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近日,据某汽车博主爆料,有位上汽飞凡F7车主向其透露了在置换车辆时遇到的困扰。这位车主投诉称,自己因品牌方承诺建设大量换电站在2023年选择车电分离模式购买了一辆飞凡F7。如今计划置换新车,却面临电池难以退租的问题。自己向厂家申请退租电池多次被客服告知需等待数月,退电始终无果。
车主无奈提出暂不交电池租金的协商方案,不料厂家直接对车辆采取锁电措施,导致车辆仅能充到3%电量,基本无法正常使用。
目前,车主若想绕过退电直接卖车,仅有两种可选方案,但均存在明显弊端。一是要求下家签订电池租赁合约、继续承担租金,可该方案依赖下家对租赁条款的接受度,实际成交难度较高。二是车主自行额外花钱购买电池、将车电分离转为整车所有权,但这会增加车主非预期经济负担。
面对这种情况,博主联系了飞凡厂家的客服说明情况。客服表示会了解具体情况,尽快为车主妥善处理。但截至博主发稿前,车主与厂家经协商后未达成一致。
这样的结果,也让车主不禁回想起当初在车型选择时的纠结。他表示,自己曾经在其他车和飞凡F7之间犹豫,最后选择了飞凡F7是相信上汽集团身为国企换电站建设会稳妥,但没想到会翻车。
据了解,飞凡在最初承诺将联合捷能智电计划在2025年建成3000座换电站,并依托中石化、中石油网点实现快速扩张。但现实却是截至2024年7月,全国仅建成26座换电站,其中17座集中在上海,且近半年未新增任何站点,所谓"换电自由"沦为空谈。而这,直接导致飞凡车主们不仅未享受相关服务,还需支付高额租金及服务费。
事实上,像飞凡车主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
具体来看,曾有哪吒S车主在2024年1月以电池租赁模式购车,销售承诺“退电自由,7个工作日完成流程”;置换新车时,客服要求补交3个月电池租金作履约保证金才予启动退电,补交后审核周期延至3-6个月,且车辆续航从官方标注的650km降至400km以下,车主认为厂家暗中锁电以倒逼其继续履约。
还有蔚来车主在2023年卖出自己的蔚来EC6后,因未办理电池转租手续,新车主停缴租金导致其银行卡被冻结。尽管车辆已过户,蔚能公司仍要求原车主承担欠费。据了解,原车主需要承担电池租金累计2.7万元,若不补缴,则面临银行账户被冻结的风险。,最终原车主选择起诉新车主、车商、二手车平台。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磊解释,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盲目承诺换电站数量、退电效率,却未建立电池回收、流转的高效体系,也未与第三方租赁公司明确权责划分,最终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飞凡车主的遭遇,本质上是一场信任崩塌与权益悬空的双重困境。而这,也侧面戳中了部分新能源车企“重营销、轻履约”的行业痛点。要知道,车电分离本是降低购车门槛、提升用车灵活度的创新模式,但其产权分割带来的交易风险日益凸显,配套制度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而这,会直接击中消费者的核心关切,最终导致其决策犹豫、权益受损甚至对模式失去信任。毕竟,没有哪个用户愿意为空头承诺买单,更不愿为企业的流程漏洞承担损失。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