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长安汽车选择在9月25日发布第四代CS55PLUS,不仅仅是一次寻常的产品更新,更可视为其在智能汽车时代下对燃油车价值体系的一次重要重构。
新车以7.89万元起的惊人定价,首次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如高快领航、自动泊车等带入10万级燃油SUV市场。某种程度上,这已超越单一车型发布的范畴,而成为长安在智能化、全球化战略中的一次关键落子。
从产品布局来看,第四代CS55PLUS体现出长安近年来坚定推进的“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和“海纳百川”全球化路径的深度融合。
该车系自2017年推出至今,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进入55个国家并在9国建立生产基地,已成为长安出口销量最高、覆盖最广的车型。此番更新不仅在智能配置上大幅跃升,更延续了CS55系列一直以来强调的“实用主义”基因——不过此番被赋予了“新实用主义”的定义,即“安全与实用深度结合”,强调所有科技配置必须服务于真实用车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车纷纷强调“科技顶格”的当下,长安却选择在燃油车主阵地进行“科技普惠”。
第四代CS55PLUS搭载的NCA领航辅助、APA自动泊车以及AI大模型语音系统,此前普遍被认为是20万元以上车型的专属配置。如今以不足10万的价格落地,体现出长安意图打破行业对“燃油车难以实现真智能”的刻板认知。
足见长安正试图在电动化与智能化之间寻找一条“双轨并行”的发展路径——既不放弃燃油车基本盘,又要在智能化体验上对标新势力。
这一策略背后,与长安整体战略导向密切相关。
近年来,长安在自主研发领域持续加码,从蓝鲸动力平台到天枢智能架构,其技术沉淀正在多品类产品中加速落地。
而第四代CS55PLUS所强调的“视觉感知型智能驾驶”系统,并未盲目堆砌硬件,而是依托1颗800万像素摄像头、4颗环视摄像头及5个雷达,构建起以视觉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智驾方案。这与目前行业普遍追求激光雷达和高算力芯片的风潮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长安一贯的务实风格。
在市场层面,CS55系列一直是长安销量的中坚力量之一。尤其在海外市场,该车型在俄罗斯、中东、拉美等地区已建立起不俗口碑。此时推出智能全面进阶的第四代产品,不仅有望提振国内主流SUV市场消费信心,也更利于巩固长安在海外市场的品牌技术形象。
数据能够看出,长安近年来海外拓展速度明显加快。
2023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海外交付量同比增长12.6%,其中CS55系列贡献显著。此次新车的推出,将进一步强化其“全球智能SUV”的定位。
若将视野放宽至整个行业,CS55PLUS的上市实则揭示出当前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命题:在电动化转型之外,燃油车的智能进化路径究竟该如何定义?
当大部分传统车企仍在“油电对立”的思维中徘徊时,长安似乎试图给出另一种答案——燃油车不仅可以智能化,更可以做到“科技普惠”。这款车提醒我们,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堆砌参数,而在于能否解决用户真实痛点。
无论是5米内跟车距离的LCC系统,还是35秒泊入的APA功能,均体现出长安对实用场景的精准洞察。
不可否认,当前汽车行业仍处于电动化与智能化交织的变革深水区。长安通过在主力燃油车型上注入高端智能配置,不仅拓宽了燃油产品的生存空间,更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新势力、也区别于传统车企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在价格战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这种以“科技平权”为核心的产品策略,或许会为行业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岳想说:
第四代CS55PLUS的登场,既是对长安技术实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其战略定力的考验。
在燃油与电动并行的时代,能否真正让智能科技跨越动力类型的鸿沟,重新定义“价值”的边界,将是像长安这样的传统车企必须持续回答的问题。
而站在用户角度,消费者更喜闻乐见这样的产品出现,因为它或许预示着,汽车产业的竞争终将回归本质:科技必须为人服务,而非为概念买单。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