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10月23日,比亚迪2026款宋L DM-i与宋Pro DM-i双车同步上市,限时售价9.98万元起。这个价格,不仅击穿了合资燃油SUV的价格防线,更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插混车型”的价值边界。


在过去,插电混动车型往往被视作“过渡产品”,价格偏高、纯电续航短、亏电油耗不理想。而2026款宋Pro DM-i以9.98万元的起售价,配合3.2L/100km的亏电油耗,几乎与同级别燃油车站在同一价格起跑线,却提供了“可油可电”的双重自由。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一场“价值战”——比亚迪正在用技术迭代和规模效应,推动混动车型从“高端选项”走向“大众标配”。
续航突破:从“缓解焦虑”到“纯电主导”
如果说过去的插混车是“油为主,电为辅”,那么2026款宋L DM-i则几乎颠覆了这一逻辑。纯电续航高达200公里,这意味着什么?对于绝大多数城市通勤用户而言,这意味着充电一次,通勤两周。甚至周末的近郊出游,也完全可以依靠纯电完成。

这种续航能力,让插混车不再是“妥协之选”,而是“最优解”。用户可以在城市中享受纯电车的静谧、低成本,而在长途出行时,又无需担心充电桩的覆盖与等待。宋L DM-i所倡导的“插混也能当纯电开”,不是一句营销口号,而是基于真实用车场景的技术回应。
油耗新低:家用SUV的“能效革命”
3.2L/100km的亏电油耗,让2026款宋Pro DM-i创下了全球SUV油耗新低。这个数字背后,是第五代DM技术的全面升级,也是比亚迪在混动系统效率上的又一次自我超越。
每公里不到1毛钱的通勤成本,比地铁还便宜——这不仅是经济账,更是心理账。当用户意识到“开车比坐车更划算”,消费决策的天平自然会向私家车倾斜。尤其在油价波动频繁的今天,低油耗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刚性需求”。

智能进阶:从“功能堆砌”到“体验融合”
2026款宋L DM-i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天神之眼C驾驶辅助系统——这些配置名词背后,是比亚迪对“安全”与“舒适”的重新定义。
云辇-C让颠簸路况如履平地,TBC系统在高速爆胎时依然能稳住车身,天神之眼则让长途驾驶更轻松。而DiLink智能座舱系统新增的手车互联、无麦K歌、亲子游戏等功能,则让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动生活空间”。

这种从“驾驶工具”到“出行伙伴”的转变,正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命题。比亚迪没有停留在硬件升级,而是在软件生态、人机交互、场景拓展上持续发力,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
设计美学:从“国潮符号”到“文化自信”
从“大宋龙颜”前脸,到官窑灰、星河米等源自宋代美学的车色,比亚迪在设计上愈发成熟。这不是简单的“中国风贴皮”,而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工业设计融合,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品牌语言。
内饰方面,电子怀挡、一体式冷暖冰箱、座椅按摩、燕飞利仕音响等配置的加入,也让宋L DM-i在实用性与豪华感之间找到了平衡。它不再只是“性价比之选”,而是“品价比之选”。

双车战略:覆盖更广,打得更准
宋Pro DM-i主打“入门家用”,以低油耗、长续航、高性价比切入年轻家庭市场;宋L DM-i则定位“中级豪华”,以高续航、高配置、高舒适度树立细分市场标杆。双车同步上市,形成价格与定位的互补,覆盖从10万到16万的价格区间,实现对合资燃油车的“上下夹击”。
这种策略背后,是比亚迪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同样的车,但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在预算内获得“更多”。

结语
2026款宋L DM-i与宋Pro DM-i的上市,不仅是比亚迪产品线的一次常规更新,更是混动技术普及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们用更长的纯电续航、更低的油耗、更智能的配置,回应了市场对“混动车型”的所有期待。

当插混车的价格下探至10万以内,当纯电续航突破200公里,当油耗低至3升级——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车的升级,更是一个时代的到来:混动,正在成为主流。而比亚迪,正是这场变革中最坚定的推动者。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