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豪华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2025年,林肯品牌呈现出更为严峻的生存图景:全年销量约4.9万辆,同比下滑13.6%,月均销量仅4083辆,较2021年巅峰期跌幅扩大至46%;尽管豪华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带动行业格局重塑,但其2.3%的全年市场占有率仍较2024年底下滑0.3个百分点。
这组数据背后,是百年美式豪华品牌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转型乏力的现实——面对沃尔沃的新能源逆袭和凯迪拉克的本土化加速,林肯的"服务差异化"战略未能抵御产品竞争力的滑坡,品牌正陷入销量缩水-渠道萎缩-认知弱化的恶性循环。
销量颓势与保值率下滑的双重挤压
林肯2025年的市场表现褪去了此前"量缩价稳"的伪装,陷入销量与价值的同步失守,二线豪华阵营的垫底位置愈发稳固。
保值率优势的消退成为品牌价值流失的直接信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8月报告显示,林肯三年保值率已降至48.1%,在主流豪华品牌中排名第九,不仅远低于保时捷(68.8%)、雷克萨斯(60.5%)等头部品牌,甚至落后于特斯拉(51.2%)。这一变化与终端价格体系的崩塌形成直接呼应:为刺激销量,航海家入门版终端价跌破30万元,冒险家官方指导价下探至18.88万元,较2024年再降8.6%,而这种"以价换量"并未换来市场认可,反而陷入"越降价越不保值"的死循环。
销量数据的颓势进一步加剧。2025年全年约4.9万辆的销量成绩,较2024年的5.67万辆再降13.6%,与竞品的差距持续拉大:沃尔沃凭借新能源车型的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突破17万辆,同比增幅达13%;凯迪拉克虽同比微降但仍保持11.5万辆规模,林肯销量不足沃尔沃的三分之一。分阶段数据更显惨淡:1-6月长安林肯累计销量仅1.56万辆,同比下滑42%,6月国产车单月销量不足3000辆,8月冒险家单月销量更是跌至370辆,几乎退出主流竞争。
车型矩阵的支撑体系彻底失衡。航海家以2.45万辆的全年销量撑起品牌近半数份额,成为唯一的"销量支柱",其28万元以内的终端价成为主要竞争力。但其他主力车型集体哑火:林肯Z全年销量1.24万辆,较巅峰期缩水近半;曾经的销量王牌冒险家全年仅售1.18万辆,5月单月销量同比暴跌51.68%;高端车型飞行家全年销量仅3828辆,在中大型豪华SUV市场的存在感持续弱化。新能源车型虽被寄予厚望,但电混车型仅占总销量的28%,且缺乏纯电产品的支撑,完全错失新能源市场的增长红利。
传统优势消解与质量口碑崩塌
林肯产品的核心矛盾已从"配置错配"升级为"技术代差+质量隐患"的双重危机,传统豪华标签在智能电动时代加速失效。
智能化短板仍是用户投诉的焦点,且问题持续恶化。尽管2025款车型已上市,但车机系统卡顿、黑屏的顽疾仍未解决,有林肯Z车主反映"先后往返4S店十几次,车机黑屏问题仍未根治"。冒险家车主则投诉"时速40-60公里时底盘异响,厂家却判定为正常现象",这种技术滞后与服务敷衍的叠加,严重侵蚀用户信任。更值得警惕的是,核心安全问题集中爆发:2025年林肯因制动、转向、电气系统缺陷召回多批次车型,涉及2014-2024年生产的新老多款主力产品,其中全新一代进口领航员因电子制动助力器软件问题被召回,直接暴露品控体系的漏洞。
电动化转型的滞后成为战略性失误。尽管林肯早在2022年便发布纯电概念车Lincoln Star,并承诺2025年前推出三款纯电车型,但截至2025年底,其新能源产品仍仅有油电混动车,且技术竞争力薄弱。反观竞品,沃尔沃纯电车型销量占比已达35%,EX90纯电旗舰上市三个月即斩获1.2万订单;凯迪拉克也加速布局纯电产品线,形成明显的技术代差。这种转型迟缓直接导致年轻消费群体流失,在"智能电动=新豪华"的市场认知下,林肯"燃油车为主"的产品结构已难以吸引新生代用户。
产品同质化与配置吝啬的问题持续恶化。林肯Z与福特蒙迪欧、冒险家与锐际的平台共享问题,仍被消费者诟病为"精装修版福特",但在智能化配置上却未能形成差异化优势。以2025款冒险家为例,仍未标配L2级辅助驾驶,中低配车型缺失360度全景影像,而这些配置在同价位国产高端车型中已成为标配。航海家作为销量主力,32.58万元起售的车型中仍无后排独立空调,仅顶配提供后排座椅加热通风,与中国消费者对豪华配置的需求严重脱节。
"林肯之道"曾是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屏障,但2025年服务口碑的崩塌与渠道网络的收缩,使其失去了最后的竞争优势。
售后服务的信任危机全面爆发。4S店将延保服务异化为盈利工具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冒险家车主反映,在延保期内出现车机故障,4S店却以"需自费1-2万元清理积碳"为由捆绑消费,否则拒绝启动保修流程。维修专业性不足更添怨怼,座椅漏风、底盘异响等问题经多次维修仍未解决,部分4S店甚至以"熨烫修复"等敷衍方案应对,与品牌宣称的"豪华服务"承诺严重背离。
渠道网络的萎缩形成连锁反应。受销量持续下滑影响,林肯4S店数量从2024年的150家锐减至2025年底的105家,且剩余门店中有20家经营困难,青岛、深圳、上海等地接连出现经销商停业现象,甚至发生"车主交16.8万定金后店家失联"的丑闻。尽管林肯推出"星火燎原"计划推进轻量化运营,截至2025年2月底已有28家经销商完成转型,但渠道收缩仍导致服务覆盖不足,三四线城市用户保养需跨城前往,进一步削弱消费意愿。和谐汽车等大型经销商集团全面退出林肯体系,更反映出行业对品牌前景的悲观预期。
品牌认知度陷入"恶性循环"。第三方调研显示,林肯品牌认知度较2024年再降8个百分点,仅为雷克萨斯的45%、凯迪拉克的58%。年轻消费者对"总统座驾"的传统形象认知模糊,而品牌在智能电动领域的声量缺失,使其难以进入主流购车决策清单。在豪华品牌经销商普遍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行业背景下,林肯薄弱的品牌认知度进一步加剧了渠道的生存压力,形成"认知度低-销量差-渠道退网-服务缩水"的死循环。
以技术补位与服务重构实现生存突围
面对2025年的严峻形势,林肯亟需打破路径依赖,实施"技术补课、服务归位、品牌焕新"的系统性变革,方能在市场中保住生存空间。
加速电动化技术落地是首要任务。应立即兑现纯电车型承诺,基于中国市场需求定制开发纯电产品,而非简单导入全球车型。建议年内推出续航超600公里的中型纯电SUV,搭载行业主流的8295芯片解决车机卡顿问题,并融入本土语音交互系统。同时升级现有混动车型,将纯电续航提升至120公里以上,匹配中国用户通勤场景,借助航海家混动的基础口碑打开市场。可借鉴沃尔沃"油电双线"策略,在保留燃油车优势的同时,快速建立新能源产品认知。
重构产品配置与价格逻辑。终止"盲目降价"策略,通过配置升级重塑价值感知。将L2级辅助驾驶、360度全景影像等核心配置列为全系标配,航海家等主力车型增设后排独立空调、座椅加热等中国用户偏好的配置。参考竞品定价体系,明确林肯与福特的价差区间(建议保持15%以上),通过专属设计语言和豪华材质应用,摆脱"精装修福特"的标签。针对高端市场,可推出领航员定制版车型,强化"美式豪华"的差异化认知。
以服务标准化重建用户信任。出台《林肯售后服务公约》,明确禁止经销商捆绑消费、推诿保修等行为,对违规门店实施罚款直至摘牌。建立厂家直达用户的售后沟通渠道,维修进度实时同步,重大故障48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针对渠道萎缩问题,优化"星火燎原"计划,采用"城市展厅+上门服务"的轻资产模式,覆盖三四线城市核心区域,保障服务可及性。同时加强售后人员培训,建立技能认证体系,提升维修专业性。
实施品牌年轻化焕新工程。更新品牌传播主题,在"美式豪华"基础上注入"智能科技"元素,打造"新美式智能豪华"认知。联合科技KOL开展车机系统实测直播,用真实数据化解用户疑虑;在一二线城市打造"林肯智能体验空间",通过模拟驾驶场景展示产品升级亮点。营销渠道上应加强抖音、小红书等线上阵地建设,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触达年轻消费者,同时优化线下体验店的科技感和互动性,提升品牌认知度。可借鉴奔驰经销商建议,通过场景化内容传递"可持续与圈层认同",实现客群续接。
百姓评车
2025年的市场数据为林肯敲响了警钟,在智能电动化的不可逆趋势下,传统豪华品牌的转型窗口期已进入倒计时。林肯的破局关键,在于能否彻底摒弃"渐进式转型"的幻想,以决绝的姿态推进变革。在国产高端品牌与BBA的双重挤压下,林肯已无退路,唯有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快速迭代产品与服务,方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保住生存资格,实现从"传统豪华"到"新豪华"的艰难跨越。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