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年已步入最后一个季度,汽车行业迎来年度销量目标完成情况的中期考核。在新势力阵营中,年初那些雄心勃勃的销量目标,如今正成为检验企业综合实力的试金石。
根据行业惯例,以75%的完成率作为前三季度的及格线,目前仅有小鹏、零跑和小米三家车企达标,而理想、蔚来等头部品牌的完成率均未过半,鸿蒙智行更是仅完成年度目标的35%,接下来我们一一来看。
首先来看三家达标的车企,它们分别是小鹏汽车、零跑汽车以及小米汽车。
其中小鹏汽车以89.5%的完成率位居榜首,其前三个季度累计交付31.3万辆,距离35万辆的年度目标仅一步之遥。这意味着小鹏在第四季度只需月均交付1.2万辆即可达标。但由于其今年目标仅为35万辆,基数相对零跑、理想、问界、蔚来等竞品要少很多,因此虽然完成率较高,但实际交付量却显著低于零跑和鸿蒙智行。
零跑汽车以79.1%的完成率位列第二,其前9个月交付39.55万辆,距离50.75万辆的年度目标尚有差距。但零跑近期表现亮眼,9月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6万辆,达到66657辆。10月中旬即将亮相的全新旗舰SUV D19,将成为其品牌向上的关键一步。考虑到其当前的增长势头,完成年度目标几无悬念。
小米汽车作为新晋品牌,75.5%的完成率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其前9个月26.4万辆的交付量,距离35万辆的年度目标尚有8.6万辆的差距,但与其他品牌不同,小米手握大量未交付订单,产能成为制约其交付量的关键因素。随着产能爬坡和年底冲量的行业惯例,小米完成目标的可能性较大。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理想i6、问界M7 EV等竞品陆续上市,小米过长的交付周期正在导致部分潜在客户流失。
未达标阵营
岚图汽车和深蓝汽车的完成率分别为48.5%和46.5%,虽位列第四、第五名,但与前三名存在明显断层。此外,排名第六至九名的车企KPI完成率也超过了40%,其中理想汽车达成率为46.4%,紧随其后的是蔚来的45.7%、极氪的44.9%以及阿维塔的41.2%,而第十、十一的腾势和鸿蒙智行,完成率分别仅为38.5%和35%。
其中,理想汽车以46.4%的完成率位列第六,其前9个月仅交付29.7万辆,距离64万辆的年度目标相差甚远。这意味着理想在第四季度需要完成34.3万辆的交付量,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理想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增程技术的护城河正在被突破,曾让理想崛起的增程式技术,其优势在充电设施普及和插混技术进步的背景下正快速萎缩,同时L系列车型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末期,竞争力明显下滑。虽然纯电车型i6的订单已排至明年1月,但短期内难以扭转局势。
蔚来汽车(含乐道与萤火虫)完成率为45.7%,尽管乐道L90和蔚来ES8市场表现尚可,但要在第四季度完成23.9万辆的交付量,相当于前三个季度总销量的80%以上,难度极大。
鸿蒙智行则以35%的完成率垫底,其100万辆的年度目标与目前不足35万辆的实际销量形成鲜明对比。鸿蒙智行旗下拥有9款在售车型,产品阵容堪称豪华,但销量表现与目标相去甚远,如想完成目标,其四季度需要达到月均21.7万辆的销量数据,已超出行业理性范畴。这种情况反映出该企业在目标设定时可能过于乐观,脱离了市场实际。此外,这个拥有"五界九车"的品牌,实则只能靠问界系列支撑76%销量,智界、享界等品牌仍深陷认知模糊的泥潭。在这样的多元品牌联盟中,如何避免内耗、清晰界定每个品牌的位置并合理分配资源,已成为了华为的巨大挑战。
车叔总结
目前来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新势力阵营正在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其中以小鹏、零跑为代表的务实派稳步前行,以小米为代表的新锐派快速崛起,而以理想、蔚来为代表的传统头部品牌则面临转型压力。这种格局变化,预示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当前,第四季度的战役已经打响,对于达标阵营而言,这是乘胜追击的机会,而对于未达标阵营,则是调整策略、为明年蓄力的关键时期。说到底,在新能源汽车马拉松中,这场年度考的落幕,或许只是新一轮淘汰赛的序章。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