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导语:当大部分合资品牌都在为打开中国新能源市场而不断放下身段,以求放价保量的时候,别克却选择逆向而行,5月发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9月中旬首款车型至境L7亮相,同时高调喊出要将至境L7卖到30万的目标。】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合资新能源轿车+新品牌+30万级”,自从合资品牌被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打脸后,已经好久没见过如此自信的传统合资品牌了。即便至境L7确实集成了别克在技术研发上的诸多成果,但是在30万元区间,至境L7需要面对的是享界S9、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比亚迪汉L DM等强劲竞品,别克这款高端新能源凭什么上桌?
逍遥架构+真龙增程就能上桌?
从产品底色来看,基于别克逍遥架构开发的至境L7,在电动化和电气化水平方面,基于“中国定义、中国研发”的本土化模式,结合别克百年造车底蕴和中国先进电气化、智驾、智能座舱,通过模块化设计、本土供应链和动力/底盘/智驾/座舱融合技术,终于彻底告别了此前那套“掺着油味”的生产架构,别克E5就是过时架构的典型代表。
真龙增程作为至境L7的核心卖点,如果这套技术,只能达到当前增程市场的主流水准,那么至境L7作为后来者,加之2025年增程市场的下滑,必定很难上桌。
好在,别克这次在动力技术方面,终于不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在主流水准上进行技术迭代的同时,也为行业增程技术给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简单来说“别克真龙增程,切实解决了当下增程系统,诸多场景化痛点问题”。
续航方面。根据上汽对千万用户实际通勤距离的调研,城市用户每周通勤总里程中位数为280KM,90%以上用户单周通勤在300KM以内。因此,别克为了满足用户“一周一次电”的需求,至境L7搭载了40.2kWh奥特能电池,纯电续航302KM,加之130KW快充,30%~80%仅需18分钟。
动力方面。至境L7搭载了上汽通用自研奥特能增程专用电池,满电状态下支持315KW/9C倍率放电能力,亏电状态下也能保持260kW/7.8C倍率输出,两种状态均能完全覆盖电机峰值驱动需求。用通俗的来说,由于奥特能电池拥有足够高的放电倍率,因此直接抹平了“满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概念,满电和亏电的加速差异不到0.1秒。
电池耐久度方面,奥特能电池直接对准了增程车电池衰减率比纯电高的问题。从设计之初就以“车电同寿”为目标,按照“纯电64万公里低衰减”“3700次全充放循环”的标准开发,如果按照每年行驶1.5万公里计算,可以稳定使用43年低衰减。加之奥特能电池15亿公里零自燃的过往表现,别克这块增程专用电池,必然不会自砸招牌。
电动化硬件用料方面,至境L7终于拾起美式大豪华的标签,在静谧性和硬件方面猛猛堆料。首先是静谧性,别克在增程器上加入了Silentium静驱技术,使用6mm双层夹胶玻璃和行业唯一3道密封条,从源头到传播路径进行全路径抑制。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别克在电机技术上也做了优化。在目前电动车普遍采用都是48槽电机,小米V8s电机都只到54槽的情况下,至境L7采用了72槽电机。这意味着,至境L7电机会拥有更好的电磁力分布,对电机高频啸叫也拥有更好的抑制,然而由于出于成本和技术显化问题,这种很难让消费者直观感受的技术升级,往往很少车企会主动打破主流方案,进行内化升级。
别克这种深入技术细节,挖掘增程系统用户体验边界的行为,相较友商们单纯的卷续航、卷价格、卷算力的行为确实多了几分诚意和决心。
对于别克此次在新能源赛道的再一次探索,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牌造车企业的技术沉淀和战略定力,不再跟着新势力的节奏跑,用自己在造车领域的优势沉淀,将靠谱和智能融合在一起。这点在最近的奥迪、马自达、日产上都有所展现。
至境L7能卖到30万吗?
虽然至境L7有不错的产品力,但放在如今的市场环境,能成功卖到30万吗?
从战略底气来看,别克敢于逆市挑战高端新能源,用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薛海涛的话来说就是“一方面在产品层面,过去三年别克低谷期,已经认清差距,通过100%自研架构和Momenta合作,已经让产品回归主流市场。另一方面,在公司层面,已经对至境L7进行大幅度资源倾斜,外资已经对至境L7充分放权和信任”。总结来说就是别克在至境L7上是全方位ALL IN,能否快速回归主流市场,就看这一把。
然而,目前别克至境L7想到成为爆款,必然需要绕过两座“大山”,即“情绪价值的打造”和“品牌力的重塑”。
关于产品情绪价值的打造,别克此前“致敬”式营销玩法,在互联网上确实引起了一定的关注,接下来在临近上市的时间段,必须搭配性价比、故事性等关键元素,才能让至境L7的声量进行最大化展示。
对于品牌力的重塑,一方面确实来自于至境L7的产品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最大的悬念在于价格,至境L7既然作为别克重新冲击新能源市场的首款新车,在价格方面必须展现充分的“价值感”,既要获取最大销量,也要平衡高端新能源的定位。这点才是考验别克对市场判断最好的试金石。
点评
对于至境L7所谓30万定位,无论是上市前产品定位的思维锚定,还是真打算要在30万新能源市场一决高下,别克起码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作为积极自救的合资品牌,别克新带来的产品最终表现应该不会令人失望。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