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随着风云T11的上市,各种信息层出不穷,锁单量也发布了接近2万台,这个数据只能说中规中矩,因为预热了这么久,24小时的锁单,如果换成小米、问界可能都是十几万台计。
在价格比问界和小米低,产品质量也不差的背景下,风云T11到底为何没有成为现象级产品?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产品设计定位取向很难支撑起营销目的。
假如风云T11的第三排没有地台,这台车的好感度能让70%的受众继续观望,如果价格下调两万,两区版本有猎鹰700的激光雷达版本,那锁单量可能超过5万甚至10万都有可能。
这就是传统车企和小米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在产品+营销层面,做到现象级的不多,小米算一个。其他的不谈,就谈小米为什么这么大销量,很简单,营销不是第一位,产品才是,尤其是价格。
小米SU7的起售价是21.59万,小米YU7的价格是25.35万,小米SU7的起售价格着实不高,而小米YU7入门版就是激光雷达+索尔芯片,在理想i6没上市之前,搭载索尔的几乎没有比小米价格低的。有产品和价格作为载体,加上雷军和小米的营销才让小米一炮而红成为现象级产品,对比产品特斯拉、智己、阿维塔、极氪,小米都有自己的产品特色和能打的价格体系。
而反观风云T11,你来的最晚,你竟然不知道买六座SUV的人对第三排的体验是非常在意的,尤其是有没有地台,尤其是在银河M9没有地台的情况下,这就等于把这部分推给了银河。
第一件事:退单还是不退
这也导致了一些人开始谈论:退单的问题。
说实话,如果老图个人觉得,风云T11的价格如果整体下调2万,这车就到了“可以买”的推荐程度,虽然这车第三排有地台,但是没有像一些竞品那么单薄,空间感没有那么差,虽然算不上多强。
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可以等等最终的价格,万一有惊喜呢?毕竟,这台车除了产品内部设计存在不匹配最新市场诉求的问题外,整车的做工用料也是主流水平,内饰层面甚至达到了上乘。
第二件事:产品力。有一部分人表示能够接受风云T11,产品力相符就能接受
毕竟关注六座SUV的人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对于20万内,品牌忠诚度并不是决定因素,可能风云T11、银河M9、传祺向往S9都会成为大家对比的对象。
就拿这三款车型而言,银河M9有激光雷达下探到20万级,甚至以下,传祺向往S9的打法也比较明确,就是“我有华为乾崑ADS4.0、全系四驱”, 但是这台车的六座又不大,品牌高度也不是多高。
那问题来了,风云T11主打的是啥?就很模糊,在这个六座SUV丛生的时代,一款产品没有主打的卖点就没有市场记忆点。所以,老图一直觉得,风云T11应该尽快打造一台两驱版的激光雷达版本,价格如果也在22万内的话,那就很能打,至少锁单量可能会翻一倍。
第三件事:会不会有新版本
这也是关注风云T11潜在消费者关注的一个话题:会不会有新版本的出现。
预售发布会和正式发布会的产品体系可能存在不同,所以,奇瑞风云要么是真的没做两驱激光雷达版本,要么就是留了后手。但是在宣发时间这么久,如果还预留后手的话,可能很多人已经去下单购买别的品牌了,毕竟预售发布会和正式发布会之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当然,纵使真的没做,也不是来不及。只是换一套辅助驾驶系统而已,这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激光雷达的价格包括英伟达的orin-Y也不是什么高端的产品,这套硬件在原有硬件上优化的价格也不会超过1万,所以,如果两驱激光雷达版本进入22万内的价格,还是能打的。
传统车企造新能源,要么有不错的外观,要么有高阶辅助驾驶,要么就有杀伤力的价格,风云A9L的成功案例就摆在眼前。
试想,如果这台车由京东来做,他会怎么做?双十一热度,开机小广告一放,加上他的售后体系京东养车加持,咱们就这几句话一总结,这就预测了京东车的未来啊,所以,对于风云T11而言,老图觉得,想成功的捷径有且只有一条,就是要够便宜。哪怕前期亏点钱,后期能把钱赚回来都算成功,甚至不赔钱都是成功的,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容不得犹豫。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