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吉利旗下增长最快的品牌——银河,正在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席卷市场。
今年1至8月,吉利银河累计销量75.41万辆,同比增长222%。照此势头“百万银河”的年度目标已近在咫尺。
不少人把银河的成功简单归因于“便宜”。确实,8万的银河A7与星耀7、11万的星耀8都把同级入门价打到了新低。但若细看产品配置与款型的组织方式,会发现银河的战略是“一款车当两款卖”。
在低配上,银河尽可能把非刚需配置拿掉,当同级中的“价格屠夫”;在中高配上,再把关键的智驾、舒适与体验型配置堆满,以更具性价比的定价建立自己的“价值护城河”。
9月17日上市的银河M9,再次演绎了这一套产品逻辑。新车定位5米2级大六座SUV,限时指导价17.38万至23.88万元。入门价几乎击穿同级,而在高配车型上,高阶驾驶辅助与“冰箱彩电”等舒享配置一并给到,还支持选装双腔空气悬挂。
低配极简拉门槛,高配高价值锚定——银河用这套组合拳,开辟出了一条清晰的差异化赛道。
入门极简更省钱,高配主打性价比
吉利银河M9在保证核心价值不动摇的前提下,通过对配置的精妙切割,实现了价格区间的最大化覆盖。
不变的核心价值,是其作为一台大六座SUV的根本。超过5.2米的车长和超过3米的轴距,构成了宽裕的2+2+2六座物理空间。动力上,以3挡DHT为核心的新一代全新雷神EM-P AI电混系统保证了高效能与宽速域的驾驶体验。这些是M9所有版本的基础。
变化则体现在智能化与舒适性配置的阶梯式分布上。入门版车型,核心任务是低价。它保留了15.4英寸中控屏与前排座椅加热/通风等实用功能,但舍弃了激光雷达、Orin Y芯片以及相关的高阶驾驶辅助功能。这也让M9得以用不到18万的价格杀入市场。
而中高配的探索版与领航版,则负责提升价值。车机屏幕升级为30英寸6K一体屏,并配齐了AR-HUD、后排17.3英寸吸顶娱乐屏和9.1L智能冷暖冰箱。前后排座椅的通风、加热、按摩功能一应俱全,第三排座椅还支持电动调节。驾驶辅助则采用激光雷达加持的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5方案,实现了城市NOA等高阶功能。
最终,这款车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产品形态。在顶配车型上,在顶配车型上,三电机四驱、210km纯电续航、3挡DHT、高阶驾驶辅助功能以及“冰箱彩电”全部配齐,还可选装双腔空悬,而价格也还不到24万元。通常搭载同等配置的大六座SUV,价格普遍超过30万元。
而在价格最低的入门版车型上,虽然纯电续航只有100公里,且智能化配置并不高,但不到18万元的价格买到一款空间宽敞,并有大厂品质保障的大六座SUV,也很难找到这一价位的其他同级产品。
事实上,银河M9的“双线作战”打法,早已在银河品牌的其他车型上应用。
今年8月上市的银河A7便是典型案例。预售之初,这款车只提供了5个版本,全系标配了高阶驾驶辅助软硬件。但在预售一周后,又追加了两款入门配置,去掉了高阶驾驶辅助、缩小中控屏尺寸,并下调6000元。
这种砍掉部分智能化配置,保核心的设定,直指对自动泊车、驾驶辅助等功能需求不强、却对购车价格高度敏感的用户。在“油换电”的迁移期,这类人群并不少见。银河A7上市首月销量过万的表现,便已证明这套产品配置逻辑的确能快速见效。
在更大更高阶的车型上,银河也尝试了同样的结构。今年5月上市的银河星耀8 PHEV作为一款5米级中大型轿车,起售价却低至11.58万元,相比比亚迪汉DM门槛低了4万元左右。
从具体配置看,一方面,星耀8的起步纯电续航仅为60公里;另一方面,这款车在中低配版本上采用了成本更低的单档DHT方案,而在高配车型上则采用3DHT方案。
要知道,这一级别车型的纯电续航通常都不低于100公里,而在同一车型上采用两种混动架构的更是极其少见。结果显示,这种“同车双路”的设定并不小众,星耀8的月销过万已经给出答案。
错位竞争的新方式,将选择权还给用户
这套“一款车当两款卖”的结构在当下市场显得格外罕见。
目前,不少品牌选择了“起步既高配”的产品策略。这种策略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丐版”带来的品牌稀释,同时也抬高平均成交价,另一方面也是避免用户到店才发现,“想要的配置都在高配”,但价格却难以接受。
银河敢于反其道而行,底气源于吉利集团内部清晰的品牌矩阵分工。银河的首要目标是走量,而品牌向上的任务则由领克与极氪承担。因此,即便银河M9将大六座SUV的门槛拉到17万,也并未影响到领克900与极氪9X的销量、预订量水平,集团内的品牌形象依然稳固。
站在用户的角度看,银河的策略只是将选择权真正交还给了消费者。人们反感的并非“低配”,而是那些“低配不够低、高配又太贵”的产品。
至此,银河的产品逻辑已十分清晰。预算有限时,入门版以空间、设计和安全为核心,满足最基本的用车需求;预算充足时,高配版则将智能化与舒适性一次补齐,让用户花的每一分钱都清晰地体现在可感知的配置上,消除了“为不需要的功能买单”的烦恼。
更关键的是,银河打破了“大车/高配/高价”这三者的绑定。从行业普遍情况来看,大尺寸旗舰车型往往与昂贵配置深度绑定,以塑造高端形象。而银河则创造性地将旗舰产品的“尺寸价值”单独剥离出来,再与不同的“配置价值”进行重新组合。这种做法,不仅为那些“想要大空间但预算有限”的家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也巧妙地避免了传统“低配旗舰”质感打折、体验不佳的老问题。
写在最后
2023年,吉利银河亮相之初,市场上对其前景的看好声音并不多。
当时,面对在价格上建立起绝对护城河的比亚迪,任何一个新入局者想要在主流新能源市场立足,都显得举步维艰,而银河在当时并没有展现出在技术与价格等方面的过人之处。
但时至今日,随着“百万银河”的年度目标即将达成,事实证明,银河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路线和方法。
其入门车型的极致低价,并非简单的“亏本赚吆喝”,而是对配置的极简化,以及在吉利集团庞大体系力支撑下成本控制能力的体现。从共享架构,到成熟的供应链整合与高效的生产制造体系,集团的规模优势,构成了银河“价格屠夫”战略的坚实后盾。
而高配车型的“价值拉满”,则是“一个吉利”战略优势的集中展现。过去专属于高端品牌的先进技术,如今正被“下放”到银河的产品序列中。无论是新一代的智能座舱、高阶的辅助驾驶方案,还是双腔空悬等豪华底盘硬件,银河正在做的,是一种普惠式的“技术平权”。
它让主流家庭用户有了更自由的选择,也不必为核心技术支付过高的品牌溢价。这或许正是银河能在比亚迪之后,成功开辟出第二战场的根本原因。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