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年9月30日。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第二民事法庭(BGHE,II. Zivilsenat)做出新的判决,推翻了大众汽车在柴油门造假案中,与管理层及其责任保险公司达成的和解协议。
延续了长达10年的丑闻,再次重度被关注。
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保署首先披露了大众汽车集团的违法操作。这家德国汽车集团通过在车载电脑中安装作弊软件,以便柴油车辆在为尾气检测中达标。此事被称作大众汽车柴油门。
事发时,大众汽车的股价为每股167欧元。进入第二个交易日,大众汽车的股价暴跌19%,一天之内市值蒸发了150亿欧元。之后,大众汽车的股价跌破了100欧元。随着事件的发酵,柴油门变成了众多欧洲汽车制造商的集体丑闻。
2021年3月。大众汽车集团陆续向涉及此事的董事会与监事会成员、以及与此直接有关的高层管理人员发起索赔。在此后的4个月时间里,大众与相关人员及其保险公司(即:D&O保险公司,主要是 Allianz、AXA、Zurich 等大型保险商组成的联合体)达成和解。
2021年7月。在大众汽车的股东大会上,各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获得了99%的赞成票。德国投资者保护协会(SDK)及其一些股东则提出了异议,并发起了诉讼。一直浸泡在大A里的兰陵仁波切,看到他们敢这么肆无忌惮吓得快要失禁了。之后的近3年时间中,德国的地方法院两次驳回了诉讼,支持了大众汽车股东大会的决策。
2025年7月。在SDK把诉状提交到联邦最高法院后,法官对之前的判决提出了质疑。在经过近两个月的等待后,德国联邦法院最终裁决之前的和解协议无效:
和解协议缺乏透明度。股东不应被剥夺了解一份非常庞大且复杂合同中重要条款的权利。
1.
德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揭开了大众汽车的旧伤。
2015年9月23日。大众汽车柴油门爆发5天后,这家德国汽车巨头的CEO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突然宣布离职。他以首席执行官的身份,接受为此应承担的责任。不过,文德恩坚持他个人并没有过错。
在德国汽车行业中,文德恩一向被认为是全能战士,有大众先生的雅誉,既关注集团战略全局,又深谙技术细节。数百万汽车使用了作弊软件的汽车,是在其完全不知情的情况被批量出售的。他选择以主动离职的方式担责:
我这样做是为了公司的利益。
2015年10月。大众汽车集团的首席财务潘师(Hans Dieter Potsch)升任公司监事会主席。面对不断扩大的排放丑闻,他承诺要彻底查清真相,一切都摆到桌面上,不会有任何的掩盖。为此,他领导的监事会聘请了专业的律所进行调查。
2019年4月。对大众汽车排放门的调查扩大至更广的范围。德国下萨克森州布伦瑞克检察院对文德恩进行起诉,主要事项包括严重欺诈、违反竞争法和失职等罪名,重点是指控他未能及时向金融市场披露造假的情况。这起案件因文德恩身体不适,迟迟没有开庭,一直持续至今。
此后,对文德恩及其旧部的诉讼,又发生了数起。
2019年9月。下萨克森州布伦瑞克检察院,以涉嫌市场操纵为由对潘师等提起公诉。在作为大众汽车财务一把手期间,他的职责之一是负责风险报告及与资本市场沟通。在大众尾气门事发后,他被指责过晚告知投资者造假对财务造成的影响。8个月后,该案件以450万欧元的罚款和解,罚款由大众承担。
现在,大众汽车集团还没有公布潘师聘请的律所的调查结论,却因为法院的判决重新卷入到排放丑闻中。这把大众汽车推进了一场意义危机,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摆脱:
对长期担任监事会主席的潘师来说,尤其棘手。
2.
在排放丑闻发生了超过10年后,大众汽车集团仍然没有确定,谁在2015年前知晓软件操控并参与了欺诈行为。不过,世界第二大汽车集团的代价是可以计算。截至2020年底,它已为此支付了330亿欧元,且这还不是结束,与柴油门相关的费用至今仍对集团财务造成了压力。
作为追回损失的一部分,管理人的保险公司付出了2.7亿欧元-2.8亿欧元代价,各方进行和解。德国投资者保护协会等原告方认为,以此推算,大众汽车集团收回损失的不利不足1%。大众汽车集团与大众的众多股东们,仍是受损的一方。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大众汽车集团在2021年股东大会上,没有告知股东这一和解的后果。作为和解协议的附带条件,大众放弃了对多达170名现任和前任高管的索赔权,这并没有在2021年股东大会的邀请函中提及。
这样一来,普通股东无法从股东大会议程中推断出,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和解协议,可能的赔偿请求将覆盖众多董事和监事:
这一疏漏严重到足以导致和解无效。
接下来,大众必须在新的股东大会上向股东解释这一放弃意味着什么,至少必须与保险公司达成新的和解。新的和解能否与旧协议相同,还需重新评估。它在变成令人易懂的事实前,需要经过法律层面的较量。
同样变成疑问的是,大众汽车集团与文德恩等众多高管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需要重新来过。以他的状况而言,变数更大。
2025年5月。《镜报周报》对SDK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进行了评论。如果最高法院的判决最终成立,会在法律层面明确重要的事实:这起造假事件不仅是由低级工程师策划的,而是涉及到高层管理层。这对于整个大众集团来说,将是一种痛苦的认识。毕竟,这家汽车制造商一直努力将柴油门的责任尽力与高层领导撇清关系:
然而,这一努力彻底失败。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