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导语:四十不惑的日产中国,经历过壮志骄阳的事业巅峰期,也经历过“庐山烟雨浙江潮”的遗憾与豁然开朗。中国车市变化太快,超乎所有跨国车企的想象。即使强如丰田、大众、日产等全球车圈顶流的“老钱风”阵营代表,都没有承接住智电汽车的第一波红利,这多少会有些压力。不过,大象们现在已反应过来,日产汽车强化核心优势,重燃日产品牌激情。】
撰文|李溯婉、编辑|禾 子
以“四十载,伴NI行”为主题的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庆典,10月16日在杭州璀璨启幕。这场汇聚历史传承与未来愿景的盛会,选择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杭州举行,日产中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的热情,与这座城如此契合。
雾霾蓝色的夹克、灰色的牛仔裤,配上一双运动鞋,日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伊凡·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以一身轻松的打扮现身庆典现场,揭晓日产汽车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N6及全球首个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天籁·鸿蒙座舱,并透露将于明年把Z NISMO车型引入中国产品矩阵。
四十不惑的日产中国,经历过壮志骄阳的事业巅峰期,也经历过“庐山烟雨浙江潮”的遗憾与豁然开朗。近年来,中国车市变化太快,超乎所有跨国车企的想象,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新赛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瓦解了合资品牌几十年铸造的辉煌。即使强如丰田、大众、日产等全球车圈顶流的“老钱风”代表,都没有承接住智电汽车的第一波红利,多少会有些压力。不过,大象们现在已反应过来,加快调整与变革,一旦华丽转身,其威力依然十足。今年,日产N7在华智电汽车新赛道上已崭露头角,意味着合资车企逐渐找到新汽车时代的解题方法。
在与中国消费者携手共进的四十年流金岁月里,日产深谙用户的需求,顺势而变,正以电驱化、智能化的全新产品矩阵,进一步描绘“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新战略蓝图。“转型关键在中国”, 埃斯皮诺萨强调中国对日产的未来至关重要。日产正从多个维度提高“含华量”, 这次庆典现场,沉浸式科技体验与生活场景的交融,本土年轻设计师及车主代表的深度互动,打造了一个与年轻群体同频共振的出行活力场,为日产汽车“年轻、创新、充满激情”的焕新形象写下了生动注脚。
锚定中国为关键市场
1973年,日产向中国出口的第一辆日产公爵轿车,由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1985年,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前身——日产汽车公司北京办事处正式成立,作为整车进口与市场调研的窗口,这被视为日产中国正式的起点。
激荡四十年,日产汽车深度参与、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将日产品牌的激情与创新带到了中国市场。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成立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至今仍然是中国汽车行业合作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深、领域最广的合资项目。尤其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东风日产,长期在中国汽车销量榜上名列前茅,旗下的轩逸车型更是让“家轿之王”深入人心,天籁、逍客、奇骏等车型也在各自细分市场拥有稳定的受众群体。
作为日系三强之一,日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的组合,契合中国大多数家庭用户“省心、省钱”的核心诉求,还有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等发动机技术以及四驱系统等过硬的技术储备,也曾让“技术日产”的光芒四射。
但是,这一切随着电动车时代的到来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其实,东风日产旗下启辰品牌早在2014年推出首款量产纯电动车——晨风,核心三电技术源自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5万台且未发生任何电池安全事故的日产聆风车型。这一年,比亚迪、特斯拉两家电动车巨头刚刚起步,而“蔚小理”等新势力刚成立甚至尚未成立。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日产没有一鼓作气,近年在朝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及产品迭代更新等方面的速度较慢。
随着比亚迪、特斯拉强势来袭,以及“蔚小理”、零跑、问界、小米汽车等新势力快速崛起,日产与其他跨国车企巨头一样,在华面对挑战与压力。日产中国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457138辆,同比下滑8.02%;但值得注意的是,其9月销量为61552辆,同比增长0.26%。形势有所好转,与日产N7密不可分,日产N7在9月的销量为6410辆,仅次于轩逸和逍客。自今年4月上市以来,截至9月底,日产N7累计销量为32901辆。对于日产而言,日产N7不止起到提振销量的作用,还与广汽丰田铂智3X、别克GL8 PHEV等车型合力扭转合资车企在智电新赛道上“弱者”的形象。
为了适应中国车市快速的变化,日产中国一直在寻找对策,但其推出的艾睿雅(ARIYA)纯电车型无论是从定价、智能化水平还是市场声量上,都缺乏竞争力;其引以为傲的e-POWER技术(非插电混动)在中国市场定位尴尬,既无法享受新能源政策红利,在油耗和驾驶体验上又与比亚迪DM-i等插电混动技术相比不占优势。然而,日产依然坚持不懈从技术、产品、品牌以及出口等方面寻找突破口。日产N7终于带来了希望。
埃斯皮诺萨在这次活动中清晰标定了中国市场对于日产汽车全球战略的关键意义,他表示:“我们的商业计划‘Re:Nissan’,旨在重新定义当下与未来我们需要实现的价值。这意味着要强化核心优势,重燃日产品牌激情,打造令人心动且值得信赖的产品。这代表着更精准聚焦的产品策略、更强大的品牌实力,以及对客户焕然一新的承诺。这场转型的关键在中国。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技术引领地位与用户洞察,正为全球汽车行业树立标杆。”
他还强调:“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的合资公司,助力我们实现了产品本土化与加速创新,打造出契合中国消费者独特需求的车型。我们的在华团队正加快电驱化进程,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并帮助将中国定位为日产汽车全球战略的关键支柱,进展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中国团队正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出口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在这片热土上,我们携手共同塑造未来出行格局。”
如何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找准方向
目前,在国内电动化、智能化定义的新赛道上,合资品牌依然大幅落后于自主品牌。据乘联会的数据,9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53.5%,较2024年9月提升4.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68.3%,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6%;今年前9月,自主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6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6%。
与诸多跨国车企一样,日产在华正处在一个守成与转型的关键十字路口,如何在当下将过去的辉煌转化为面对未来的竞争力,是日产中国面临的难题。面对中国车市的激烈竞争,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在品牌之夜上坦诚分享了刚回到中国时的心路历程,从深感压力到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必须加速。作为在日产老将,他亲自带队到一线调查,了解到日产汽车存在电动化转型动作较慢以及产品更新不够快等问题,但幸好“技术日产”的光环依在。
马智欣等日产高层因此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两年来,在日产汽车总部更高的信任和授权、以及东风集团全方位的支持下,中国团队从产品定义、开发节奏,到供应链整合、价格策略、市场打法,都拥有了比以往更大的主动权。2024年,日产在华以全新品牌主张“尽兴由NI”焕新启航,2025年,日产以“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承诺,正式宣告技术日产在电驱化、智能化时代向新出发。目前,日产N7初显成效,无疑给予日产中国更多的信心和底气。
谈及未来,马智欣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的信心首先来源于品牌和技术的长期积累——无论市场如何变迁,‘技术日产’所代表的可靠、安全、好品质始终受到认可。我们在Formula E赛场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也证明,在新能源时代,日产依然有实力站在赛场中央。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一支由本土精英与全球人才融合而成的团队,这种多元协作的结构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全新的Glocal模式下,日产汽车将真正实现为中国造车,并从中国走向全球。”
日产汽车重燃激情
四十不惑的日产中国,正迈向新征程,五款新车在这次庆典舞台上集结,印证了日产汽车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而提供多元动力开发的能力。除了已上市的N7,还有Frontier Pro PHEV、N6、天籁·鸿蒙座舱和Frontier Pro。
其中,将于未来几周内正式推出的N6和天籁·鸿蒙座舱备受关注。日产N6不仅是日产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也是基于日产全新新能源技术架构下的首款插混轿车,这款车型将搭载先进的混合动力系统,延续日产一贯的高品质与高可靠性。另一款天籁·鸿蒙座舱是日产全球首个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定位超舒适中高级智能燃油旗舰,它联合华为,以第一梯队智能化水平的鸿蒙座舱、媲美豪华车的舒适体验,塑造燃油车智能美学新标杆,打造燃油智能第一车。
当前在市场上广受好评的N7,以及即将推出的N6、天籁·鸿蒙座舱以及Frontier Pro,正是由日产汽车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团队打造的。他们有自己突出的个性,也更懂中国年轻用户的审美、生活方式与需求,能够将“人的温度”融入设计,在AI盛行、设计趋同的时代,赋予产品独特的美学表达与情感共鸣。
日产汽车将延续“舒适、安全、可靠”的差异化优势,精准洞察中国家庭与户外爱好者需求,打造场景化用车方案,并鼓励用户参与产品开发、服务改进等环节,共同创造价值,以定制化的市场战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按计划,日产将中国作为战略枢纽,通过新能源基地和出口母港,推动全球业务增长,并计划2027年前投放10款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日产也持续将新产品和新技术导入中国。目前,日产汽车团队正积极筹备将传奇性能车型Z NISMO引入中国市场。这款承载纯粹赛道基因的座驾,完美践行了NISMO“将赛道技术应用于公路驾驶”的承诺,将于明年加入中国市场的产品阵容。
截至2025年10月,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累计用户量达到1900万。与新势力割裂与颠覆式的创新不一样,日产注重技术和产品的传承与进化,一方面加快通过智能技术赋能提升燃油车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本土化研发智电新车。虽然,这一切努力,在当下喧嚣与浮躁的车市里,或许一时抵不过汽车圈顶流雷军的三言两言,但是,月有阴晴圆缺,汽车江湖总在风云突变,日产N7已逐渐杀出重围,这是新的开始,意味着合资车企在智电赛道上与自主的产品代际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消失。日产中国加快电驱化、智能化,努力变得更年轻、更有温度和更加激情澎湃。
点评
当前,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正从“交通工具”转向“智能移动空间”。日产在华加快本土化研发,重燃日产品牌激情,打造更多令新一代用户心动的产品,努力将“技术日产”的光环从过去延续到未来,并充分利用好中国制造基地的成本和产业链优势,在全新的Glocal模式下,真正实现为中国造车的同时,从中国走向全球。日产正通过一系列变革适应新汽车时代的快速变化,未来有望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