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疯狂的“金九月”,新车狂轰乱炸,本周,这场新车PK被推向最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本周,30余款新车来袭,或亮相、或预售、或上市,不管是国产品牌、还是合资大佬,抑或是造车新势力,都没有“手软”,利用传统汽车销售旺季,发布新车,跟对手“抢蛋糕”。
如此高频的汽车发布,很多汽车媒体记者几乎是“跑断腿”的节奏,有媒体老师调侃“不是在发布会现场,就是奔往发布会的路上”,上午刚参加完成都的发布会,下午就赶往机场,准备飞往杭州,参加第二天新车品鉴活动。
此外,还有车企高管、代理公司、公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一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这个9月份,“奔忙”是车圈里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是整个行业的缩影。那么,这是车企的狂欢,还是行业的焦虑?
一天最多11款新车发布 车企“冲刺”全年目标
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鬼哥在月初时预料到9月新车会很多,上市、试驾、技术发布会都会不少。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鬼哥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没想到9月的车市,会以如此狂热的方式收场。
拿本周来讲,这个星期新款车型超级多,从当前得到的消息看,几乎每天都有两款以上的新车登场,其中,最火爆的日子要数9月23日,一天内发布新车的数量多达11款,全新问界M7上市、尚界H5上市、新款吉利星瑞东方曜/星越L东方曜正式上市、还有广汽丰田齐发四款全球车等等……
如今,不光新车数量多,车企出手都挺狠,广汽丰田售价集体下调,入门即标配,官方将用户最常用、最有感知的功能全面下放至入门版本,并非在顶配车型上炫技,追求实用价值最大化,显然要用新势力的路子跟对手抢销量。
此外,全新问界M7推出12款车型,入门级价格定在27.98万,还有ADS4+舱内激光视觉方案的智能组合,接下来,销量可能要“杀疯了”;而尚界H5的入门级价格定为15.98万起,摆明姿态要走量。
9月26日,也是“黄道吉日”,也将有7款左右的新车登场,包括理想i6、长安马自达EZ-60、沃尔沃XC70等新车上市,还有吉利银河星耀6开启预售,岚图泰山首发亮相、腾势N8L预售发布等等……
粗略统计,本周将有30余款新车相继登陆市场,其中,吉利集团堪称“新车大户”,这个星期之内,发布的新车数量超过5款,鸿蒙智行有2款新车;奇瑞有2款新车,长城有2款新车。有媒体感慨“新车推广速度如此快,不只是汽车记者不够用了,消费者也快不够用了”。
实际上,车企集中发布新车,“主角”注定是极少数“顶流”产品,多数车型会沦为“配角”,还有品牌力与产品力都不够强的新车,可能就是“跑龙套”的存在,还没有被消费者记住名字,就被淹没在新车的浪潮中。
但车企的意图也不难理解,是想借助“金九银十”的档期,为第四季度抢销量做准备,毕竟,车市最后一个季度销量业绩的好坏,对于冲刺全年销售目标至关重要。
疲于奔命的“金九银十” 难掩行业的焦虑
今年的车市,销量数据看着红火,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新车累计零售达到1,474.1万辆,同比增长9.5%。可对于车企来说,甘苦自知,谁都很难在“绞肉机”式的竞争中找到松弛感。
我们先来看看财报数据,从红星资本局根据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上市公司业绩信息整理的表格中看到,18家乘用车上市公司中,盈利表现差距很大,净利润排名前三的车企有比亚迪、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这三家品牌中,只有比亚迪实现正增长,其他两家利润率都出现下滑。
图片源自红星资本局
还有7家车企出现净亏损,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都处在亏损行列,其中,蔚来的情况比较典型,它上半年净亏损达到117亿元,是榜单上亏损最高的车企。
若是按照归母净利润除以销量计算,2025年上半年,蔚来每卖一辆车要亏10万左右,小鹏汽车每辆车也要亏数千元。即使盈利,有些车企的利润仅为两位数、三位数,利润状态极其微薄,可以说,很多车企销量好看,流量够高,可日子并不好过。
存量市场的竞争中,很难融下这么多汽车品牌,一部分车企被迫出局是大势所趋。可谁又甘愿认输,被市场淘汰。于是,很多车企为了拉动销量,提升利润率,只能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刺激消费,维持市场热度。
为了打赢新车大战,车企往往“以快取胜”、“以多取胜”。传统燃油车时代,新车大换代周期需要5-7年。但到了新能源时代,内卷升级,一年来一场新车大换代的情况也被视为常态,卷到合资车企难以跟上国产对手的步伐。
不过,在新能源时代,由于智能技术、电池技术等不少核心技术掌握在供应商手中,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现在,“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快弄成标配,智能、性能的趋同度越来越高,想要打破同质化怪圈,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竞争处于胶着状态,出圈不容易,车企又开启车海战术,试图 “以多取胜”,在数量上压倒对手。 于是,就出现9月车市的场面,新车扎堆来袭,多款新车竞争一个价位区间,同级对手越来越多。
这场新车大战的背后,是全行业的疲于奔命,除了忙于“赶场子”的汽车媒体,车企公关、高管、供应商等车圈链条上每个支点上的大量工作人员,为这场新车大战忙于其中。某车企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这场新车竞赛不管结果如何,都要跟上,如果不出手,可能被对手甩开,就会死得很惨”。
鬼斗车观点:当下的国内车市,车企一面喊着“反内卷”的口号,一面积极参与“内卷式”竞争,从流量战、到价格战、再到参数战以及新车战,这场生死存亡的较量中,很多时候,“体面”被现实击败,现在,不少海外大佬也纷纷放下身段,在新车推广、营销与服务上,积极迎合消费者需求,拼尽全力继续留在“牌桌上”。实际上,车市的竞争,不止是新车的比拼,系统作战能力、品牌特色与资金实力都将决定车企的未来走向。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