
而对华为而言,通过技术模块的标准化输出,既能摊薄研发成本,又能快速扩大技术生态圈。毕竟,当10万级家轿都装上ADS 4.0,当20万以下车型开始标配鸿蒙座舱,华为的智能驾驶数据池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每多一辆车在路上跑,华为的算法就多一分进化可能。
站在产业视角,这种模式的爆发恰逢其时。中国新能源市场15-25万元价格区间年销量近300万辆,而尚界H5以16.98万元起售杀入这片红海,首小时订单破2.5万的成绩,已证明“华为技术+车企渠道”组合的威力。
编后语
当所有车企都能用好华为技术,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或将诞生新的“生态里程碑”:不是一家独大,而是整个生态的集体进化。从“五界”到“小智选车”,华为的造车逻辑始终清晰:不做整车厂,而要做智能汽车时代的“技术基石”。这种“退一步”的智慧,或许正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遥遥领先”的关键密码。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