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携手全球汽车同仁,共筑中国汽车品牌向上之路。
10月24-25日,2025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暨“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整车和零部件的企业代表、汽车行业专家与学者、汽车媒体等欢聚一堂,共襄盛会,线上共有十几万名业内人士观看了论坛的同步直播。
活动由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北美汽车人协会、美中汽车交流协会、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德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法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中国旅法工程师协会、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奥地利奥中科技交流协会、欧洲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等十多家中外华人汽车团体共同主办,上海市嘉定区汽车人才研究会、上海蔚擎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精彩纷呈 共绘汽车未来新蓝图
本届活动聚集海内外汽车行业领袖和华人汽车精英,打造了一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深入探讨中国车企国际化之路的年度盛会。
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嘉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卫华出席活动并致辞。世界汽车工程师联合会中国大使、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常务副主席刘小稚主持会议。

刘小稚
付于武在致辞中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全球汽车精英组织要坚持发挥智库作用,以国际化视角为中国汽车产业建言;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进步;立足全球化,盲目进入陌生市场不可取,需要各位贡献智慧。中国汽车企业研发团队人数增多,但素质、价值观、国际化视野等有待提高,希望在座各位成为更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导师,通过巡讲巡演等方式培养青年科技人员。

付于武
姚卫华在致辞中介绍了嘉定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他提到,嘉定正在抢抓汽车“新四化”发展机遇,2024年嘉定全区规上工业产值4694亿元,其中汽车产业的产值达到3054亿元,同比增长4.4%。嘉定正着力营造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助推本土企业屹立时代潮头、在全球市场的广阔舞台上奋力书写开拓进取的崭新篇章。

姚卫华
本次活动特设《我心深处是汽车》赠书仪式,以传承中国汽车精神、联结海内外汽车人力量。付于武先生亲自为各海外汽车协会代表赠书,并合影留念。

赠书仪式
会议同期举办中外汽车精英“嘉定之夜”交流活动,是海内外汽车人叙友谊、话发展、谋未来的一次大联欢。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莅临现场并致辞,嘉定区经济发展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艳君为在场嘉宾系统介绍了上海市嘉定区的营商环境与区位优势。上海市嘉定区汽车人才研究会秘书长朱正吉主持交流活动,全球汽车精英组织主席汪大总致祝酒词。
活动还举办了轮值主办权交接仪式,确定了2026年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暨论坛将由欧洲地区华人汽车协会团体主办。

交接仪式
精英汇聚 献策中国汽车品牌向上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稳步攀升,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更是稳居全球前列,中国汽车产业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迈入“品牌向上”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汽车真正从“产品出海”升级为“品牌出海”,已然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突破全球竞争壁垒、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命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分享了她对于全球化时代中国汽车实现品牌向上的思考。她表示,品牌建设是“长期主义“的核心,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发展,需要以真正的“长期主义”行稳致远。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但“从1到N”之路仍很漫长:品牌故事缺乏全产业链原创支撑,品牌认知和信任度仍处于建立和培育阶段;生态黏性不足,“品牌忠诚”远未固化,全球化抗风险能力仍较弱。未来中国汽车品牌要以“本土化价值共建”作为营销传播的核心指导思想,在战略上要从“攻城”转向“耕田”,传播上要从“高调宣传”转向深度沟通,行为上要从“单打独斗”到“集体向上”。

柳燕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带来了中国汽车海外市场销量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他指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已在技术层面实现弯道超车,具备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产业出海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具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的核心挑战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各区域消费者偏好差异显著,产品需针对性适配;二是中国车企海外品牌认知度仍处低位,缺乏长期积淀的品牌影响力;三是部分海外市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可能拖累当地汽车电动化推进节奏。对此,产业链相关企业需提前预判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合理规划发展预期,主动化解潜在挑战。

崔东树
前比亚迪集团品牌公关处总经理助理曹曦围绕中国车企出海的核心战略路径与AI时代的品牌传播升级两大关键议题,分享了他的深度洞察。他强调,中国车企需率先破除“以缓解国内市场内卷为出海目的”的认知误区,要以“构建长期全球化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在传播层面上,汽车传播生态已正式迈入“3.0+时代”,传统依赖“权威媒体撒播”的模式已无法适配全球化语境。中国车企需以AI赋能内容价值传递,始终围绕“讲好中国汽车故事”这一核心,让中国品牌从技术输出者转变为全球用户可感知、可共鸣的价值伙伴。

曹曦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汽车产业与金融服务专委会副主任、普华永道(中国)汽车产业主管合伙人金军从ESG角度分析了中国汽车如何提升出海竞争力。他表示,ESG不仅是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补齐出海竞争力短板的核心抓手,更是车企实现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跨越的关键支撑。从实践路径上看,中国车企需重点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强化供应链ESG管控,二是完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三是善用绿色金融工具与规范信息披露。只有加快将ESG融入企业使命与战略决策,中国车企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真正实现竞争力跃升。

金军
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博林分析了当前中国汽车技术在全球的比较优势,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他指出,我国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国际协调方面还没有我国发起成立的国际组织实质性参与,他提出系统性发展对策:推动人才培养,按照“联合研究——成果发布——咨商/联络资质——实质性国际标准组织”建设路径,形成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开展多边及双边科技合作交流,承办重点及重大领域国际性活动,为中国企业提供世界性舞台;促进产业合作,服务中国企业,明确产业合作对象,对接全球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完成标准化成果推广。

周博林
在前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副主席、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副会长董愚的主持下,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大全、上海寻序人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丁华杰、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剑光、前美国通用汽车高级工程师、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现任会长邹大庆,围绕“中国车·誉全球的技术与品牌升级探寻”展开圆桌对话,就“中国汽车如何建立技术可信、品牌可敬” 、 “本土化与品牌价值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用户共鸣”等话题展开讨论。嘉宾一致认为,中国车必须从“可用”到“可信”,从“被看见”到“被尊敬”,才能完成全球品牌跃迁。

圆桌对话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